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袁書堂

鎖定
袁書堂(1884-1930),湖北省襄陽市光化縣北鄉袁家沖人。1920年,結識董必武陳潭秋等人開始從事革命活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被鄂北特委派回家鄉光化縣恢復發展黨組織,後歷任中共鄂北特委委員、光化縣委書記、光化中心縣委委員。1930年5月4日晚,在部署均縣、光化、谷城、襄陽、棗陽五縣暴動時,遭當地民團突襲,袁書堂當場壯烈犧牲。 [2] 
中文名
袁書堂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光化(今老河口市)袁衝村
出生日期
1884年
逝世日期
1930年5月4日

袁書堂生平簡介

袁書堂(1884—1930),亦名國紳,光化(今老河口市)袁衝村人。1930年5月4日夜,袁正召開會議佈置暴動事宜之際,為民團團總袁國纘探知,乃勾結土匪李士峯帶匪眾包圍並衝入會場猛烈射擊,袁等當場犧牲。 [1] 
袁書堂紀念館 袁書堂紀念館

袁書堂人物年表

袁書堂(1884—1930),亦名國紳,光化(今老河口市)袁衝村人。
1913年就讀於武昌警察學堂,每遇回鄉機會,即向家人及鄉親宣傳新思想。受其影響,侄女、甥女均相繼參船革命。
1916年集資創辦成城織業織綢廠於武昌司門口,不久廣即倒閉。後結識張國恩、吳德峯和董必武,深受教益。
1923年任漢陽警察局第三科科長。“二七”慘案發生後,曾探知施詳關押地點,轉告中國共產黨人。
1924年參加國民黨。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武昌縣縣長、蒲圻縣縣長兼國民黨蒲圻縣黨部執行委員,配合領導開展農民革命運動,於1927年春先後批准處決土豪陳玉清、汪用洋、但春林等,後調任黃陂縣長。在黃陂,曾與鄂東特委裏應外合,營救被押革命者,以此為該縣反動勢力所不容,即化妝返回武漢。
同年底,奉命回到家鄉,利用曾任3縣縣長聲望,聯絡進步人士,秘密發展中共黨組織。
1928年冬,率農民武裝千餘人配合左覺農擊敗陝軍江洪謀部。
1929年9月任中共光化中心縣委委員,在袁衝一帶建立5個黨支部,發展黨員70餘人,並建立農民武裝。次年3月任鄂北特委委員,其家成為鄂北特委指揮部和樞紐站,被譽為“紅色飯店’’。因經費極度缺乏,袁將家中10餘畝水澆地、16畝好地與縣城內3間瓦房典當出售,以為活動經費,家人卻以紅薯為主食,薯葉為蔬菜。4月,中共鄂北特委召開均縣、光化、谷城、棗陽、襄陽5縣黨的負責人一會議,決定5月1日以光化為中心舉行5縣暴動,袁為總指揮。乃集中民間槍支120餘條組織游擊隊,並派杜仲安及姐袁友松打入土匪陳漢三內部開展工作,又爭取到百餘人、槍。暴動改為5月5日舉行。 [1] 

袁書堂英勇犧牲

5月4日夜,袁正召開會議佈置暴動事宜之際,為民團團總袁國纘探知,乃勾結土匪李士峯帶匪眾包潿並衝入會場猛烈射擊,袁等當場犧牲。 [1] 
參考資料
  • 1.    湖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湖北省志人物誌稿 第1卷,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08,第144-145頁
  • 2.    袁氏紅色革命之家  .湖北省襄陽市檔案館[引用日期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