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裏運河

鎖定
裏運河,中國京杭大運河江蘇省段的中段,北接中運河,南過長江接江南運河,在裏下河地區西側,古稱邗溝、漕渠、中瀆水,俗名裏河,因北至淮陰,南至揚州,故也稱“淮揚運河”。北端自江蘇省淮安市淮陰水利樞紐起,經淮陰區、淮安區、寶應縣、高郵市、揚州市江都區廣陵區等地,由揚州市邗江區六圩入長江,長168公里。
裏運河是一條溝通長江淮河交通的人工運河,始建於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自古為蘇中~蘇北重要航道。建成以後,歷經多次裁彎取直,分開湖河,改道。特別是南端原在瓜洲古渡入長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繞開揚州市區,偏東開新道自六圩入江。
1980年後,興建多項水利工程,提高航運能力,成為航運、排澇、輸水等綜合功能河道,承擔着江蘇省江水北調、國家南水北調的東線輸水任務。 [1] 
中文名
裏運河
別    名
淮揚運河,俗名裏河
所屬水系
淮河——長江水系
地理位置
江蘇省江北里下河地區西側
流經地區
江蘇省淮安、揚州市
發源地
淮安水利樞紐
主要支流
通揚運河
岔溪河
寶射河
子嬰河
中港河
河    長
168 km
河    口
揚州市邗江區六圩

裏運河幹流概況

裏運河的位置及幹流走向 裏運河的位置及幹流走向
裏運河,在裏下河地區西側,京杭運河江蘇河段的中段。古稱邗溝、漕渠、中瀆水,也名淮揚運河,俗名裏河。北端自淮陰水利樞紐起,經淮安、寶應、高郵、揚州等地,由邗江縣六圩入長江。長168公里。北與蘇北灌溉總渠在淮安交匯,南在揚州市北穿過淮河入江水道,自古為蘇中-蘇北重要航道。
始建於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它南引長江水,中段利用武廣湖(今邵伯湖)、陸陽湖、樊良湖(今高郵湖)水,東北出博芝湖(已淤平)和射陽湖;北段引射陽湖水到淮安縣域以北的末口入淮河。是一條溝通長江、淮河交通的人工運河,河道彎曲。東漢建安初裁彎取直,自今高郵直達淮安。隋大業元年(605)沿建安故道重開邗溝150多公里,可自揚州直達淮安。宋紹熙五年(1194)筑西堤180公里,分開湖河。明初築東堤,清康熙乾隆年間建歸海五壩。
1950年後全面整治,堵閉歸海五壩,加高培厚岸堤,改建和整頓閘洞,建淮安水利樞紐工程。1956年移建高郵至界首25.5公里東堤,1958~1961年河道裁彎取直、拓寬浚深;重建西堤,徹底分開河湖;開挖揚州市瓦窯鋪至六圩航道,縮短揚州、鎮江間航程;沿運河修建節制閘、船閘地下涵洞等配套工程。1980年後,興建多項水利工程,提高航運能力,並作江水北調輸水河道。 [1] 
裏運河起點淮陰樞紐(橫向為裏運河) 裏運河起點淮陰樞紐(橫向為裏運河)
裏運河淮安水利樞紐段(縱向為裏運河) 裏運河淮安水利樞紐段(縱向為裏運河)
裏運河高郵段 裏運河高郵段
裏運河揚州段 裏運河揚州段
裏運河終點(蘇北運河終點)楊州六圩入江口 裏運河終點(蘇北運河終點)楊州六圩入江口
裏運河終點(蘇北運河終點)楊州六圩入江口 裏運河終點(蘇北運河終點)楊州六圩入江口

裏運河水文特徵

據《淮安市志》,裏運河擔負分泄淮河洪水入江,引用淮水灌溉;也是南北航運和南水北調的幹線,最大流量約200立方米/秒。 [2] 
據《高郵縣誌》1916年~1985年的水位數據,裏運河高郵市段最高水位最大值出現在1928年8月15日,為9.46米,最小值出現在1926年9月9日,為5.63米;最低水位最小值出現在1933年11月18日,為3.10米,最大值出現在1946年12月31日,為6.91米;年平均值最大值為6.66(1979年),最小值為4.87(1933年)。 [3] 

