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裴忌

鎖定
裴忌(521年 - 594年),字無畏,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人,南北朝時期南陳將領。南梁中散大夫裴髦之孫,晉陵太守裴之平之子。 [3] 
裴忌天資聰敏,兼備識度,熟讀史書,為時人所稱讚。早年出任南梁豫章王蕭棟法曹參軍侯景之亂時,裴忌募兵隨陳霸先征討侯景,累立戰功受封寧遠將軍,後奉命討伐王僧智,妙計智取吳郡,奪城有功被授為吳郡太守。陳朝建立後,裴忌歷任左衞將軍散騎常侍司徒左長史衞尉卿,封東興縣侯,食邑六百户。後因平定華皎叛亂有功,陳宣帝陳頊即位後,裴忌升任太府卿都官尚書,改封樂安縣侯,食邑一千户。太建北伐時,裴忌隨吳明徹出徵收復淮南,轉任軍師將軍、豫州刺史,又再出兵進討彭、汴,於呂梁戰敗。 [1] 
呂梁之戰兵敗後,裴忌為北周俘獲,授以上開府之職。隋開皇十四年(594年),裴忌在長安去世,年七十三。 [4] 
本    名
裴忌
無畏
所處時代
南朝陳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東聞喜
出生日期
521年
逝世日期
594年
主要成就
從討侯景、收復吳郡、討伐叛亂、治理豫州
官    職
都官尚書、都督、軍師將軍、都督譙州諸軍事(陳),上開府(周)
爵    位
初封東興縣侯,後改封樂安縣侯

裴忌人物生平

裴忌早年經歷

裴忌,字無畏,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人。裴忌出身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大族“河東裴氏”,祖父裴髦,在南梁擔任中散大夫;父親裴之平,官至散騎常侍右衞將軍、晉陵太守 [5]  裴忌年少聰敏,見識和度量兼備,熟讀史籍,為時人所稱讚。早年擔任南梁豫章王蕭棟法曹參軍 [6] 

裴忌隨討叛亂

太清二年(548年),河南王侯景舉兵叛梁。裴忌招募兵勇,跟隨司空陳霸先征討侯景,累立軍功被封為寧遠將軍。後來陳霸先誅殺王僧辯,其弟王僧智在吳郡起兵抗拒陳霸先,陳霸先派黃他討伐王僧智,王僧智率兵在西昌門迎戰,雙方相持不下,陳霸先委以裴忌重任,於是裴忌率領部下精兵,輕裝出發,日夜兼程,從錢塘直抵吳郡城下。隨後裴忌讓軍隊在城外鳴鼓喧譁,據守城內的王僧智以為大軍來襲,便乘小船棄城而逃投奔了杜龕,裴忌得以成功收復吳郡。裴忌奪城有功,被陳霸先上表舉薦為吳郡太守。 [7] 

裴忌入陳任職

永定二年(558年),陳霸先受禪登基,建立陳朝,裴忌被授為左衞將軍 [8] 
天嘉(560年-566年)初年,裴忌出京任持節、南康內史。當時義安太守張紹賓擁兵據城反叛。陳文帝陳蒨命裴忌為持節,都督嶺北諸軍事,率兵平定叛亂。裴忌還朝後升任散騎常侍司徒左長史 [9] 
天嘉五年(564年),裴忌遷任雲麾將軍衞尉卿,封東興縣侯,食邑六百户。 [10] 
光大(567年 - 568年)初年,湘州刺史華皎在長江上流反叛,當時輔政的安成王陳頊盡命眾軍出討,委任裴忌總管建康中外城防諸軍事。 [11] 
太建元年(569年),裴忌被任命為東陽太守,改封樂安縣侯,食邑一千户。 [12] 
太建四年(572年),裴忌出任太府卿,次年(573年)轉任都官尚書 [13] 

裴忌北伐被俘

太建五年(573年)三月,陳宣帝陳頊計劃北伐北齊尚書左僕射徐陵認為吳明徹瞭解當地風俗,統軍、謀略之才無人能比,推舉他為主帥,裴忌也力贊吳明徹為主帥,徐陵又推舉裴忌做副將,於是陳宣帝詔令裴忌為監軍,與吳明徹領兵十萬出征北伐。 [19]  因收復淮南失地有功,裴忌被授為軍師將軍、豫州刺史。裴忌到任上後,積極安定撫慰當地百姓,頗得民心。不久裴忌又被改授為使持節、都督譙州諸軍事、譙州刺史。但還未來得及上任,朝廷又命裴忌為都督隨吳明徹北上進討彭、汴,裴忌與吳明徹兵分兩路,吳明徹於呂梁戰敗。 [14] 

裴忌終老於隋

呂梁兵敗後,裴忌與吳明徹一併為北周俘虜,北周任命裴忌為上開府禎明三年(589年),隋朝滅陳,統一中國。隋開皇十四年(594年),裴忌在長安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22] 

裴忌主要影響

裴忌在南梁

● 從討侯景:裴忌招募兵勇,隨陳霸先討伐侯景。 [15] 
● 收復吳郡:裴忌奉陳霸先命征討王僧智,他以妙計智取吳郡,不戰而勝。 [16] 

