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補償基金

鎖定
補償基金是指社會總產品中用於補償生產中消耗掉的生產資料的那部分資金。在工業生產中,每年要消耗一定數量的原料、燃料、輔助材料、廠房和機器設備;在農業生產中每年要消耗一定數量的種籽、肥料、農藥、農具、倉庫;在交通運輸業中每年要消耗一定數量的鐵路、車輛等。必須從社會總產品中拿出相當的生產資料,來補償這些已被消耗的生產資料,才能保證社會再生產按照原有規模正常進行。在商品經濟條件下,補償基金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種形態。 [1] 
中文名
補償基金
外文名
Compensation fund

目錄

補償基金摘要

補償基金:社會總產品中用於補償生產中已經消費掉的生產資料的那部分基金。其實物形式包括種類繁多的生產資料,如機器、設備、工具、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這部分生產資料不能作為社會收入用於個人消費和積累,必須繼續作為生產要素投入再生產過程。這是使生產保持原有的規模即維持簡單再生產所必需的。

補償基金詳細解釋

社會主義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商品經濟,因此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補償基金不僅具有實物形態,同時還採取價值形態。補償基金在價值形態上是商品價值(c+v+m)的一部分,即相當於其中c的部分。這部分價值隨着商品的銷售(即以貨幣的形式收回),採取專用貨幣基金(折舊基金和流動基金)的形式。這樣,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就可以保證下一生產週期的價值生產在原有的規模上順利進行。補償基金的價值形態和實物形態必須平衡。如果企業擁有必需的價值形態的補償基金,但卻無法購回已消耗的生產資料,或不能購足必需的數量使消耗的生產資料得到補充和替換,簡單再生產便無法進行。
補償基金是維持簡單再生產的基金。馬克思認為,其中暫時閒置不用的部分如折舊基金,在一定時期可作為積累基金使用。不過這是有限度的,只能以不影響原有的生產規模為原則。
補償基金是任何社會形態所必需的。一般地説,補償基金在社會總產品中所佔的比重,取決於社會生產的技術裝備水平和生產結構情況,技術裝備水平越高,補償基金的比重越大。隨着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補償基金的比重也在增大。探索運用補償基金的規律性,更合理地加以運用,對於提高經濟效益和加快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步伐,都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 財經大辭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