裏運河主要支流

蘇北灌溉總渠,為引淮水灌溉、分泄洪水和溝通東西航運的綜合利用渠道。西起洪澤縣高良澗,東經清浦區至淮安境內與裏運河交匯,再東經阜寧、濱海、射陽縣至扁擔港入黃海,全長168公里,1951年11月2日開工,1953年5月10日竣工。挑築灌溉總渠後,總渠、裏運河、大運河兩岸大片農田可引淮水灌溉,僅淮安市即發展自流灌溉80餘萬畝。在泄洪方面也發揮了顯著的作用。此外,灌溉總渠使洪澤湖,裏運河與蘇北濱海地區溝通,活躍了淮河下游的物資交流。
淮安大運河,為京杭大運河在淮安市區的分支,開挖後成為主要的運河航道。南起原運南節制閘,北過灌溉總渠與裏運河分道,再西北至淮陰市區東南轉向西至揚莊的二河東岸,西接中運河,全長17.96公里。1960年9月開工,當年竣工。為使大運河以西積水過運河東排,在開挖大運河的同時,興建6孔、設計流量為130立方米/秒的揚廟穿運洞。大運河土方及揚廟穿運洞連同運南閘以南里運河整治工程,共投資655.6萬元。
岔溪河,上段在平橋鎮和七洞鄉之間,下段橫貫施河鄉入綠草蕩。該河系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開挖。原河西接北溪河,東接橫河,兩岸多由此引水灌溉。建國後,於1951年冬~1952年春,將河頭向西延伸至裏運河邊,並築岔溪洞通運河,用以引水灌溉。下游向東延伸至綠草蕩,並在橫河東岸岔溪上建控制下泄流量的張河閘,成為排灌兩用河流。其後,又連續加以治理。1953年,疏浚老河槽狹窄地段。1978年,平橋公社調集民工疏浚中游一段約3公里。1983年,全線整治,除河頭2公里和1978年已疏浚的一段外,其餘根據灌、排、航三結合要求,按十年一遇排澇標準拓寬浚深,下段結合加固圩堤。到1991年底,岔溪河全長23.17公里,排水面積包括七洞鄉南部、溪河鎮西南部、施河鄉和平橋鎮北部計72.7平方公里。乾旱年份可由運河引水,並可用陸河閘攔蓄迴歸水,排灌效益顯著。
白馬湖穿運洞下游引河,系建國後為排泄運西積水而開挖。西起裏運河東岸白馬湖穿運洞河口,東至吳家塘入綠草蕩,再東至小涇河口入射陽湖。流經淮安市平橋、施河、涇口、流均4鄉、鎮南側,河南為寶應縣。引河全長29.8公里,設計輸水能力為25立方米/秒。該河除吳家塘以上一段系由下陶河老槽拓浚外,大部分系平地開挖。新開河槽多系硬土,土中含砂礓盤,施工困難。1960年開工,次年續建竣工。1970年,流均公社自小涇河口開新河3公里,使引河向東直通射陽湖,下游行水有所改善。
新河,在温山河西。舊名為護城河,河成於清代中葉。原河起自清浦區西北古文化寺,上通運河,下入白馬湖。建國後,在三堡鄉鴨洲被灌溉總渠切斷,北段現在清浦區境內,南段在淮安市境內。淮安境內新河長18.25公里,原屬排澇河,流域面積65.9平方公里。江水北調付諸實施後,部分江水由裏運河入北運西閘,經白馬湖、新河入淮安抽水站,新河又成為北調江水的引河。20多年來,根據排澇、引江要求,新河經過多次整治並進行涵閘配套。1963年,在入湖口建擋水閘,以防湖水倒灌;1972年,拓浚新河並裁灣取直,北首掉頭向東接淮安抽水站進水引河,下游在老河槽東側開掉尾河入白馬湖,同時在入湖口建引水流量為150立方米/秒的鎮湖節制閘;1979年,進一步浚深新河。並在下游老河槽擋水閘北增建閘首,改為船閘。
運西閘引河,為了開闢白馬湖排水出路,1958年,由湖東北開挖引河,接南閘鄉林南村運河西堤上的葉雲洞,以利湖水伺機排入裏運河。葉雲洞後改建為北運西閘,引河即稱為北運西閘引河。引河全長7.2公里。河底高程;西端3.0米,向東漸降至2.8米,河底寬50米。江水北調付諸實旌後,部分江水由北運西閘經引河、白馬湖、新河至淮安抽水站,引河成為排澇、引江兩用河流。 [4] 
通揚運河,古代亦名邗溝、運鹽河、南運河,清宣統元年(1909)改稱通揚運河。此河貫穿南通和揚州之間,西段在揚州灣頭鎮與裏運河相通,東南在南通市入江,全長154公里。是連接淮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一條東西行水道。始建於西漢文帝、景帝年間(前179一前141),歷代逐漸向東南延伸,經海安、如皋而達南通市。海安以西是淮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界河;海安以南為裏下河水系經由串場河南下人江的水道之一,是長江北側東西行主要航道。 [5] 
寶射河,西起寶應船閘與裏運河相通,向東經望直港、牌樓莊、王家大橋、高夏至建湖縣大黃土溝匯入黃沙港,是寶應縣排水骨幹河道和裏下河腹部地區主要航道。全長38.36公里,河底寬15~30米,河底高程-1.5~--3.0米,流域面積284平方公里,排水流量40立方米/秒,達六級航道標準,可通行300~500噸船隊。
潼河,西起裏運河寶應地龍,向東經揚天莊、郭氏橋、擋子橋、董墩、蘇金垛南、小范侖南,於興化縣桂莊北入郭正湖,通花粉蕩、下官河,全長29公里,河底寬2~54米,河底高程0.5~-1.0米,流域面積176平方公里,為南片主要排水河道。
中港河,位於運西中港鄉,東起大運河,西通寶應湖。是溝通大運河與寶應湖的航道,全長6.45公里,河底寬:船閘以東30米,以西10~15米;河底高程:船閘以東3.2米,以西2.0~4.0米。 [6] 
北澄子河,古名運鹽河,亦名閘河、東河。為高郵縣運東主要骨幹大河,西起高郵縣城,與三陽河相交於三垛,東至河口,向東直通興化南官河,全長33公里,在交通航運、排泄雨澇及引水灌溉方面作用極大。此河東通興化,向西經鹽河至高郵船閘,可通京杭大運河。北澄子河佔地總面積4444.1畝(河道3457.9畝、公路510.5畝、堤壩475.7畝),其中水面2938畝。
子嬰河,西起子嬰閘,東至臨澤。1975年新開13公里子嬰乾渠,恢復子嬰河為交通排水河道。同時廢棄馮家灣以下至大李莊的老子嬰河段。1976年冬又從馮家灣起,向東新開子嬰河下段,名為缶川河,長10公里。子嬰河佔地總面積497.4畝(河道305.3畝,堤壩192.1畝),其中水面157畝。 [7] 
大眾港,東岸支流,長3.25公里,為揚州市郊區與邗江區境霍橋鄉界河;
送水河,東岸支流,長3.74公里,自施橋翻水站通向旋橋船閘上游。
橫溝河,西岸支流,長4.21公里,為揚州市郊區與邗江區境施橋鎮界河;
施橋支港,西岸支流,長4公里,北起橫溝河,南訖施橋船閘下游;
施橋港,西岸支流,長4.58公里,西起揚子洞,東訖旋橋鎮I邗江河,長5.65公里,1960年開挖,東起六圩集鎮,西訖東八里電排站。 [8] 
鹽邵河,是裏下河的引排骨幹河道和主要交通航道。該河東北起於鹽城市,西南止於邵伯鎮,由大涇溝,淤溪河和斜豐港三條河道連貫而成。 [9] 

