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袁湛

鎖定
袁湛(?-418年),字士深,陳郡陽夏縣(今河南太康縣)人。東晉大臣,歷陽太守袁耽的孫子,琅琊太守袁質的兒子,宋文帝皇后袁齊媯的父親。 [1] 
袁湛年輕有為,得到太傅謝安賞識,迎娶謝玄的女兒。起初擔任衞將軍(謝玄)參軍,歷任員外散騎常侍、通直散騎侍郎、中軍(殷浩)功曹、太尉(桓玄)參軍,遷黃門侍郎,出任兗州(桓修)長史。跟隨鎮軍將軍劉裕討伐桓玄,擔任諮議參軍。事成之後,歷任吏部侍郎、司徒左長史、侍中、太尉(劉裕)長史、左民尚書、吏部尚書、吳興太守,理政和洽得當,受到官民的稱頌。歷任中書令、吳郡太守,累遷右僕射、本州大中正,冊封晉寧縣公。 [3] 
義熙十四年,去世,終年四十歲,獲贈侍中、左光祿大夫、散騎常侍。宋文帝劉義隆即位,作為袁皇后的父親,再贈開府儀同三司,諡號為敬。 [3] 
士深
所處時代
東晉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
出生日期
379年
逝世日期
418年
本    名
袁湛

袁湛人物生平

袁湛年輕時受到外祖父的兄弟謝安的賞識,謝安把他侄兒謝玄的女兒嫁給他。起初擔任衞軍行參軍、員外散騎、通直正員郎、中軍功曹、桓玄太尉參軍事等職。後入朝任中書黃門侍郎,又出補桓修撫軍長史。
劉裕討伐桓玄時,任命袁湛為鎮軍諮議參軍。第二年,調任尚書吏部郎、司徒左長史、侍中。由於隨軍征戰的功勞,被封為晉寧縣五等星。又出任劉裕太尉長史,升任左民尚書,又轉而執掌吏部。後又出任吳興太守,俸祿中二千石。袁湛處理政事和洽得當,受到官吏庶民的稱頌。入朝補為中書令,又出任吳國內史,俸祿中二千石。義熙十二年,袁湛轉任尚書右僕射、本州大中正
義熙十四年,袁湛逝於任上,終年四十歲。朝廷追贈他左光祿大夫,加授散騎常侍。文帝劉義隆即位,因袁湛是皇后的父親,追贈他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諡號為敬。

袁湛人物評價

大明三年,宋孝武帝劉駿親臨躬耕之田,出行途經袁湛墓。下詔書道:“已故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晉寧敬公,是外戚尊親,一生作風簡樸純正,歲月流逝,墳塋漸漸荒蕪。朕於近日巡視農田,遙瞻其陵墓,緬懷其美好事蹟,感懷追慕之情倍增。可以派遣專人前往祭奠,略微表達朕長久的思念。“又下令增加五户人守墓。

袁湛軼事典故

袁湛教訓謝絢

謝絢是袁湛外甥,曾經在公事場合對袁湛不禮。謝絢父謝重亦對他的一眾舅父並不尊敬,袁湛於是嚴肅的説:“汝便是兩世無渭陽情。”指斥謝重和謝絢兩代都沒有舅甥之情。謝絢聽後,面有愧色。

袁湛朝拜帝陵

太尉劉裕北伐,袁湛兼任太尉,同兼司空、散騎常侍、尚書範泰一起奉旨,以九錫拜授劉裕,劉裕謙讓不受。袁湛等跟隨軍隊到了洛陽,住在柏谷塢。範泰認為使命沒有完成,不朝拜晉帝陵。袁湛單獨到五帝陵表示敬意。當時的人,都稱讚袁湛的忠誠行為。

袁湛親屬成員

祖父:袁耽,東晉歷陽太守。
父親:袁質,琅邪太守。
陳郡謝氏,太傅謝安的侄女。
弟弟:袁豹,追封南昌縣五等子。
姐妹:袁氏,嫁給謝重。袁氏,嫁給王弘 [1] 
妻子:
陳郡謝氏,衞將軍謝玄之女。王氏,袁齊媯生母,追贈平樂鄉君。 [2] 

袁湛女兒

袁齊媯,宋文帝文元皇后

袁湛兒子

袁淳。

袁湛孫子

袁桓。 [4] 

袁湛家族世系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第八代
第九代
第十代
第十一代
第十二代
袁滂(東漢靈帝司徒)
袁渙(曹魏郎中令)
袁侃









