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裴維侒

鎖定
裴維侒(1856年~1925年),字韻珊,號君復,又號香草亭主,祥符(河南開封)人。光緒六年(1880)進士,散館授編修。歷官廣東主考官、光祿寺少卿奉天府丞兼學政、鴻臚寺卿等。工詞,著有《韻珊詞選》。
本    名
裴維侒
韻珊
君復,香草亭主
所處時代
清末民國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祥符
出生日期
1856年
逝世日期
1925年
主要作品
《韻珊詞選》

裴維侒人物生平

裴維侒早年喪父,由母親羅氏帶他與胞弟裴維信依靠外公羅景恬生活。羅景恬,字靄人,福建漳浦人,監生,咸豐二年任祥符知縣,後任開封府、彰德府知府。因有外公的養育,裴維侒才受到了良好教育。他17歲時,是河南第一名拔貢,並於當年完婚。但婚後不久喪偶,他緬懷愛妻,終生不續絃。他卓有政治見解,但其抱負不能施展。他當高官之後,近距離地觀察到清廷的腐敗無能,預感大廈將傾,焦慮無奈。而牢固的忠君思想又使他十分迷茫,清亡之後,他明白個人已被歷史拋棄,卻甘當遺老。1924年,他所寫最後一首詞《浣溪沙》(西廂待月),以“阿誰共話卌年前”結尾,説明他對自己的宦海生活無限追悔。他為官清廉,在汴無房產,晚年雖思念家鄉和胞弟,卻無法返回,更不能像其他有錢的遺老那樣,到江南定居,頤養天年。他在寂寞悽苦中病逝於京,葬在北京西直門外官園義冢。 [1] 

裴維侒詩詞作品

他的詩詞作品有《香草亭詞》、《香草亭詞草》和《香草亭詩草》。其中,《香草亭詞》(共60首),被著名詞人朱祖謀收入《滄海遺音集》,於1933年問世。《香草亭詩草》和《香草亭詞草》,共有500多首,大體反映了作者一生的主要活動以及他與家人、政界、學界交往的情況。但是,流傳只有手抄本,世人知之不多。國家圖書館於1961年收藏了《香草亭詞草》,因是手抄孤本,開封人不易查閲。《香草亭詩草》雖長期存放在開封裴氏舊宅,卻未成社會共享資源。裴維侒所寫《望海潮》,因直呈陳寶琛,陳寶琛又將其收入《陳太傅釣魚台賜莊圖詠冊》,故完好地保存,併成了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文物。其原文如下:
裴維侒的《 望海潮》
(辛酉三月二十日,陳伯潛太保招飲平秩門外望海樓釣魚台,舊園重新,台榭補葺,雜花初發,奇松鬱如。惟古籐一本最巨,蓋前代物。曩昔為聖駕謁西陵警蹕經行暫駐。養源齋,進茶處。其瀟碧軒枕環流,澄漪亭上望西山一角,地絕幽敞。憑軒展玩文沈圖卷,意灑然也。太保新葺者為青青簃,設宴其中,座聯羣彥,餚核精美,春酒斯馨,穿林度橋,遊覽周洽,夕陽紅映,回車轔轔,感賦此解。)
風縈空翠,塵消皺碧,芳菲舊是西郊。林麓眷春,溪流沁古,宮牆戀影雲旓。遺址絳樓高。對滄波情渺,何處金鰲。禁榜題年,釣台煙景去滔滔。
依然綴錦花哨。想盤虯未老,仙鶴猶巢。堤柳颺晴,亭松障雨,當時蹕路迢迢。文物認前朝。正瓊筵酒洽,人在紅橋。長染天香神滿,五尺近重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