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裏下河地區

鎖定
裏下河地區,位於江蘇省中部,西起裏運河,東至串場河,北自蘇北灌溉總渠,南抵老通揚運河,總面積13510餘平方公里,屬江蘇省沿海江灘湖窪平原的一部分。裏下河地區涉及江蘇省揚州泰州南通淮安鹽城等主要城市。
裏下河,不是一條河,因裏運河故稱裏河,串場河俗稱下河,平原介於這兩條河道之間,故稱裏下河平原即裏下河地區。
中文名
裏下河地區
外文名
Lixiahe Area
別    名
裏下河平原
行政區類別
地理行政區域
所屬地區
江蘇省
地理位置
江蘇省中部
面    積
13100餘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
淮安、揚州、泰州、鹽城、南通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瘦西湖高郵湖溱湖大縱湖西溪旅遊文化景區、安豐古鎮
機    場
揚州泰州機場、鹽城南洋機場、淮安漣水機場
火車站
淮安站、揚州站、泰州站、鹽城站
車牌代碼
蘇F/H/J/K/M
方    言
江淮官話淮揚片、江淮官話泰如片
所屬地形區
長江中下游平原

裏下河地區歷史背景

裏下河泛指裏江蘇省內運河以東地區的各個縣市區。民國時易名裏下河,“下河”名稱最早始於宋。
明代稱東下河,清代為下河、民國時稱裏下河。對下河曾有兩種解釋,一是指裏運河之東各河的總稱,二是裏運河之東地勢低下,為有別於運河堤防以西之上河,故名為下河,後多從第二種解釋。至民國是時由於處於裏運河之東,故民國時易名為裏下河。
下河之名來源與揚州運道有着密切關係。邗溝開鑿之初,直到宋代初年,邗溝東西相平,陸地相連,河湖相通,天長等地山丘來水由西向東自然排往大海。為了解決邗溝水源不足,宋代開始築堤界水,使邗溝以西凹地匯而成湖,因築堤將東西分割開來,蓄水以後,便出現堤西水位高,堤東水位低,因此高的叫上河,低的叫下河。宋紹熙元年(1190年),進士曹叔遠在《五龍王廟記》中講到高郵清水潭以東“俗號稱下河”,可見“下河”之名,始於宋,是以東西水位高低劃分上河、下河的。清康熙時,西側有裏運河車邏、南關等歸海壩的壩水流入;北面與黃淮沖積平原的黃河相隔;南面有通揚運河的水流入;東側串場河沿線入海口因年久被沙土淤淺,比興化、高郵河身反高,形成了四面高,中間低,四水投塘的形勢,因此常把該範圍稱為下河七州縣,即山陽(今淮安區)、寶應高郵江都(今揚州市)、興化鹽城泰州七州縣。
雍正以後增加了甘泉、東台阜寧等縣,不再稱七州縣。道光初年,裏下河範圍未變,州、縣增至十個:即山陽(今淮安區)、寶應、高郵、甘泉(今揚州市區西北)、江都(今揚州市區東南)、泰州、東台、鹽城、阜寧、興化。
民國初年不僅保留了下河的名稱,還改下河稱為裏下河,內有寶應、高郵、江都(今揚州)、泰縣(今泰州)、東台、興化、鹽城、阜寧、淮安9縣。今裏下河範圍與清代稍有不同,西至裏運河,北至蘇北灌溉總渠,東至串場河(河東至東海部分,今稱為沿海懇區),南至新通揚運河
裏下河地區 裏下河地區
由於裏運河簡稱裏河,串場河俗稱下河,裏下河平原介於這兩條河道之間,故得名於此。裏下河平原地勢極為低平,而且呈現四周高、中間低的形態,狀如鍋底,地面高程從周圍海拔4.5米,逐漸下降到海拔只有1米左右(射陽河),並且大致從東南向西北緩緩傾斜。
全區地勢低窪,地下水位高湖蕩相連,人工水網稠密,曾是全省淡水沼澤濕地最集中分佈的區域,現有濕地以湖泊濕地、少量沼澤濕地,及圍墾利用湖泊、沼澤後形成的人工養殖場、溝渠濕地為主,是全省重要的農業種植和養殖區。本區濕地生態功能主要體現為調蓄水量和引水排水、降解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對濕地的開發利用主要以圍墾、水產養殖、漁業捕撈等為主。
裏下河平原的歷史不超過7000年,當時江蘇省長江以北的海岸線呈向西凹入的弧形,現今的裏下河平原還是介於沿淮河與沿長江兩個沖積平原之間的一個大海灣。由於淮河、長江不斷挾帶泥沙人海,在波浪、湖汐和沿岸流作用下,在此堆積成沙堤,形成與外海隔開的潟湖,大約3000年前,潟湖在江淮諸多支流注入的影響下,水質逐漸淡化成為淡水湖
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北上中原爭霸,利用江淮間的眾多湖泊,開挖了溝通江淮邗溝,以通糧道。此後這裏逐漸得到開發,成為富饒的魚米之鄉。但到了宋金對峙時期的1128年,聽任黃河南徙,奪淮入海,破壞了淮河下游的水道系統,裏下河地區從此成了災害頻發的地區。京杭大運河作為漕運要道,一方面帶來交通之便,不過歷代政府為了保證漕運通暢,在遇到大水時,常常不惜打開裏運河東堤的“歸海五壩”,分泄洪水,把裏下河地區變為滯洪區,致使該地區水災不斷,人民經常蒙受巨大災難。
1931年夏秋之際,整個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江淮並漲,運河河堤潰決,整個裏下河平原汪洋一片,300多萬民眾流離失所,77000多人死亡,140萬人逃荒外流(特別是上海),淹沒耕地1330萬畝,倒塌房屋213萬間。
在抗日戰爭期間,由於日軍難以進入裏下河平原的水網地區,1939年3月,當淮陰清江浦(今淮安清江浦區)被日軍攻佔後,江蘇省政府就遷往裏下河腹地的興化縣。此後共產黨武裝新四軍也進入裏下河地區。
1950年代,在裏下河地區大規模興修水利工程,開闢蘇北灌溉總渠入海水道,整修了洪澤湖、運河大堤和海堤,通海四港,此後災害得到有效控制

