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裝置藝術

鎖定
在特定時間、場合用特定藝術品與觀眾互動的藝術流派。20世紀60年代出現。其形式和概念可追溯到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尋求重新定義藝術作品的作用與功能。它部分地對特定的展覽空間進行轉化,拒絕形式主義的範式以及市場化的作品。將藝術實踐與非藝術的生活領域相聯繫,反對藝術必須具有分離的形式和持續的對象的藝術觀念,打破了傳統的將藝術視為審美經驗獨特領域的界限。 [1] 
中文名
裝置藝術
外文名
Installation Art
開始時間
60年代

裝置藝術概念與意涵

裝置藝術是指置於在空間中的物體(也可以包括美術家本人),具有合成媒介含意。從這一點看來,“裝置”即“物體”的延伸,是空間本身的異化,是人和物體、環境的對話。裝置藝術始於60年代,也稱為“環境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它與六七十年代的“波普藝術”、“極少主義”,“觀念藝術”等有聯繫。在短短几十年中,裝置藝術已經成為當代藝術中的時髦,許多畫家、雕塑家都給自己新添了“裝置藝術家”的頭銜。在西方已經有專門的裝置藝術美術館,美術院校也開始開設裝置藝術課程。在西方當代美術館的展覽中,裝置藝術也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

裝置藝術裝置藝術的評價

美國藝術批評家安東尼·強森(Anthony Janson)對後現代主義時期裝置藝術如此引人注目是這樣解釋的,“按照解構主義藝術家的觀點,世界就是‘文本’(text),裝置藝術可以被看做是這種觀念的完美宣示,但裝置的意象,就連創作它的藝術家也無法完全把握,因此,‘讀者’能自由地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解讀。裝置藝術家創造一個另外的世界,它是一個自我的宇宙,既陌生,又似曾相識。觀眾不得不自己尋找走出這微縮的宇宙的途徑。裝置所創造的新奇的環境,引發觀眾的記憶,產生以記憶形式出現的經驗,觀眾藉助於自己的理解,又進一步強化這種經驗。其結果是,‘文本’的寫作,得到了觀眾的幫助。就裝置本身而言,它們僅僅是容器而已,它們能容納任何‘作者’和‘讀者’希望放入的內容。因此,裝置藝術可以作為最順手的媒介,用來表達社會的、政治的或者個人的內容。”
另一位評論家麥克(Michael Kimmelman)則指出,裝置藝術在當代興起,與它的文獻記錄功能有關。它在這方面的潛能,遠遠超過繪畫、雕塑和攝影等藝術形式。此外,裝置藝術的興起,也可以看作是對“極少主義”美術的反動。如果説“極少主義”幾至虛無的直接和簡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後工業社會對速度、效率的崇拜,那麼,裝置藝術的多多益善,則迫使觀眾放慢節奏。因此,裝置藝術似乎滿足了繁忙的當代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平衡。由於裝置藝術中眾多的藝術門類,以及眾多實物的非邏輯,非再現的陳列,它們之間的張力構成了無窮大的觀念的“排列組合”關係。同時,裝置藝術還充分反映變化中的世界,因為裝置藝術中靜止的物品並不是絕對靜止的,它們所存在的空間環境和社會處於永恆的運動中,因此它們本身的意義也在不斷變化。 [2] 
參考資料
  • 1.    朱立元著.美學大辭典 修訂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
  • 2.    羅一平主編.美術概論:嶺南美術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