裏運河河道變遷

蘇北運河,始鑿於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吳王夫差為北上伐齊,於邗城下穿溝,引漢水注樊良湖(後演變為高郵湖),東北出博芝湖、射陽湖,又西北至末口(淮安北)入淮,稱邗溝,漢時稱渠水,又稱中瀆水。
東漢建安元年(196年),邗溝淤隔,廣陵太守陳登改鑿邗溝西道,利用原揚州至樊良湖一段故道,穿渠向北至津湖(即界首湖),再北更鑿馬瀨(即白馬湖),百里渡湖,直達末口入淮,為裏運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是歷史上對邢溝運道的首次改造。
東晉永和年間(345~356年),邢溝南段,江都濱江水口因沙洲淤漲,江勢南趨,造成水口堙塞,江都水斷,航運不通,為引水通航,遂改道向西,自儀徵(古名揚子縣、真州)引江水入歐陽埭,開河裏至廣陵(即揚州)城,與邢溝相接,為儀揚運河之前身。
興寧(363~365年)時,邗溝西道津湖一段,風大浪急,行舟不便,乃沿湖東岸穿渠20裏入北口,行者不復由湖。 [10] 
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為興兵伐陳,開山陽瀆,多取邗溝東道途經茱英灣(即灣頭)至宜陵鎮,過樊汊(即樊川)入高郵、寶應達射陽湖,斜向西北至山陽(淮安)入淮。
隋煬帝即位後,大規模興工,開通以洛陽為中心的南北大運河。大業元年(605年),發河南道丁夫50餘萬開通濟渠,引谷、洛之水達於河,引河水達汴後,再入泗入淮。又發淮南丁夫10餘萬,重開邗溝,略循建安故道,北經白馬湖拓寬改直。大業元年八月、六年三月、十二年七月,隋煬帝3次巡遊江都,所乘龍舟長200尺、闊50尺、高45尺,隨行大小船隻4700餘艘,足見運道的寬廣。 [10] 
唐代,對蘇北大運河疏浚整修,作了一系列的改善。太極元年(712年)魏景清開臨淮直河,引淮水至黃土崗以通揚州;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潤州刺史齊浣開伊婁河,自揚子橋直通瓜洲渡口,長25裏,並設斗門調節水位,使船行便捷;興元初年(784年),淮南節度使杜亞“浚渠蜀岡,疏勾城湖、愛敬陂,起堤貫城,以通大舟”,稱合瀆渠。由於蜀岡一帶地勢較高,潛渠卑下,不能居水,元和三年(808年),淮南節度使李吉甫又在高郵境內築平津堰,“以泄有餘,防不足”。 [10] 
宋代對邢溝一線(楚揚運河)的治理,頗多建樹,特別是易堰為閘、設置複式船閘、開航道工程的創舉。雍熙年間(984一987年),為避山陽灣一段險流,喬維嶽繼轉運使劉蟠之議,開沙河(又名西河)自淮陰磨盤口至末口,平行於山陽灣至楚州(淮安),並創二斗門於西河第三堰,有上、下兩個可升降的平板閘門,更利運舟往來;天聖四年(1206年)修建運河入淮口的北神閘;
天聖七年建成邵伯船閘;熙寧四年(1071年),為避長淮之險,發運使皮公弼開浚洪澤渠49裏,自古洪澤至磨盤口;元豐六年(1083年),由發運使蔣之奇建議,都水監垂陳佑甫規劃施行,開龜山運河57裏,闊15丈、深1.5丈,自洪澤至籲胎龜山的蛇浦達於淮。至此,淮安至籲胎的淮河航道全部為人工開挖的運河所取代。 [10] 
元代建都大都(北京),為改造南北大運河迂迴繞道,建立南北直通運道,重點修鑿北方運河,使大都(北京)通往杭州3700餘里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其後在行海運同時,為解決南北大運河通運不暢問題,又多次進行整治。延佑五年(1318年),修治江北運河482裏。 [10] 
明代在沿襲元代大運河路線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擴建和改造。明代以前,淮揚運河多為湖道,曲折多彎,風急浪險。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根據寶應老人柏叢桂“運湖分隔”的建議,自寶應槐樓南至界首,就寶應湖東開渠40裏。永樂十三年(1415年),陳暄主持循沙河故道開清江浦,自淮安城西管家湖至清江(清江市淮陰縣城)城西鴨陳口達於淮,長40裏。
