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袁鳳岐

鎖定
袁鳳岐,遼寧興城縣人,少年時期即執迷戲曲,15歲出走,入北京戲園做工。
中文名
袁鳳岐
所處時代
民國時期
1903年,喜連成科班葉春善收其為雜工、看水鍋。工作之餘,靠“偷藝”得明戲曲之道。又留心梨園交際,能言善辯。不久即任前台管事。1906年隨戲班到奉天演出時,經人推薦,於會仙大舞台執掌二櫃。1908年自建戲班,經吉林奔“下江”演出。佳木斯地方財主、學監袁樹藩賞識其社交能力,並見當時梨園生意有利可圖,便同他結拜為同族兄弟,挽留於“下江”闖碼頭。1921年集資建起松江大舞台。是時,佳木斯戲曲藝業中興,他順時行事,1923年從俄國僑民手中購買一台輪船上的舊發電機,首用電燈為戲曲演出照明。同年與京劇名角兒王寶奎換帖,後助理王寶奎在海山崴崴(今蘇聯符拉迪沃斯託克)建竹香戲園。以後又相繼在依蘭建鳳鳴舞台、在樺南建鳳樂舞台(後亦更名為鳳鳴舞台)、在勃利建鳳鳴大舞台、在綏濱與商人王寶亭建鳳翔舞台(後更名共和大舞台)。日寇侵佔東北後,藝業艱難,梨園蕭條,1939年將依蘭產業交侄兒袁國喜執管,獨去勃利執事座鐘。他廣交藝友,講究義氣,遇有危難,定解囊相助。康喜壽、高喜玉、趙喜魁、趙喜禛等均為至交。後起之秀金蓮花、孫殿奎、尹東明、李德山、焦秀山等,都是在其戲院唱響唱紅後成名的,並得其資助輾轉於各地演出。藝人們均稱他為袁大善人。雖以經營梨園為業,但晚年卻無積蓄。多處戲院靠其四處奔波求助各界方得維持。1941年6月,在債主逼門和日偽捐税重壓下,破產還債,後死於勃利一小客棧。藝人們聞其病歿,集資將其安葬。 [1] 
參考資料
  • 1.    李治亭主編.關東文化大辭典[M].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08:第688-6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