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裏特

(德國物理學家,科學家)

鎖定
裏特(Johann Wilhelm Ritter,1776-1810年)德國物理學家、化學家。1776年12月16日生於薩姆尼茨。1791~1795年在耶拿大學學醫,1803~1804年任該校講師,1804年起在慕尼黑工作,1810年1月23日在慕尼黑逝世。
中文名
裏特
外文名
Sascha Riether
國    籍
德國
出生地
Lahra(德國)
出生日期
1776年12月16日
逝世日期
1810年1月23日
職業生涯
他從事電學和電化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德國作為伽伐尼電研究的先驅者,自1797年開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1800年9月提出報告,在電解水實驗中,他成功地收集到兩種氣體,並從膽礬中電解出銅。他反對伏打的接觸説,認為電流的真正來源是化學作用。
1801年在研究光譜的不同部分對氯化銀的作用時發現:隨着向紫光方向移動,化學活性增加,在紫外部分,仍存在着一種不可見射線,使氯化銀變黑,從而發現了紫外線。同年他觀察到温差電現象。
1803年,他發現當用兩根鉑絲放入水中通電時,在兩根鉑絲上分別出現氫和氧兩種氣體。把鉑絲與電源斷開後,用導線彼此連接起來,兩根鉑絲猶如電源的兩極,在短暫時間內,電路有電流通過,但方向與原電流相反。這樣,他最早發明了蓄電池。
裏特著作 裏特著作 [1]
1805年,他用400對直徑為4英寸的金屬片組成的電堆,向一根長2英寸的鐵絲供電,不久鐵絲灼熱。改用100對直徑為8英寸的金屬片組成電堆,可以使32英寸長同樣粗細的鐵絲灼熱,這表明加大面積可提高電堆的功效。這項研究使他得出:“在電動力相等情況下,電池的效果依賴於電池本身和迴路的總的抵抗”,先於歐姆得出了類似關係。
概述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