裏下河地區裏運河

(裏河)
裏下河地區
裏下河地區(3張)
裏運河簡稱裏河。裏運河是連接長江與淮河的運河,最初在公元前五世紀開鑿,當時叫邗溝。自漢以後,出於軍事、經濟或水利需要,歷代均有整治,到1959年最後一次大規模疏通拓寬,形成京杭大運河蘇中段。拓寬後,在運河西邊,還保留了一段古運河,作為歷史見證。裏運河,南從揚州邗江瓜洲古渡,北至淮安清江浦清江大閘,長170餘公里。流經揚州淮安,為通行蘇中蘇北河運幹道。

裏下河地區串場河

(下河)
下河串場河俗稱。串場河初為唐代修築海堤時形成的復堆河,是鹽文化的搖籃。從宋代至清代,沿新修捍海堤(世稱范公堤)一線串通富安、安豐、梁垛、東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白駒、劉莊、伍佑、新興、廟灣等13個鹽場,因此,又叫“串場河”,從阜寧至上岡,串場河沿岸的范公堤在其西岸,上岡至東台段范公堤在其東岸,串場河全長180公里。
串場河以東台海道口為界,分南北兩段,由海安(紫石縣)向北流經富安、安豐、梁垛至何垛場,為南串場河;由海道口向北流經丁溪、草堰、白駒、劉莊、伍佑、新興、廟灣,為北串場河。串場河全長170公里。

裏下河地區交通物流

裏下河地區構成了平原區四通八達的公路、鐵路交通網絡

裏下河地區公路

正在或即將建設的高速公路

裏下河地區鐵路

裏下河地區航運

長江京杭大運河十字形貫穿,裏下河平原水網密佈,水運歷來在交通體系中佔呂四港風貌(15張)有重要地位,很多城市歷史上均是依託水運優勢得以發展繁榮。
主要港口
海洋港口 1.大豐港2.濱海港
長江港口 1.南通港2.泰州港 3.揚州港
內陸港口 1.川東港 2.高郵港 3.串龍港 4.興化港 5.川水港 6.寶應港 7.傍排港 等
過長江通道
至2013年今已經建成的跨江大橋:
江陰長江大橋(1999年通車,連接靖江江陰
潤揚長江大橋(2005年通車,連接揚州和鎮江
泰州長江大橋(2012年通車,連接泰州和鎮江、常州
蘇通長江大橋(2008年通車,連接南通蘇州
五峯山長江大橋(連接揚州和鎮江)
滬蘇通長江大橋(連接南通和蘇州、上海)
正在或即將建設的跨江大橋有:
常泰長江大橋(連接常州和泰興)

裏下河地區災害治理

新中國成立之初,黨和國家對淮北和裏下河地區的洪澇災害十分重視。20世紀50年代就發動人民治理淮河,在淮河下游開闢蘇北灌溉總渠入海水道,修建王河閘,擴大淮河入江水道,整治了裏下河平原人海諸河港以及其他宣泄洪水的河道,對防治淮河下游的洪水災害發揮了巨大作用。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羣眾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充分發揮裏下河地區自然環境的優越性,因地制宜,大力調整農業結構。該區盛產糧、油、禽蛋、畜產品、水產品、水生植物等綠色食品等,農民的經濟收入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