宣德七年(1432年),又增築高郵湖堤,開鑿高郵運渠40裏。弘治三年(1490年),因高郵新開湖、璧社湖風濤大,舟行多險,治河侍郎白昂用郎中吳瑞等言,開復河於湖堤之東,南起杭家嘴,北至張家鎮,長30餘里,廣10丈,深1丈有餘,首尾建閘與湖相通,兩岸壅土為堤,東岸砌減水閘四、涵洞一,以減湖水異漲,工成,名康濟河。嘉靖年間(1522~1566年),黃河水患集中在徐州附近,為避免黃河衝淤之害,嘉靖七年、四十四年先後開闢南陽新河(亦稱夏鎮新河),自留城(沛縣境)向北,經馬家橋、西柳莊、滿家橋、夏鎮、揚莊、珠梅、利建七閘,至南陽閘與舊運河會合。萬曆五年(1577年),總河潘季馴砌寶應八淺石堤85.5丈,修復淮安新舊閘壩;次年,遷通濟阿於淮陰甘羅城東,以納淮水。萬曆十二年,漕撫王建瞻於範光(寶應)湖東,自寶應南門外開越河36裏,至新鎮三官廟,名弘(宏)濟河。萬曆十六年,總河潘季馴又自弘濟河北,開河20裏至黃浦。萬曆二十八年,總河劉東星先後在界首湖東側,自高郵康濟河北,開越河10裏餘,添築東堤一道,與寶應柏氏渠相接;又在邵伯湖東側,自邵伯鎮開越河18裏至露筋鎮,添築東堤一道。自此,淮揚運道除局部河段外,基本上實現了湖運分立,形成了裏運河的格局。
萬曆三十二年,總河李化龍自夏鎮(微山)南開鑿泇河,引昭陽湖水,東南沿彭河至韓莊,東出經台兒莊,至邳州直河口(皂河集西)與黃河相接,移原位於沛縣、徐州入黃河的西道於微山湖以東,以避開徐州、呂梁二洪風險,縮短了航程,時稱東運河,後稱中運河。 [10] 
清代,黃、淮決溢頻繁,為避黃治淮通運,更不斷興工治運。順治八年(1651年)、十八年先後兩次疏浚淮揚運河。康熙六年(1667年),江都運河露筋廟堤決,次年崇灣堤又決。康熙十年,黃水灌清口,天妃閘淤。是年秋,大挑河道,復建福興閘於天妃、清江兩閘之間,啓一閉二,遞互灌輸。康熙十七年,河督靳輔疏淮揚運河,築高兩岸,塞決口32處,於高郵湖中繞築新堤二道,堤間挖河,名永安河。康熙十九年,靳輔因駱馬湖遼闊水淺,纖纜無所施,運舟泥濘不得前,遂開宿遷皂河40裏,上接窯灣泇口,下達黃河。
康熙二十五年,又因運道經黃河風濤險惡,開中河180裏,上自張莊運口,經駱馬湖口,歷宿遷、桃源(泗陽)至清河(淮陰仲家莊)入黃淮交匯處的清口,使運河完全擺脱黃河。康熙三十八年,河督于成龍因中河南逼黃河(泗河故道)難以築堤,將北岸改為南岸,另筑北岸,又自桃源盛家道口至清河,棄中河下段,改道另鑿60裏,名新中河。康熙三十九年,河督張鵬翮鑑於新中河彎曲淺狹,乃於三義壩築攔河堤一道,合舊中河上截與新中河下截為一河,又塞邵伯更樓決口,向西繞挑越河,即邵伯鎮南一段之運河。康熙四十二年,因仲莊閘直對清口,清水出口,避溜南趨,有礙運行,又在陶莊閘下挑一引河,移仲莊運口於揚莊。至此,除黃、淮、運交匯處外,漕船不再借黃行運。
康熙五十五年,挑揚莊越河通漕,揚莊閘遂廢。乾隆三年(1738年),高斌移天妃運口於上游舊口之南75丈,與三漢河接。為應付黃、淮潰決,清代採取“寓浚於築”的辦法,在裏運河、洪澤湖不斷堅築堤防,修建閘壩,特別對沿高寶湖險要地段大堤,均以磚石固護堤身,以御洪水衝擊。乾隆年間,在堤前拋築碎石坦坡,以防風浪淘刷堤腳,維護河道通運。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改道北徙,于山東張秋橫穿運河,下奪大清河至利津附近注入渤海,結束了黃河奪淮長達600餘年的干擾,但因張秋南北河段淤阻,以致京杭運河南北不通,閘壩廢弛,堤岸圮毀,蘇北運河也日趨淤塞。光緒四年至七年(1878一1881年)曾大修揚屬運河。光緒二十七年,潛糧改徵折色,歷經千餘年由大運河官運的漕糧運輸至此結束。 [10] 
民國20年(1931年)導淮工程計劃中,曾計劃改良長江到黃河之間的運河,廢除舊閘,在邵伯、淮陰、劉老澗、河定閘、得勝閘、叢家口、蔣家溝處建立新式船閘,修成一條新式運河,通過載重900噸的船隻。在民國25年完成了邵伯、淮陰、劉老澗3座船閘後,因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其餘工程均未能實施。京杭運河蘇北段歷經滄桑,至1949年因堤岸坍塌,河身淤塞,彎曲、淺狹,中運河僅能通行一二十噸的木船,漲水期間,宿遷、淮陰之間可通行吃水淺的小輪船。裏運河中常水位時,亦僅通行三四十噸的木船和吃水1~1.5米的小輪船。 [10] 

