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衮诸公

[gǔn gǔn zhū gōng]
指身居高位而不作为的官僚
收藏
0有用+1
0
衮衮诸公(拼音:gǔn gǔn zhū gōng)出自唐代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诗句,原指众多达官显贵,后演变为专称居高位却无所作为的官僚群体。作为偏正式结构的成语,含贬义色彩,语法功能上可作主语、宾语。其近义词包括"达官贵人",反义词有"芸芸众生""凡夫俗子"。近代文学作品如杨沫《青春之歌》与鲁迅书信中均有用例。
拼    音
gǔn gǔn zhū gōng
出    处
唐·杜甫《醉时歌》
近义词
达官贵人
反义词
芸芸众生
结    构
偏正式
感情色彩
贬义

语义演变

播报
编辑
初见于唐代杜甫诗句"诸公衮衮登台省",字面意为众多高官不断晋奔热升。至宋代韩元吉《挽王侨卿右提朽茅司多夜欢词》沿用原义,清代谭嗣同乐婶妹《报贝元征》始现贬寒耻嚷义用法。现代发展为专墓院指身居签体杠要职求奔才夜却庸碌无为的官僚群体。

语法结构

播报
编辑
属偏正式成语,其中:
  • "衮衮"作为修饰语,形容连续不绝的态势 [1]
  • "诸公"为中心语,特指官僚阶层 语法功能上可作主语(如"衮衮诸公终日无所事事")、宾语(如"痛斥衮衮诸公")及兼语成分。

近反义词体系

播报
编辑
近义词包括:
  • 衮衮诸公:后专称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们
  • 土豪劣绅:同为贬义,但侧重地方恶势力 反义词涵盖:
  • 芸芸众生:普通民众群体
  • 凡夫俗子:强调平凡属性

文学引用

播报
编辑
现代文学作品中多次运用该成语:
  • 杨沫《青春之歌》记载"国民党的衮衮诸公"漠视学生诉求
  • 鲁迅致曹聚仁信中讽刺当局"衮衮诸公的嘴脸"
  • 《扫迷帚》第十二回借'改寺观为学堂'典故批驳官僚不作为

构成解析

播报
编辑
单字释义呈现语义关联:
  • 衮:古代帝王礼服,引申为显贵象征 [1]
  • 诸公:旧时对官僚的敬称 组合后通过"衮衮"的连绵词形式增强群体意象 [1],凸显官僚集团庞大而无所作为的特征。

辨析要点

播报
编辑
须注意与形近词区分:
  • 衮职:古代指三公的职责 该成语核心特征在于结合"衮衮"的延续性特征与"诸公"的群体属性,形成对官僚体系的整体性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