裴忌在南陳

● 保家衞國:義安太守張紹賓擁兵叛亂,裴忌奉詔平亂; [17] 華皎反叛,裴忌總管中外城防諸軍事, [11]  維持了都城建康的安定。
● 治理豫州:裴忌出任豫州刺史時,治州有方,又積極安定撫慰當地百姓,頗得民心。 [18] 

裴忌歷史評價

徐陵:非但明徹良將,裴忌即良副也。 [20]  (《資治通鑑》)
姚思廉:忌少聰敏,有識量,頗涉史傳,為當時所稱。 [1]  (《陳書》)
姚思廉:在梁之季,寇賊實繁,高祖建義杖旗,將寧區夏,裴忌早識攀附,每預戎麾,摧鋒卻敵,立功者數矣。 [1]  (《陳書》)

裴忌人際關係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家世
祖父
裴髦
南梁中散大夫
父親
夏侯亶北伐,獲封費縣侯,後累遷至散騎常侍右衞將軍、晉陵太守。
子輩
兒子
隋朝開府儀同三司、民部侍郎,後同隋煬帝楊廣一同被殺。
孫子
裴爽
唐朝時任禮部員外郎、婺州刺史。
曾孫
裴胤
唐朝衢州長史
玄孫
裴仲由
生平不詳。
表格參考資料: [1-2]  [21] 

裴忌史料索引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 [1] 
南史·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八》 [2]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一·陳紀五》 [20] 
參考資料
  • 1.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9-25]
  • 2.    《南史·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9-25]
  • 3.    《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裴忌》  .搜韻[引用日期2021-09-25]
  • 4.    《南史·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八》:軍敗,見囚於周,授上開府。隋開皇十四年,卒於長安,年七十三。
  • 5.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裴忌,字無畏,河東聞喜人也。祖髦,梁中散大夫。父之平,倜儻有志略,召補文德主帥。梁普通中眾軍北伐,之平隨都督夏侯亶克定渦、潼,以功封費縣侯。會衡州部民相聚寇抄,詔以之平為假節、超武將軍、都督衡州五郡征討諸軍事。及之平至,即皆平殄,梁武帝甚嘉賞之。元帝承聖中,累遷散騎常侍、右衞將軍、晉陵太守。
  • 6.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忌少聰敏,有識量,頗涉史傳,為當時所稱。解褐梁豫章王法曹參軍。
  • 7.    《南史·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八》:侯景之亂,招集勇力,乃隨陳武帝征討。及陳武帝誅王僧辯,僧辯弟僧智,舉兵據吳郡。陳武帝遣黃他攻之,不能克。命忌勒部下精兵,自錢唐直趣吳郡,夜至城下,鼓譟薄之。僧智疑大軍至,輕舟奔杜龕,忌入據吳郡。陳武帝嘉之,表授吳郡太守。
  • 8.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高祖受禪,徵為左衞將軍。
  • 9.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天嘉初,出為持節、南康內史。時義安太守張紹賓據郡反,世祖以忌為持節、都督嶺北諸軍事,率眾討平之。還除散騎常侍、司徒左長史。
  • 10.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五年,授雲麾將軍、衞尉卿,封東興縣侯,邑六百户。
  • 11.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及華皎稱兵上流,高宗時為錄尚書輔政,盡命眾軍出討,委忌總知中外城防諸軍事。
  • 12.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太建元年,授東陽太守,改封樂安縣侯,邑一千户。
  • 13.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四年,入為太府卿。五年,轉都官尚書。
  • 14.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吳明徹督眾軍北伐,詔忌以本官監明徹軍。淮南平,授軍師將軍、豫州刺史。忌善於綏撫,甚得民和。改授使持節、都督譙州諸軍事、譙州刺史。未及之官,會明徹受詔進討彭、汴,以忌為都督,與明徹掎角俱進。呂梁軍敗。
  • 15.    《南史·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八》:侯景之亂,招集勇力,乃隨陳武帝征討。
  • 16.    《南史·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八》:命忌勒部下精兵,自錢唐直趣吳郡,夜至城下,鼓譟薄之。僧智疑大軍至,輕舟奔杜龕,忌入據吳郡。
  • 17.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時義安太守張紹賓據郡反,世祖以忌為持節、都督嶺北諸軍事,率眾討平之。
  • 18.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忌善於綏撫,甚得民和。
  • 19.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一·陳紀五》:太建五年癸巳,公元五七三年... ...帝謀伐齊,公卿各有異同,唯鎮前將軍吳明徹決策請行。帝謂公卿曰:"朕意已決,卿可共舉元帥。"眾議以中權將軍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尚書左僕射徐陵獨曰:"吳明徹家在淮左,悉彼風俗;將略人才,當今亦無過者。"都官尚書河東裴忌曰:"臣同徐僕射。"陵應聲曰:"非但明徹良將,裴忌即良副也。"壬午,分命眾軍,以明徹都督征討諸軍事,忌監軍事,統眾十萬伐齊。
  • 20.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一·陳紀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9-26]
  • 21.    《隋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9-26]
  • 22.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呂梁軍敗,陷於周,周授上開府。隋開皇十四年,卒於長安,時年七十三。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