裏運河治理建設

建國後,1950年冬蘇北行署組織泗陽、淮陰、淮安、寶應、高郵、江都等縣民工31.7萬人,重點搶修裏運河、中運河險段,加固堤防,疏浚航道,堵閉歸江壩,修理歸海新壩,整修涵閘等,完成東堤土方653萬立方米,做堤工19段、長17米,塊石護坡16段、1739.59立方米,使裏運河東堤堤頂高程達9.5~10米,頂寬4~5米。蘇北航務局及淮陰航務辦事處還組織船民、船工在裏運河清除航障,拔除木樁,挖除土壩,打撈沉船、沉石、城磚等。1956年11月至1957年7月,揚州專區先後動員民工12萬人,累計用工18.9萬個工日,在高郵縣界首至四里鋪段,結合移建運河東堤,整治航道25.5公里,共完成土方2027.5萬立方米,東西兩堤砌築塊石護坡6萬立方米。
1957年11月,中運河東堤退建工程開工,自邳縣城河口南至窯灣全長25.27公里,其中城河口至運河倉庫段東堤退建400米,莊樓至劍秋涵洞段裁直,堤線退建100~700米,涵洞至老沂河口加修老堤,12月31日完工,共完成土方193.55萬立方米。1958年興建駱馬湖宿遷水利控制工程時,投資500萬元,建成長210米、寬15米、門檻水深3.2米,設計年船舶通過能力為1700萬噸的宿遷船閘1座。
1958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提出系統整治京杭運河的建設任務和“統一規劃,綜合利用,分期建設,保證重點,依靠地方,依靠羣眾”的治理方針。為使徐州地區大量煤炭南運,支援經濟建設,“二五”計劃期間,國家決定將京杭運河蘇北段(徐揚段)列為一期擴建工程。8月召開施工會議,10月全線動工。京杭運河蘇北段擴建工程,自徐州藺家壩至揚州六圩(稱京杭運河徐揚段)入長江,全長404公里,按底寬70米,最低通航水深不小於4米,彎道半徑800米,一般邊坡1:3,船閘長230米、寬20米,通航2艘x2000噸一列式頂推船隊的要求規劃設計,主要工程有航道整治、船閘建設、橋樑建設、港口建設、地涵工程以及排灌、防洪等工程。 [10] 

裏運河航道整治

揚莊至淮安揚廟段:由淮陰組織10萬民工,按國家二級航道標準(底寬60~70米,水深4米)施工,自淮陰中碼頭喇叭口,過淮陰船閘直線向東,至費跳(馬圩),再折向東南至揚廟,新開航道17.5公里,砌築護坡20餘公里,新航道在揚廟與老河道及蘇北灌溉總渠交匯,較老河道縮短航程約5公里。原淮陰老運河河道自淮陰小船閘起穿清江市內,經淮安市至蘇北灌溉總渠口,長24.5公里,仍保留作為連結市區的航道,發揮為城市服務的作用。
揚廟至高郵界首段:在原河道西堤外,新開航道,底寬45米,水深3.7米,惟殘留在淮安至高郵界首間的老西堤未及切除,形成一段“中埂”。
界首至高郵運西船閘口段:1956~1957年移東堤時,已按底寬70米,水深4米拓浚航道,惟其中高郵臨城河段僅寬30~45米,未及拓浚。
高郵至邵伯段:採用移西堤結合開挖新航道,基本達到寬70米,水深4米的標準。
邵伯至六抒段:均達底寬60米,水深4米,其中為繞開揚州城區,自灣頭瓦窯鋪至六圩都天廟新開航道17公里與長江相接,工程於1961年10月完工。
1981年3月,國務院副總理萬里視察京杭運河,作了充分利用水運,繼續整治和利用京杭運河,以分流北煤南運,減輕津浦鐵路壓力的指示。9月,交通部向國務院報送(京杭運河(濟寧至杭州)續建工程計劃任務書)和《京杭運河(濟寧至杭州)續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報告》。1982年3月13日,國家計劃委員會報經國務院批准,下達對《京杭運河(濟寧至杭州)續建工程計劃任務書》的批覆。“六五”期間,為發揮徐揚段運輸潛力,增加煤炭運輸,首先集中力量,按照二級航道標準,拓浚航道,切除前期工程殘留的裏運河中埂,擴浚不牢河坍淤河段;增做補水工程;加建複線船閘等。“七五”期間,完成全線複線船阿、橋樑工程,以及改、擴建煤港、船廠,新建鐵路、電訊等主體配套工程,使蘇北段運河運煤能力再增加500萬噸,單向通過能力達到3000萬噸。
京杭運河徐揚段續建工程從1982年冬提辦項目開始施工建設,1988年底完成建設任務。 [10] 
揚州市段東移,1958~1961年河道裁彎取直、拓寬浚深;重建西堤,徹底分開河湖;開挖揚州市瓦窯鋪至六圩航道,縮短揚州、鎮江間航程;沿運河修建節制閘、船閘地下涵洞等配套工程。1980年後,興建多項水利工程,提高航運能力,並作江水北調輸水河道。 [1] 
裏運河楊州市區段改道情況 裏運河楊州市區段改道情況
1958年秋,為解決北煤南運鐵路運力不足,重點整治大運河蘇北段。縣境瓦窯鋪以南若仍循市區舊線,不能滿足設計要求,且房屋拆遷量大,故將新河線向東推移2公里,即自瓦窯鋪以南新闢河道,改道由六圩都天廟出江。
由瓦窯鋪至都天廟出江為南段工程,時全長19.6公里(因長江坍岸,2000年代長18.7公里),全部平地開河。由江都、揚州(邗江)、儀徵、泰州、靖江、興化、泰興7縣市的常備民工5萬人於1959年10月正式開工,至1960年底全部竣工,完成總土方1680.7萬立方米。此段航道河底高程:施橋船閘以上為負0.5米,以下為負3.6米。航道河底寬均為60米,邊坡坡比1:5。其中瓦窯鋪以南1.86公里為重粘土,河底寬改為70米,邊坡坡比1:3。河面寬130~160米。常年水位:施橋船閘上4~4.5米,同邵伯湖;船閘下為1~3米,同長江。 [11] 