袁㝢









袁奧









袁準(西晉給事中)
袁衝(晉光祿勳)
袁耽(東晉歷陽太守)
袁質(東晉東陽太守,配謝安侄女)
袁湛,娶謝玄女,妾王氏。
袁淳,早卒
袁桓



袁齊媯,文元皇后




袁豹(東晉丹陽尹)
袁洵(劉宋尋陽太守)
袁顗(劉宋尚書左僕射)
袁戩


袁昂(南梁司空)
袁君正,南梁吳郡太守
袁樞,南陳宰相
袁憲
袁敬

袁泌

袁氏,嫁蕭綜

袁氏,嫁琅琊王規

袁覬
袁彖


袁濯
袁粲



袁淑(劉宋追贈太尉)
袁幾



袁敳



袁稜



袁凝



袁標



袁峻



袁氏,嫁劉季



袁氏,嫁謝重





袁氏,嫁王弘





袁氏,嫁殷浩







袁氏,嫁謝尚







袁湛史書記載

袁湛,字士深,陳郡陽夏人也。祖耽,晉歷陽太守。父質,琅邪內史,並知名。
湛少為從外祖謝安所知,以其兄子玄之女妻之。初為衞軍行參軍,員外散騎,通直正員郎,中軍功曹桓玄太尉參軍事。入為中書黃門侍郎,出補桓修撫軍長史。
義旗建,高祖以為鎮軍諮議參軍。明年,轉尚書吏部郎、司徒左長史,加侍中。以從徵功,封晉寧縣五等男。出為高祖太尉長史,遷佐民尚書,徙掌吏部。出為吳興太守,秩中二千石,蒞政和理,為吏民所稱。入補中書令,又出為吳國內史,秩中二千石。義熙十二年,轉尚書右僕射、本州大中正。時高祖北伐,湛兼太尉,與兼司空散騎常侍、尚書範泰奉九命禮物,拜授高祖。高祖衝讓,湛等隨軍至洛陽,住柏谷塢。範泰議受使未畢,不拜晉帝陵,範湛獨至五陵致敬,時人美之
初,陳郡謝重,王胡之外孫,於諸舅禮敬多缺。重子絢,湛之甥也,嘗於公座陵湛;湛正色謂曰:“汝便是兩世無《渭陽》之情。”絢有愧色。十四年,卒官,時年四十。追贈左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太祖即位,以後父,追贈侍中、以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諡曰敬公。
世祖大明三年,幸籍田,行經湛墓。下詔曰:“故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晉寧敬公,外氏尊戚,素風簡正,歲紀稍積,墳塋浸遠。朕近巡覽千畝,遙瞻松隧,緬惟徽塵,感慕增結。可遣使祭,少申永懷。”又增守墓五户。
子淳,淳子桓卒。湛弟豹,字士蔚,亦為謝安所知,好學博聞,多覽典籍。初為著作佐郎,衞軍桓謙記室參軍。大將軍武陵王遵承製,復為記室參軍。其年,丹陽尹孟昶以為建威司馬。歲餘,轉司徒左西屬,遷劉毅撫軍諮議參軍,領記室。毅時建議大田,豹上議曰:
國因民以為本,民資食以為天,修其業則教興,崇其本則末理,實為治之要道,致化之所階也。不敦其本,則末業滋章;飢寒交湊,則廉恥不立。當今接篡偽之末,值凶荒之餘,爭源既開,雕薄彌啓,榮利蕩其正性,賦斂罄其所資,良疇無側趾之耦,比屋有困餧之患,中間多故,日不暇給。自卷甲卻馬,甫一二年,積弊之黎,難用克振,實仁懷之所矜恤,明教之所爰發也。
然斯業不修,有自來矣。司牧之官,莫或為務,俗吏庸近,猶秉常科,依勸督之故典,迷民情之屢變。譬猶修堤以防川,忘淵丘之改易;膠柱於昔弦,忽宮商之乖調。徒有考課之條,而無毫分之益。不悟清流在於澄源,止輪由乎高閾,患生於本,治之於末故也。夫設位以崇賢,疏爵以命士,上量能以審官,不取人於浮譽,則比周道息,遊者言歸;遊子既歸,則南畝闢矣。分職以任務,置吏以周役,職不以無任立,吏必以非用省,冗散者廢,則萊荒墾矣。器以應用,商以通財,剿靡麗之巧,棄難得之貨,則雕偽者賤,谷稼重矣。耕耨勤悴,力殷收寡,工商逸豫,用淺利深,增賈販之税,薄疇畝之賦,則末技抑而田畯喜矣。居位無義從之徒,在野靡兼併之黨,給賜非可恩致,力役不入私門,則遊食者反本,肆勤自勸;遊食省而肆勤眾,則東作繁矣。密勿者甄異,怠慢者顯罰,明勸課之令,峻糾違之官,則懶惰無所容,力田有所望;力者欣而惰者懼,則穡人勸矣。凡此數事,亦務田之端趣也。蒞之以清心,鎮之以無慾,勖之以無倦,翼之以廉謹,舍日計之小成,期遠致於莫歲,則澆薄自淳,心化有漸矣。
豹善言雅俗,每商較古今,兼以誦詠,聽者忘疲。
