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裁判的形成:法官斷案的心理機制

鎖定
《裁判的形成法官斷案的心理機制》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增寶。本書試圖表達的學術旨趣是,運用心理學的知識研究法官裁判活動這一法律問題。
書    名
裁判的形成:法官斷案的心理機制
作    者
陳增寶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12月1日
頁    數
276 頁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3679513

裁判的形成:法官斷案的心理機制作者簡介

陳增寶,浙江三門縣人,法學碩士,現為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在《人民司法》、《法律適用》、《中國刑事法雜誌》、《人民檢察》、《浙江工商大學學報》、《人民法院報》、《檢察日報》、《刑事法判解研究》、《經濟犯罪審判指導與參考》等刊物發表法學專業論文三十餘篇。
李安,浙江台州人,心理學碩士、法學博士,現為杭州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曾出版著作2本、譯著(合譯)2本,主編、參編教材3本,在《心理科學》、《法律科學》、《犯罪與改造研究》、《中國刑事法雜誌》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

裁判的形成:法官斷案的心理機制內容簡介

法官裁判是人的現象。凡是人的現象,都有一定心理活動規律,都可以成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每一種法律制度、司法政策和每一個法律活動的研究都應建立在對人的本質的看法和對決定人的行為的方式的理解的基礎上,法官的裁判活動也不例外。《法官斷案的心理機制》試圖對這種信念進行檢驗,關注法官裁判活動的原理和規律。
《法官斷案的心理機制》的目的在於,讓讀者從法學與心理學結合的角度去理解“裁判的形成的內在過程”,明白法官工作中的感性、知性、理性因素,準確的把握職業特徵,在裁判的過程中通過與當事人、律師、社會等等的心理互動,完成自信、他信與公信,實現司法公正。 [1] 

裁判的形成:法官斷案的心理機制目錄

總序
主編 按語
引論
第一章 案件事實的建構
第二章 裁判規範的發現
第三章 事實與規範的匹配
第四章 裁判的趨同與分岐
第五章 裁判中的法官
第六章 裁判的評價標準
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