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袠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是zhì,部首是衣,倉頡是YHQV,意思是同“帙”。
中文名
拼    音
zhì
部    首
倉    頡
YHQV
又    稱
筆    畫
11
部外筆畫
5
五筆86
YRWE
五筆98
YTGE
筆順編號
41311343534
四角號碼
00732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88A0
注    音
ㄓˋ

基本字義

● 袠
◎ 同“帙”。
English:
book cover; satchel or bag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字部】袠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5
《唐韻》直一切《集韻》《正韻》直質切,𠀤音秩。《説文》書衣也。《後漢·楊厚傳》吾綈袠中有先祖所傳秘記。《江淹詩》開袠瑩所疑。
《禮·內則》施縏袠。《疏》袠,刺也。以針刺袠而為縏囊,故云縏袠也。
《野客叢書》白居易詩:年開七袠。是以十年為一袠。《莊子·知北遊》墮其天袠。
《類篇》姓也。 《韻會》作帙,亦作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