尋轉撫軍司馬,遷御史中丞鄱陽縣侯孟懷玉上母檀氏拜國太夫人,有司奏許。豹以為婦人從夫之爵,懷玉父大司農綽見居列卿,妻不宜從子,奏免尚書右僕射劉柳、左丞徐羨之、郎何邵之官,詔並贖論。孟昶卒,豹代為丹陽尹義熙七年,坐使徙上錢,降為太尉諮議參軍,仍轉長史。從討劉毅。高祖遣益州刺史朱齡石伐蜀,使豹為檄文,曰:
夫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失仁與義,難以求安,馮阻負釁,鮮克有成。詳觀自古,隆替有數,故成都不世祀,華陽無興國。日者王室多故,夷羿遘紛,波振塵駭,覃及遐裔。蕞爾譙縱,編户黔首,同惡相求,是崇是長,肆反噬於州相,播毒害於民黎,俾我西服,隔閡皇澤。自義風電靡,天光反輝,昭{折日}舊物,煙煴區宇。以庶務草創,未遑九伐,自爾以來,奄延十載。而野心不革,伺隙乘間,招聚逋叛,共相封殖,侵擾我蠻獠,搖盪我疆垂。我是以有治洲之役,醜類盡殪,匹馬無遺,桓謙折首,譙福鳥逝,奔伏窠穴,引頸待戮。
當今北狄露晞,南寇埃掃,朝風載韙,庶績其凝,康哉之歌日熙,比屋之隆可詠。孤職是經略,思一九有,眷彼禹跡,願言載懷,奉命西行,途戾荊、郢,瞻望巴、漢,憤慨交深。清江源於濫觴,澄氛昆於井絡,誅叛柔遠,今也其時。即命河間太守蒯恩、下邳太守劉鍾,精勇二萬,直指成都。龍驤將軍臧熹,戎卒二萬,進自墊江。益州刺史朱齡石,舟師三萬,電曜外水。分遣輔國將軍索懇,率漢中之眾,濟自劍道。振威將軍朱客子,提寧州之鋭,渡瀘而入。神兵四臨,天綱宏掩,衡翼千里,金鼓萬張,組甲貝冑,景煥波屬,華夷百濮,雲會霧臻,以此攻戰,誰與為敵!況又奉義而行,以順而動者哉!
今三陝之隘,在我境內,非有岑彭荊門之險。彌入其阻,平衢四達,實無鄧艾綿竹之艱。山川之形,抑非曩日,攻守難易,居然百倍。當全蜀之強,士民之富,子陽不能自安於庸、僰,劉禪不敢竄命於南中,荊邯折謀,伯約挫鋭。故知成敗有數,非可智延,此皆益土前事,當今元龜也。盛如盧循,強如容超,陵威南海,跨制北岱,樓船萬艘,掩江蓋汜,鐵馬千羣,充原塞隰。然廣固之攻,陸無完雉;左裏之戰,水靡全舟。或顯戮京畿,或傳首萬里。故知逆順有勢,難以力抗,斯又目前殷鑑,深切著明者也。
梁益人士,鹹明王化,雖驅迫一時,本非奧。從之淫虐,日月增播,刑殺非罪,死以澤量。而待命寇仇之戮,τ?區豺狼之吻,豈不溯誠南凱,延首東雲,普天有來蘇之幸,而一方懷後予之怨。王者之師,以仁為本,舍逆取順,爰自三驅,齊斧所加,縱身而已。其有衿甲反接,自投軍門者,一無所問。士子百姓,列肆安堵,審擇吉凶,自求多祐。大信之明,皦若朝日,如其迷復奸邪,守愚不改,火燎孟諸,芝艾同爛,河決金堤,淵丘同體,雖欲悔之,亦將何及!
九年,卒官。時年四十一。次年,以參伐蜀之謀,追封南昌縣五等子。
參考資料
  • 1.    《宋書·卷七十·列傳第三十·袁淑》:袁淑,字陽源,陳郡陽夏人,丹陽尹豹少子也。少有風氣,年數歲,伯湛謂家人曰:"此非凡兒。"至十餘歲,為姑夫王弘所賞。
  • 2.    《宋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一·后妃》:大明五年,世祖詔曰:"昔漢道既靈,博平輝絕,魏國方安,嘉憲啓策,皆因心所弘,酌典沿誥。亡外祖親王夫人柔德淑範,光啓坤載。屬內位闕正,攝饋閨庭,儀被芳闈,聞宣戚里。永言感遠,思追榮秩,宜式傍鴻則,敬登徽序。"乃追贈豫章郡新淦縣平樂鄉君。後之所生母也。
  • 3.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庾悦 王誕 謝景仁 弟述 袁湛 弟豹 褚叔度-宋書(梁)沈約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2-27]
  • 4.    《宋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十二·庾悦 王誕 謝景仁 弟述 袁湛 弟豹 褚叔度》:子淳,淳子桓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