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裂肉獸

鎖定
裂肉獸是屬於牛鬣獸目、牛鬣獸科的一種動物。大約生存於晚始新世。我國內蒙古地區(河南也發現過疑似的化石),是牛鬣獸科下最大的類羣,其頭骨長度可達53釐米左右。體長約4米左右,肩高約2米,體重1000千克左右,食性偏肉食,腐食,生存時代古近紀晚始新世(3700萬年前)。
中文名
裂肉獸
別    名
原肉齒獸
拉丁學名
Sarkastodon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哺乳綱 Mammalia
亞    綱
真獸亞綱 Theria
牛鬣獸目
牛鬣獸科 Oxyaenidae
亞    科
牛鬣獸亞科 Oxyaeninae
裂肉獸屬 Sarkastodon
分佈區域
晚始新世的中國內蒙古到河南地區,已滅絕

裂肉獸起源

裂肉獸復原圖 裂肉獸復原圖
晚始新世的蒙古原野上,夏天持續了幾個月的乾旱,已有許多不耐乾渴的大型植食性動物倒斃並橫屍荒野,本來這對食腐動物們來説是個大大的時機,但這次旱季持續實在太久,能走掉的植食性動物都已經遷徙他處,留給它們的免費大餐也越來越少。早已乾涸的河牀上,一頭蒙古安氏中獸正在撕咬具兩棲犀的屍體。突然,它好像察覺到了什麼,向後轉過巨大的頭顱,映入它眼簾的是和它同樣壯碩的巨型食肉動物。這是一頭蒙古裂肉獸,被血腥氣味吸引而來。飢餓難耐的裂肉獸向前逼近,而安氏中獸也不打算放棄,雙方在相互對峙、恐嚇了一陣後還是難分勝負。在烈日的暴曬下,它們很快喪失了謹慎,而是狂性大發,咆哮着衝向對方。幾秒鐘後,2個龐然大物便廝打在一起,揚起了滾滾塵土。儘管兩者力量相仿,但裂肉獸的尖牙利爪畢竟比身為踝節類的對手更勝一籌,很快在它身上抓咬開了幾道傷口。掛彩的安氏中獸一瘸一拐地逃走了,而精疲力竭的裂肉獸也趴在地上喘息了半天,方才爬起來享用來之不易的盛宴 [1] 

裂肉獸特徵

裂肉獸
裂肉獸(5張)
裂肉獸僅有頭骨部分的化石被發現,所以我們對其尚且知之甚少。裂肉獸曾經被視為是類似棕熊的體態,不過現在認為棕熊一般的復原並不可靠,它更可能像一隻壯碩的犬熊。裂肉獸是牛鬣獸科中最大的,頭骨有約50-57釐米長,犬齒粗壯發達,肩高約2米左右(較原棕熊式復原矮)。肉齒目的裂肉獸,牙齒相比於更古老的中獸目動物分工更明確且更適合處理肉類食物。從牙齒來看裂肉獸為肉食偏向性,而非熊一般的靠雜食為生。裂肉獸的頜骨非常粗厚,頜部幾乎不比顴弓窄多少,這個顯著的特點可能説明裂肉獸頜骨非常有力,在吞噬動物屍體時可以輕易咬碎骨頭。

裂肉獸生活

裂肉獸身型巨大故較笨拙,可能相對程度上依賴食腐或捕殺雷獸等大型速度慢的動物為生,裂肉獸憑藉體型可以輕易搶奪其他食肉動物的獵物,同時從它們的牙齒結構可以看出,裂肉獸也能攝食一些非肉類食物,但並不能很好的適應植物。它們更多主要搶食,食腐或獵食大型動物,可能會獵食雷獸。其化石在我國內蒙古發現,河南也發現過一枚疑似牙齒。格蘭傑於1937最早在內蒙古戈壁發現了其化石,頭骨長度約50.8cm,修復長度大概53釐米。
裂肉獸
裂肉獸(8張)
裂肉獸有像浣熊一樣的大尾巴,身體粗壯,估計體重為1000KG左右,但四肢可能不會太長。始新世的中亞是大型動物的聚居地,如犀牛、雷獸及爪蹄獸,裂肉獸可以憑藉相對其他食肉動物更有優勢的體型捕獵這些巨大的植食動物。當沒有適合獵物時,裂肉獸更多是依靠搶食和食腐度日,它們寬大的頜骨很適合咬爛屍體中堅硬的骨頭,更大限度的利用獵物。

裂肉獸食物

裂肉獸頭部復原圖 裂肉獸頭部復原圖
晚始新世的蒙古原野上,夏天持續了幾個月的乾旱,已有許多不耐乾渴的大型植食性動物倒斃並橫屍荒野,本來這對食腐動物們來説是個大大的時機,但這次旱季持續實在太久,能走掉的植食性動物都已經遷徙他處,留給它們的免費大餐也越來越少。早已乾涸的河牀上,一頭蒙古安氏中獸正在撕咬具兩棲犀的屍體。突然,它好像察覺到了什麼,向後轉過巨大的頭顱,映入它眼簾的是和它同樣壯碩的巨型食肉動物。這是一頭蒙古裂肉獸,被血腥氣味吸引而來。飢餓難耐的裂肉獸向前逼近,而安氏中獸也不打算放棄,雙方在相互對峙、恐嚇了一陣後還是難分勝負。在烈日的暴曬下,它們很快喪失了謹慎,而是狂性大發,咆哮着衝向對方。幾秒鐘後,2個龐然大物便廝打在一起,揚起了滾滾塵土。儘管兩者力量相仿,但裂肉獸的尖牙利爪畢竟比身為踝節類的對手更勝一籌,很快在它身上抓咬開了幾道傷口。掛彩的安氏中獸一瘸一拐地逃走了,而精疲力竭的裂肉獸也趴在地上喘息了半天,方才爬起來享用來之不易的盛宴 [1] 

裂肉獸進化

裂肉獸約於始新世末消失,由於其化石太少,具體情況並不為人所知。或許獵物數量的急劇減少,環境的變化以及鬣齒獸科動物的競爭導致了裂肉獸的滅絕。
裂肉獸屬於牛鬣獸目牛鬣獸科,最早出現於晚古新世,除了裂肉獸外還包括牛鬣獸父貓等,很多種類外貌似貓,而外貌似犬熊的裂肉獸不僅是其中特殊的類羣,也是最後的牛鬣獸科類羣。隨着裂肉獸在始新世末滅絕,牛鬣獸科也隨之消亡了。
裂肉獸復原及化石
裂肉獸復原及化石(6張)
裂肉獸與安氏中獸同為始新安氏中獸接近,大於中新世時北美洲的巨型食肉獸偉犬熊,略小於安氏中獸,大鬣獸和南美髮現的大型熊科南美細齒巨熊(Arctotherium angustidens)。

裂肉獸化石情況

裂肉獸
裂肉獸(4張)
格蘭傑於20世紀30年代於我國內蒙古發現的蒙古裂肉獸(包括正模和副模),都已經丟失,包括前蘇聯,日本在內的臨近國家描述正模頭骨修復後為50-53CM,在1938年命名和初步研究後就再無下文。1986年在河南浙川核桃園組又發現過一枚疑似的牙齒化石,大小更接近父貓的尺寸,而遠遠小於內蒙古發現的化石證據。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