裏運河複線船閘工程

京杭運河徐揚段除解台、劉山2座船閘緩建複線船閘外,自北而南在原建皂河、宿遷、劉老澗、灑陽、淮陰、淮安、邵伯、施橋船閘附近,按照閘室長230米,寬23米,門檻水深5米的統一尺度,興建複線船閘8座,設計年船舶通過能力約為2100萬噸,以上船閘於1982~1986年先後開工,至1987年底以前,已有宿遷、劉老澗、淮陰、淮安、邵伯5座複線船閘竣工。另有運河兩岸高郵運東、運西(珠湖)2座船閘,亦先後於1984年9月、1985年12月竣工。 [10] 

裏運河橋樑工程

1983年後,寶應大橋、淮陰(一號)大橋、淮安(黃碼)大橋先後開工,至1987年,共完成土方工程量21.17萬立方米,砌石5728立方米,澆灌混凝土13206立方米,寶應大橋於1986年9月底完工。 [10] 

裏運河航道設施

1987年裏運河干線船閘概況<br>
船閘
建設地點
建成日期
閘室長、寬、門檻水深
設計年船舶過量(萬噸)
備註
莊船閘
淮陰區
1961.5
135X12(0)X2.5
300
通鹽河航道
淮陰(1)船閘
淮安市
1961.4
230X20X5
2100
幹線船閘
淮陰(2)船閘
淮安市
1987.12
230X23X5
2100
幹線船閘
淮安(1)船閘
淮安市
1960.12
230X30X5
2100
幹線船閘
淮安(2)船閘
淮安市
1987.4
230X20X5
2100
幹線船閘
邵伯(1)船閘
江都區
1962.2
230X20X5
2100
幹線船閘
邵伯(2)船閘
江都區
1987.12
230X23X5
2100
幹線船閘
施橋船閘
邗江區
1961.10
230X20X5
2100
通長江航道
鹽邵船閘
江都區
1977.8
160X16(10)X3
1000
通鹽沼河航道
寶應船閘
寶應縣
1969.8
135X12(10)X2.5
300
通鹽寶線航道
中港船閘
寶應縣
1963.5
80X12.5(1)X2.5
100
通寶應湖航道
高郵運東船閘
高郵市
1984.9
160X12(1)X3
1000
通北澄子河航道
高郵運西船閘
高郵市
1985.12
100X16(1)X2.5
300
通高郵湖航道 [12] 
淮陰船閘 淮陰船閘
施橋船閘 施橋船閘
邵伯船閘 邵伯船閘
淮安船閘 淮安船閘

裏運河港口碼頭

裏運河干線港口(1985年200萬噸以上)<br>
港名
碼頭總延長(米)
泊位數(個)
貨物吞吐量(萬噸)
旅客吞吐量(萬人)
淮陰港
704
25
70.43
-
淮安港
1176
39
87.9
5.20
高郵港(區)
1072
141
58.8
-
邗江港
1112
55
114.6
71.89
寶應港
3091
104
97.85
27.54 [13] 
淮安港 淮安港
淮安港,淮安港作為江蘇省重要內河港口之一,分為淮安市區港區、淮陰港區、淮安港區、漣水港區、盱眙港區、洪澤港區和金湖港區等7個港區,規劃港口岸線97110米。其中:已開發利用22410米、規劃利用48830米、規劃預留25870米。 [14] 
淮陰港 淮陰港
淮陰港(區),前身為秦代在泗口南岸(今碼頭鎮)設淮陰縣治,明開鑿清江浦,清代成清江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清江港在裏運河北岸有銅元局碼頭。1987年,淮陰港碼頭總延長9282米,泊位298個,最大靠泊能力1000噸級。貨物吞吐量368.74萬噸,旅客吞吐量3.2萬人次。進出港主要貨物中,礦建材料佔31.39%,煤炭佔23.54%,石油佔17.9%,糧食佔7.2%,鋼鐵佔3.33%,木材佔2.82%,非金屬礦石佔1.61%,化肥及農藥佔1.4%,鹽佔0.92%。 [15] 
高郵港(區)。碼頭主要分佈在京杭運河東岸臨城段和縣城東郊、北郊。1975年,全縣共有專業碼頭10座,泊岸長814米,卸貨場地5004平方米。1976年8月,高郵成立港務管理處。至1984年,縣城東北郊建成新河(140米X9米)、老木材庫(30米X10米)、城北下河碼頭(20米X12米)等3座;運河東岸臨城段建成通湖(14米X13. 5米)、廟巷(270米X12米)、御馬頭(8米X10.5米)、水泥廠碼頭(80米X10米)等4座。當年泊岸總長1142米,港口總面積13703平方米。1985年8月,在運河東岸,建成城南琵琶洞(143米X 55米)、北門(200米X15米)2座碼頭。 [16] 
寶應港(縣城港),位於寶應縣城所在地,為縣內港口中心,全縣的煤炭、石油、化肥、水泥、木材、鋼材等物資大部分由此中轉和集散。以京杭運河、鹽寶線、中港河、金寶航線為進出口主要航道。港區範圍:東至中溝河東岸、西至運西中港、南至白田鋪、北至大興洞,共有客貨碼頭32座,總長4776米,靠泊能力30~2000噸級,設計綜合通過能力227萬噸。其主要碼頭有西門碼頭、南門碼頭、運河輪船碼頭,內河輪船碼頭、內河貨運碼頭、化肥廠碼頭、磷肥廠碼頭、煤炭庫碼頭、建材砂石庫碼頭等。港口年均吞吐量為70萬噸左右,1989年實際為62。47萬噸。 [17] 
揚州港 揚州港
揚州港,位於邗江區內京杭大運河與長江交匯處,該港口系公鐵水聯運碼頭,岸線總長1650米,港口面積113.33公頃,有2000噸泊位4個、1000噸泊位6個、集裝箱專用碼頭2個,規劃年吞吐量820萬噸。縱貫區境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歷來為水上南北交通重要航道,經濟便捷。 [18] 

