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补骨脂素 [1]
- 外文名
- Psoralen [1]
- 化学式
- C11H6O3 [1]
- CAS登录号
- 66-97-7 [1]
- 作 用
- 对白血病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中文名称
播报编辑
补骨脂素 [1]
简介
播报编辑
英文名称
播报编辑
Psoralen [1]
化学名称
播报编辑
7H-Furo (3,2-g)(1)benzopyran-7-one
分 子 量
播报编辑
186.163 [1]
物质分类
播报编辑
δ-甲氧基补骨脂素(δ-MOP)口服适于白斑多、范围广的患者,服药2h后照射阳光和长波紫外线(UVA)称为光化学疗法(PUVA)。外用法以0.2%~0.5%δ-MOP 溶液涂患处,1~2 h 后光疗。也可用0.1%δ-MOP洗剂或酊剂涂患处,1~2 h 后日光或紫外线照射。
三甲基补骨脂素为人工合成,毒性反应较低,口服后2~4h照射阳光或UVA,儿童酌情减量,无严重不良反应,但再生色素不持久且需长期治疗。老中医齐书钧建议治疗时应注意眼睛防护,免受紫外线损伤,于傍晚服药,服药后24h内带防紫外线护目镜。
物理性质
播报编辑
药理作用
播报编辑
光敏作用
抗癌作用
用L615白血病小鼠模型研究补骨脂素加紫外光照射对L615小鼠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L615小鼠脾细胞与补骨素(20ug/ml)预孵1h,加紫外光照射10min后再接钟,可使615小鼠生存期超过100d,经上述同伴处理的混合细胞悬液(615小鼠骨髓细胞加终浓度10%L615小鼠脾细胞)接种615小鼠,其生存期比对照组延长189. 62%,而补骨脂素光毒作用对615小鼠造血干细胞影响较小(小于10%)。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补骨脂素对人白细胞的杀伤作用。选择波长3650A的氦镉激光为光源,用生长迅速的S180 为模型,分别观察了补骨脂素加黑光、激光各组小鼠瘤细胞死亡率和腹水生成量。实验结果提示:250ug/ml的补骨脂素体外对小鼠肉瘤细胞有高效杀灭作用,其机制在于对DNA的损伤,补骨脂素在暗处能与DNA形成复合物,加适当波长光照可以发生Ⅰ、Ⅱ两型光毒反应,使生物DNA分子形成交链,从而抑制DNA合成。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补骨脂素作用于人粘液表皮样癌MEC一1细胞后,细胞核面积明显增大,DNA总量及单位面积中DNA平均含量明显下降,DNA直方图峰值由5倍体变为3倍体,明显左移。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补骨脂素使细胞微绒毛变短、减少,有的细胞表面出现鼓泡或裂孔;补骨脂素处理过后几乎所有细胞中的大多数线粒体变性、空泡化,游离核糖体减少,可见核溶解现象。
其他作用
其他信息
播报编辑
(Ⅰ)、8一甲氧基补骨脂素
(Ⅱ)与小鼠S180 细胞作用后S180 细胞内环核苷酸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Ⅰ、Ⅱ都能显著提高S180 细胞内环核苷酸水平的变化和S180 细胞内cAMP水平,而对其cGMP水平无显著影响,从而极显著地增加了cAMP、cGMP比值,可以抑制细胞的过度增生。对每百万EAC细胞用补骨脂素0.0025ug,在3.655A光照射下可全部杀灭;能与白血病L1210 细胞结合,和环磷酰胺合用可显著降低动物死亡率。
毒性
播报编辑
成分来源
播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