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裏辛街道

鎖定
裏辛街道,隸屬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地處鋼城區北部,東與沂源縣交界,南與艾山街道相鄰,西與顏莊街道毗鄰,北與辛莊街道接壤。街道總行政區域面積89.11平方千米。 [3]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復歸萊蕪縣,裏辛歸屬顏莊區管轄。1984年4月,顏莊公社改稱辦事處,境內裏辛、鄭王莊、棋山3鄉合併,設立裏辛鄉。1995年10月13日,裏辛撤鄉改鎮,其區域面積、所轄村(居)民委員會及政府駐地不變。 [3]  2012年11月,撤銷裏辛鎮,設立裏辛街道。 [2] 
2011年,裏辛街道財政總收入7435萬元,比上年增長23.4%。截至2011年末,裏辛街道轄區總人口60819人。 [3]  截至2020年6月,裏辛街道轄3個社區、28個行政村, [1]  街道辦事處駐裏辛村。 [3] 
中文名
裏辛街道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
地理位置
鋼城區北部
面    積
89.11 km²
下轄地區
3個社區、2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裏辛村
車牌代碼
魯A、魯S
人    口
60819人(2011年)

裏辛街道歷史沿革

清末,萊蕪縣化為十區,裏辛屬四區所轄。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8月,萊蕪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沿襲舊制,境地仍屬四區管轄。
民國三十年(1941年)春,萊蕪分為萊北、萊東、新甫3縣,境域屬新甫縣四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7月,境內三岔河、玥莊、裏辛、石家嶺、趙家峪及陶家嶺(艾山)、桑梓峪(顏莊)一帶劃歸新泰縣,10月,復歸新甫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復歸萊蕪縣,裏辛歸屬顏莊區管轄。
1951年3月,改稱第七區。
1955年10月,改稱顏莊區。
1958年3月,顏莊區劃分為鄭王莊鄉和顏莊鄉;同年10月,顏莊鄉、鄭王莊鄉改為公社。
1959年2月,鄭王莊、顏莊2公社併為顏莊公社。
1984年4月,顏莊公社改稱辦事處,境內裏辛、鄭王莊、棋山3鄉合併,設立裏辛鄉。
1992年11月,裏辛鄉隸屬萊蕪市鋼城區。
1995年10月13日,裏辛撤鄉改鎮,其區域面積、所轄村(居)民委員會及政府駐地不變。 [3] 
2012年11月,撤銷裏辛鎮,設立裏辛街道。 [2] 

裏辛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裏辛街道轄有茶峪子、北趙家峪、南趙家峪3個居民委員會,裏辛、黃金籃、東田莊、西田莊、北田莊、雙口峪、雙龍峪、東峪、黃崖、孫家嶺、桃行、陳家山、潘家莊、小官莊、鄭王莊、石頭灣、大廟、小廟、前朱山、後朱山、高家莊、穆家寨、東馬泉、西馬泉、中馬泉、黃家窪、高家嶺、焦家莊、碁山觀、楊家樓、圈裏、白冶子、石家嶺、張家嶺、明莊、銀山子、馮家莊、三岔河、南朱家莊、鳳凰峪、澇窪41個村民委員會。 [3] 
截至2020年6月,裏辛街道轄3個社區、28個行政村, [1]  街道辦事處駐裏辛村。 [3] 
裏辛街道區劃詳情
北趙社區
南趙社區
茶峪子社區
裏辛村
石家嶺村
張家嶺村
銀山子村
高家嶺村
玥莊村
馮家莊村
朱家莊村
鳳凰峪村
鄭王莊村
石頭灣村
雙龍峪村
黃崖村
黃金蘭村
雙口峪村
北田莊村
東田莊村
西田莊村
小官莊村
潘家莊村
後朱山村
前朱山村
大廟村
小廟村
黃家窪村
簸籮村
上田莊村
東宋家莊村
/
/
/
/
/

裏辛街道地理環境

裏辛街道位置境域

裏辛街道地處鋼城區北部,東與沂源縣交界,南與艾山街道相鄰,西與顏莊街道毗鄰,北與辛莊街道接壤。街道總行政區域面積89.11平方千米。 [3] 

裏辛街道地形地貌

裏辛街道地勢東高西低,東部為山區,中部為丘陵,西部為平原。最高點海拔633米,最低點海拔210米。 [3]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

裏辛街道水文

裏辛街道境內的主要河流為棋山河和潘田河。棋山河源於棋山北麓的幹流及發源地裂皮山的鄭王莊河、月莊河2條支流匯合而成,最寬處達250米,河水流至顏莊瞳裏村出境,全長15.6千米,流域面積70.9平方千米。潘田河原名叫閻王河,發源於辛莊街道東宋村,境內長3.2千米,流域面積18平方千米,河水於潘家莊村西出境匯入牟汶河。 [3] 