裏運河航運發展

京杭大運河始鑿於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開挖江都至淮安全長185公里的邗溝,聯接江淮,以利攻齊;當時這些運河以軍用為主,運物為輔。
經歷代開發擴展,特別是隋煬帝 [23]  因南下揚州,大力溝通運河,他在東漢陳登開鑿邗溝西道的基礎上取直拓寬,名為山陽瀆,即裏運河的前身。後再經元、明兩代大規模整治與改建而成,距今已有2400的多年曆史,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唐代中葉,全國經濟中心已轉移到江南,大運河是聯繫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是南北物資交流的大動脈,對發展江蘇經濟起重要作用。太湖地區是全國重要糧食基地,唐、宋、元、明、清每年轉運漕糧400~800萬石,分別運往長安、汴梁、大都等地,至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宣告漕糧改徵折色(即銀兩),延續達1000多年之久。
江南是唐代經濟的命脈。地處大運河與長江交匯處的揚州,彙集江淮的鹽、茶、糧和手工業品等,再轉運到關中和北方各地。揚州也是國際交通重要港,經濟發達居全國之首。
宋代對江蘇境內的大運河進行逐步整治,如築高郵新開湖長堤、開揚州古河、鑿洪澤渠、疏浚真(儀徵)楚(淮安)運河等,維護大運河的暢通,確保南糧北運。南宋時期江南運河成為江浙之間主要運輸大動脈,經常疏浚拓寬。
元代因黃河奪淮,不少河段阻塞,從元世祖中統二年至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61~1293)先後疏浚北方的中都洄漕河、濟州河、會通河、通惠河、通州運糧河等,大運河得以貫通。
明永樂十八年(14扔)遷都北京,為保證潛運與南北交通,大力疏浚大運河,先後疏浚江都瓜洲至淮安河道、沙河故道和淮安五壩,修築高郵、寶應、白馬等湖長堤,開清江浦河道和揚州白塔河等,使運河暢通無阻。
清代繼續整治南北大運河,既運槽糧又運兵,以加強封建統治。江蘇境內治河的重點是保護裏運河的堤防和培修洪澤湖大堤等。但咸豐五年(1855)和同治十二年(1873)先後二次黃河決口,太平天國軍起義,戰火遍地,漕運一度中斷。光緒年間雖經整治,但好景不常,更兼淮河無出路,內澇無法外泄,災害十分嚴重,運輸量很小。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日商乘機發展輪運業,基本壟斷江蘇內河航運。
民國期間內優外患,戰亂不斷,天災人禍,無法使運河全線通航。民國年(1931)特大水災,運河決達26處,淮河流域一片汪洋。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為阻止日軍西進,於民國27年決花園口黃河大堤,造成黃河奪淮,使裏下河等地區遭受重大災難,水上航運除江南運河外基本中斷。
《天津條約》後南京被闢為商埠,日、英、美等國商人相繼在此開設輪船公司,開展內河航運。光緒十年中日甲午戰爭,日商乘機發展輪運業,基本壟斷江蘇內河航運。民國年江蘇內河客運輪船公司達24家。抗日戰爭期間內河航道業遭到日軍的嚴重破壞,已非昔比。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了運輸能力,江蘇大力發展河運,疏浚通航河道,興建港口、碼頭,大大提高。京杭運河徐揚段(含中運河、裏運河)經過1950年代至1980年代末的一期擴建和二期續建工程,已成為一條現代化、多功能的渠化河道,是以航運為主、綜合經濟效益良好的南北水運大動脈。1985年,交通部和江蘇省組織500匹馬力拖輪拖帶3艘千噸級甲板駁和500匹馬力頂推輪頂推2艘千噸級分節駁,從淮陰至雙樓港空載試航210公里,又從雙樓港滿載煤炭至六圩,試航372公里,順利通過新拓的不牢河段、淮泗段和裏運河,從而具備行駛千噸級船隊、新增北煤南運1000萬噸的運輸能力。據1987年統計,水運密集的淮陰船閘年船舶通過量為51.17萬艘、3253萬總噸,其中重載為1834.56萬噸,1987年北煤南運量已達880萬噸,比1982年增加105%。 [10] 

