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加斯馬吐龍

鎖定
頭骨低而狹長,呈三角形。前上顎骨特別向下彎曲,並且有大而向後彎曲的矛齒。外鼻孔位於吻端且被前上顎骨、鼻骨所分割。無松果孔。具齶骨齒。下頜無外側孔。前肢較後肢短。 [1] 
中文名
加斯馬吐龍
拉丁學名
古鱷、袁氏加斯馬吐龍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蜥形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原鱷科
加斯馬吐龍屬
加斯馬吐龍

加斯馬吐龍形態特徵

加斯馬吐龍 加斯馬吐龍
加斯馬吐龍,它的上下頜中裝備着尖利而彎曲的牙齒,用來咬食獵物。氏加斯馬吐龍(C. yuani),生存於早三疊紀的中國加斯馬吐龍是著名的早期主龍形類之一,外形類似現代鱷魚,可能是現代鱷魚的遠祖。加斯馬吐龍可能以伏擊方式攻擊水邊獵物。它們的上頜前端往下彎曲,齶骨有牙齒,這是種原始的特徵,較晚的主龍類失去這個原始特徵。

加斯馬吐龍生活習性

加斯馬吐龍 加斯馬吐龍
這種爬行動物的生活習性可能更接近於現代的鱷魚。它能在陸地上爬行,但在長尾巴的幫助下可能更擅長游泳,因此它大部分時間都在河流中度過,捕魚為食。

加斯馬吐龍分類學

加斯馬吐龍 加斯馬吐龍
科學分類: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Sauropsida); 下綱: 主龍形下綱 (Archosauromorpha );主龍形類 (Archosauriformes); 科: 原鱷科 (Proterosuchidae); 屬: 加斯馬吐龍屬( Chasmatosaurus )。 [2] 

加斯馬吐龍亞種種類

Broom, 1903 異名:古鱷 (Proterosuchus), 袁氏加斯馬吐龍(C. yuani)。

加斯馬吐龍動物化石

加斯馬吐龍化石時期:早三疊紀,加斯馬吐龍;保護狀況:化石;生活於三疊紀早期。3米長,類別:初龍
參考資料
  • 1.    地質礦產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華北地區古生物圖冊 (二) 中生代分冊:地質出版社,1984
  • 2.    楊鍾健. 新疆加斯馬吐龍新加材料[J].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63,(03):21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