裏辛街道自然資源

裏辛街道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鐵、銅、金、鉛、鋅、鋁土、煤、石灰岩、石英、蛙石、磷、花崗石、燕子石、河沙等。野生動物有野兔、黃鼬、狐狸、躍、啄木鳥、灰喜鵲等,有益昆蟲有3綱9目26科118種;野生中藥材有汶香附、柏子仁、酸棗仁、丹蔘、遠志、黃苓、柴胡、全蠍等450多種,年採集近200種;野生魚類有瞅魚、馬口魚等;水生植物有葦、蒲、荻等。 [3] 

裏辛街道人口

2011年末,裏辛街道轄區總人口6081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7080人,城鎮化率44.5%。另有流動人口320人。總人口中,男性3041人,佔51%;女性30409人,佔49%。14歲以下1051人,佔20%;15~64歲31200人,佔55%;65歲以上19108人,佔2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60807人,佔99.9%;有少數民族12人,佔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06‰,人口死亡率0.6‰,人口自然增長率0.4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82.52人。 [3] 

裏辛街道經濟

裏辛街道綜述

2011年,裏辛街道財政總收入7435萬元,比上年增長23.4%。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3597.88萬元,增值税1780.1萬元,企業所得税額2316萬元。 [3] 

裏辛街道農業

裏辛街道農業
裏辛街道農業(2張)
裏辛街道耕地面積18945畝,人均0.7畝,以種植小麥、玉米、花生、蔬菜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1.46億元,農業增加值佔街道生產總值的5.78%。
裏辛街道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花生、蔬菜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7386噸,人均283.54公斤,其中小麥2280噸,玉米2377噸,花生2729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7772畝,產量35070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大白菜、蘿蔔、黃瓜、茄子等。
裏辛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雞等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3731頭,年存欄9187頭;羊飼養量7136只,年末存欄11473雞等家禽飼養量173755只。 [3] 

裏辛街道工業

裏辛街道以鍛造、機械加工等為主。2011年,街道工業總產值12.53億元,工業增加值佔街道生產總值的60%。 [3] 

裏辛街道商業

2011年末,裏辛街道有商業網點188家,社會零售總額達420萬元,比上年增長20%;集貿市場4個,成交額8千萬元。 [3] 

裏辛街道郵政電信業

2011年末,裏辛街道郵政業務總量600萬元。電信業全年業務總收入1300萬元。 [3] 

裏辛街道金融業

2011年末,裏辛街道有5家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和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10.8億元,比上年增長39%;各項貸款餘額12.5億元,比上年增長40%。 [3] 

裏辛街道社會發展

裏辛街道文化事業

2011末,裏辛街道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30個;各類圖書室34個,藏書80萬冊。電視全域覆蓋,閉路電視入户率達100%。 [3] 

裏辛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裏辛街道有幼兒園14所,在園幼兒940人,專任教師57人;小學6所,在校生1317人,專任教師13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160人,專任教師21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371萬元,比上年增長13%。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7.37%,比上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 [3] 
辛街道教育

裏辛街道科技事業

2011年末,裏辛街道有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個。各類科技人才360名,承擔研發市級以上高新技術產品6個。 [3] 

裏辛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裏辛街道有衞生院1所,門診部1個。衞生院擁有病牀30個,固定資產28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47名,其中執業醫師22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9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5000人次。37個村全部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3] 

裏辛街道體育事業

2011年末,裏辛街道有學校體育場8個,27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活動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0%。 [3] 

裏辛街道郵政電信

2011年末,裏辛街道有郵政局2個,村級代辦所37個。報紙、期刊累計期發1.2萬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0個;網通企業3個,服務網點13個;移動企業2個,服務網點21個;固定電話用户1.3萬户,電話普及率96%;電信用户9000户,網通用户8000户,移動用户1.8萬户,互聯網用户1.9萬户。 [3] 

裏辛街道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裏辛街道道路兩側鋪設排水管道5000米。 [3] 
園林綠化
2011年末,裏辛街道綠化面積0.8平方千米。 [3] 

裏辛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裏辛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7户,人數123人,支出23.10萬元,比上年增長6.94%,月人均156.5元,比上年增長4.23%;醫療救助46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75户,人數1084人,支出101.52萬元,比上年增長52.4%,月人均80.31元,比上年增長39.18%。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70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06.59萬元,比上年增長6%。社會福利費220萬元,比上年增長17%;敬老院牀位120張,收養農村五保老人86人,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38萬元,比上年增長23%,基金合計支出138萬元,比上年增長23%。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9萬人,參保率98%。 [3] 

裏辛街道交通運輸

裏辛街道中萊韓路貫穿東西,與205國道、803省道相接;萊鋼大道貫穿南北,與濟萊青高速相接。2011年末,裏辛街道有公交汽車站,日發客運汽車72班次,日均客運量1400多人次。 [3] 

裏辛街道歷史文化

名稱來歷
明朝外省人李信遷入,建村仍名為李信,諧音成裏辛。后里辛村為政府駐地,故名裏辛。 [3] 

裏辛街道榮譽稱號

2021年10月,裏辛街道辦事處被表彰為“山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先進集體”。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