裏運河水利效益

裏運河江水北調

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是一項紮根長江、實現江淮沂沭泗統一調度、綜合治理、綜合利用工程。工程體系始建於1960年代,抽引江水規模達400立方米/秒。通過由南至北佈置的9個梯級泵站及總長404公里幹線輸水河道,工程可覆蓋保障蘇中、蘇北7市50縣(市、區)、6.3萬平方公里、4500萬畝耕地、4000萬人口,向北最遠可送水至徐州豐沛地區,向東北最遠可補水至連雲港石樑河水庫。
江水北調工程以江都站為起點、京杭運河(裏運河、中運河)為輸水骨幹河道,經過洪澤湖、駱馬湖調蓄,可將江水送到南四湖下級湖,沿途已建成江都、淮安、淮陰、泗陽、劉老澗、皂河、劉山、解台、沿湖等9級抽水泵站。 [20] 

裏運河南水北調

南水北調三條調水線路中,東線與大運河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利用大運河作為輸水河道。在歷次南水北調東線規劃中,都將發展京杭運河的內河航運作為東線工程的主要任務之一;在濟寧以南的調水線路都利用大運河作為調水河道,即借河調水,濟寧以北的調水線路也儘量結合大運河或恢復大運河(黃河以北聊城段),航運是借水行舟。
具體線路是從長江下游揚州附近抽引長江水,利用裏運河、三陽河、蘇北灌溉總渠和淮河入江水道雙線送水至洪澤湖;洪澤湖至駱馬胡段,利用中運河和徐洪河雙線輸水;駱馬湖至南四湖,由中運河輸水至大王廟後,利用韓莊運河和不牢河兩路送水至南四湖下級湖。南四湖內利用湖內航道銀河行洪深槽輸水;出南四湖利用梁濟運河輸水至鄧樓,接東平湖新湖區內擴挖的柳長河輸水至東平湖老湖區。出東平湖後分兩路輸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經遂洞穿過黃河後經小運河進入南運河,自流到天津,輸水主幹線全長1156公里,其中黃河以南646公里,穿黃段17公里,黃河以北493公里;另一路向東,通過膠東地區輸水乾線經濟南輸水到煙台、威海,全長701公里。
大運河因南水北調增加了新的功能,東線一期工程的實施給大運河增加了水量、輸進了新的血液;治污和截污導流使大運河成為清水廊道;工程建設對文物保護和搶救,對航道進行了整治,為大運河的保護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21] 

裏運河淮河入江

淮河入江水道,在江蘇省西部洪澤湖下游。清康熙四十五年(1707)於周橋以南的五壩開了三條引河,並築六道河堤,時稱“三河六堆”。嘉慶十八年(1814)在今三河閘處開挖仁、義、禮三條引河(即新三河),洪水遂經新三河入寶應湖。出湖後汊流多而曲折,北達白馬湖,南入高郵湖和邵伯湖,經江都六閘入裏運河,再出金灣河、鳳凰河、太平河等五河,由芒稻河、廖家溝南下,至三江營入長江。汛期常潰堤東侵,為害嚴重。1956年,興建白馬湖隔堤,以防水害,實現河湖分開。但是裏運河仍然承擔分泄淮河洪水入江部分任務。 [22] 
參考資料
  • 1.    江蘇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江蘇省志 地理志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9 :186 .
  • 2.    淮安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淮安市志.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8:97
  • 3.    高郵縣編史修志領導小組.高郵縣誌:江蘇人民出版社,1990:141.
  • 4.    淮安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淮安市志.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8:182-183
  • 5.    江蘇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江蘇省志 地理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189
  • 6.    寶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寶應縣誌: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108-110
  • 7.    高郵縣編史修志領導小組.高郵縣誌:江蘇人民出版社,1990:141-143
  • 8.    邗江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邗江縣誌: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5:110
  • 9.    江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江都縣誌: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248
  • 10.    江蘇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江蘇省志·交通志·航運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20-28
  • 11.    邗江縣誌(1988~2000).邗江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方誌出版社,2009年:209-210.
  • 12.    江蘇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江蘇省志·交通志·航運篇》 :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1年 :92 .
  • 13.    江蘇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江蘇省志·交通志·航運篇》 :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1年 :192-194 .
  • 14.    《淮安港總體規劃》通過省人民政府批覆  .淮安市地方海事局[引用日期2020-06-07]
  • 15.    江蘇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江蘇省志·交通志·航運篇》 :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1年 :181-182 .
  • 16.    高郵縣編史修志領導小組.高郵縣誌:江蘇人民出版社,1990:294.
  • 17.    寶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寶應縣誌: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389.
  • 18.    便捷的區位交通  .揚州市邗江區黨史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20-06-07]
  • 19.    江蘇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江蘇省志 地理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444-446.
  • 20.    江水北調工程  .江蘇省水利廳[引用日期2020-06-07]
  • 21.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與京杭大運河  .江蘇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6-02]
  • 22.    二、淮河下游水系  .江蘇省志[引用日期2020-06-02]
  • 23.    隋朝大運河與京杭大運河  .德州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11-0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