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裏甲正役

鎖定
裏甲正役,中國明代徭役。按裏甲編户輪流承擔。 [1]  編户每十年一輪應役。
中文名
裏甲正役
所屬年代
明代

目錄

裏甲正役制度講解

裏甲役,又稱裏甲正役,是由裏甲為單位而承擔的徭役。據《明律》記載,主要任務是催辦錢糧和勾攝公事。具體地説,大體又可分為如下幾項職責:一、管理本里人丁事產,“管攝一里之事”,“主十甲人户十年事產之推收,丁口消乏之大事”,每逢更造黃冊時,要彙總本里各户的《清冊供單》,向縣上報。此外,裏甲之內的“祭祀鬼神”,調解“民間有所爭鬥”國等事務亦屬現役里長的職責,這實際上是管理基層社會的職責,這種職責既可説是“役”,也可説是一種“權力”。二、協助政府清勾軍匠、根究逃亡、拘捕罪犯,維護地方治安。海瑞曾經認為勾攝拘捕罪犯與催徵錢糧是明初裏甲役的兩項最主要任務,“裏甲止是催徵錢糧、勾攝人犯,此外,非分宜然也”。三、到各級衙門聽候調遣。聽候調遣有經常性和臨時性兩種,經常性的稱為“答應卯酉”,即每日卯時、酉時到指定的衙門報到應差。臨時性的稱為“承符呼喚”,即接到官府的通知後才去各級衙門報到應差。這種“承符呼喚”和“答應卯酉”的差役,是由全縣各現年裏長和甲户按月或按日輪流支應的。故又稱“裏甲值月”,或“裏甩值日”。 [2] 
地方各級官府的日常支應費用,也是由裏用正役承擔。這些支應費用包括各類官府的朝會鄉飲、山川社稷神和聖賢名民祠的祭祀、士大夫官員送往迎來、科舉生員赴考盤纏津貼、鄉試費用、地方官朝覲酒禮、進賀表箋、各衙門修繕及日常什物費用等等。有些地方把這些支應費用又分為正、雜二類,“如文廟、社稷之祭及鄉飲之類,則日正辦;如迎春桃符、新官到任、生儒考試,一切供辦之類。則日雜辦”。裏甲正役承擔的這些支應費用,既要出錢出物,又要出力買辦、解送,所以,名之曰役,實際上含有户税性質。 [3] 
“催徵錢糧”雖然是裏甲正役的主要職責,但是在明初,全國大部分地區實行糧長制度,里長甲首隻是作為糧長的助手而執行催徵錢糧的任務,如《明會典》所載:“該辦税糧.糧長督並里長,里長督並甲首,甲首催督人户,裝載糧米,糧長點看見數.率領里長並運糧人户起運”。嘉靖時江南歸有光亦云:“江南財賦最重,故以糧長督里長,里長督甲首,甲首督人户。二百年以來,未有變更。到了明中葉,許多地方廢糧長不設,或由里長兼攝糧長之職,這樣,催徵錢糧的責任就完全由裏甲正役來承擔。 [4] 
裏甲正役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出辦“上供物料”。“每歲里長以其甲之十家,出辦上供物料及支應官府一歲經常泛雜支費”。這種“上供物料”實質上不是徭役,而是一種進貢,故又稱“歲貢”,包括向皇宮、兵部、工部等提供生活上、軍事上、生產上各種用品、原料和地方特產。如福建省上供物料有各色翎毛、皮角、弓弦、箭、絲、紅白糖、藥味、黃白蠟、細茶等。《明洪武實錄》所記當時福建貢茶的情況:“建寧歲貢上供茶,聽茶户採進,有司勿與。敕天下產茶去處,歲貢皆有定額,而建寧茶品為上,其所進者,必碾而揉之,壓以銀板,為大小龍團。上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惟採茶芽以進。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筍。置茶户五百,免其徭役,俾專事採植。既而有司恐其後時,常遣人督之,茶户畏其逼迫,往往納賄。上聞之,故有是命”。可知明初政府對於上供物料的徵取還是比較節制的。但到了正統之後,上供日增,“天順八年,光祿果品物料凡百二十六萬八千餘斤,增舊額四之一”。福建的《南安縣誌》雲:“成化間,歲貢猶不出十三件。正德間,遂增至三十餘件,如弓箭、茶、醋、翎毛、糖、果、日用之屬,名數不一,有司也莫詳其來歷,裏甲苦之”。 [5] 
從以上各項具體職貴看來,明朝的裏甲正役,雖然被列入徭役門類,但實際上包括了基層行政管理、執役聽差、催辦錢糧以及交納支應歲貢等實物税或貨幣税諸項內容。官府的種種需求,都隨時僉源為裏甲正役,裏明正役的負擔日重一日。明户部侍郎鄭紀曾談到弘治年間的裏甲正役負擔雲:“每甲值一日用銀二十餘兩,十六圖(裏)一歲計之,用銀三千餘兩。悉皆庖廚之供、妻妾之奉、與夫過客來使、權門饋贈而已。至於祭飲、科貢、物料之費,國典所載者,率以一科十,歲有幹兩有奇咽。奸猾的里長,往往把一切負擔轉派於甲户,並且“指一派十”。欺凌弱户;忠厚誠實的里長,“貽累賠補”,喪身破家者時時有之。正統以後沉重的裏甲正役,使黃冊裏甲制度瀕臨分化瓦解的困境。 [6] 
參考資料
  • 1.    裏甲正役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0-12-23]
  • 2.    鄭學檬.中國賦役制度史: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509-510
  • 3.    鄭學檬.中國賦役制度史: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510
  • 4.    鄭學檬.中國賦役制度史: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510
  • 5.    鄭學檬.中國賦役制度史: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510-511
  • 6.    鄭學檬.中國賦役制度史: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51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