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裨(拼音:bì、pí)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漢字。 [1]  此字始見於西周中期的金文 [2]  本義為接續,補綴(衣物),本義引申為補益,補助,引申義又引申為益處。讀pí時引申義為古代祭祀時穿的次等衣服,又引申為副將,副的,後引申為姓。
中文名
拼    音
bì、pí
五    筆
PURF
倉    頡
LHHJ
字    級
二級(編號5598)
簡體部首
總筆畫
13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88E8
筆順編號
4523432511312
四角號碼
36240
部外筆畫
8
繁體部首
平水韻部
平聲四支
統一碼
U+88E8
注音字母
ㄅㄧˋ、ㄆㄧˊ

基本字義

裨 [3]
◎ 古代的次等禮服。
◎ 副,偏,小:~將。偏~。
bìㄅㄧˋ
◎ 增添,補助:大有~益。~補。
其它字義

英語

aid, benefit, help; supplement

詞性

裨 <動>
彌補;補助 [make up; remedy]
裨,接益也。――《説文
若以同裨同。――《國語·鄭語》。注:“益也。”
裨輔先君、裨諸侯之闕。――《國語·晉語》。注:“補也。”
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諸葛亮出師表
又如:裨正(裨補匡正);裨益(補益;益處)
裨補
[benefit]∶裨益,好處
此舉對改進工作大有裨補
[remedy]∶彌補缺點和不足
無可裨補

詞義

裨 bì益處;好處:大有~益。又見pí。
裨益】益處;好處:鍛鍊對健康大有~。
────────────────—
裨pí
⒈副,佐:~將。~官。~職。偏~。

形近易混詞

捭【bai3】闔
稗【bai4】官
脾【pi2】氣
俾【bi3】:使。俾眾周知,俾有所悟。
婢【bi4】:奴顏婢膝。
裨【bi4】益:益處;
裨【pi2】將:
髀【bi4】骨:大腿。
睥【pi4】睨【ni4】:

古籍解釋

唐韻》府移切《集韻》《韻會》賔彌切,𠀤音𤰞。《説文》接益也。《徐曰》若衣之接益也。
《韻會》與也,附也。
廣韻》補也。《晉語》所以紀綱齊國,裨輔先君而成霸者也。
《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𠀤音𦜉。《正韻》裨冕。《禮·玉藻》諸侯𤣥端以祭,裨冕以朝。《荀子·富國篇》大夫裨冕。《楊倞注》天子六服,大裘為上,其餘為裨。裨之為言𤰞也。
裨襦。《博雅》作襦,謂之裨襦。
輔也。《前漢·項籍傳》梁為會稽將,籍為裨將。《注》裨,相輔助也。
小也。《史記·衞靑傳》得右賢裨王十餘人。《注》裨王,小王也。
《孟子·荀卿列傳》於是有裨海環之。《注》裨海,小海也。
邑名。《左傳·文十六年》裨鯈魚人實逐之。《注》裨,庸邑。
姓。《通志·氏族略》鄭大夫裨諶、裨灶。
《姓苑》今宣州有裨氏。 [4] 

裨的書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