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袁復榮

鎖定
袁復榮(1909年—1943年9月28日 [4]  ) ,曹縣人。抗日烈士。1928年至1931年,先後在河南洛陽和山東濟南上初、高中。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在曹縣西關小學,以教員身份為掩護,開展抗日救亡工作。1937年冬,任中共曹縣工委宣傳部長,曾組建巡迴話劇團,宣傳抗日救國。1938年夏,他深入基層,發展黨員,建立基層黨支部和農民互助組等抗日組織。 1939年2月,任曹縣縣委書記後,舉辦青年訓練班,主辦了《民聲報》 《新民主報》。1940年4月,中共魯西南地委成立後,任地委委員兼宣傳部長。1940年秋,領導了“紅三村”(曹樓、伊莊、劉崗)鬥爭。1942年6月,調任魯西南專署專員。1943年隨軍東征,擊退李仙洲部,開闢了曹東南革命根據地,使之與湖西根據地連成一片。 9月,在日軍秋季“掃蕩”中,他與魯西南軍分區司令員朱程率部挺進曹縣城西南王廠村黃河故道一線,遭敵人合擊,最後彈盡糧絕,壯烈犧牲。 [1] 
(資料圖來源: [3] 
中文名
袁復榮
出生日期
1909年
逝世日期
1943年9月28日 [4]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袁復榮人物簡介

袁復榮,1909年出生,山東省曹縣鄭莊鄉袁石莊人,魯西南抗日根據地創始人之一。在家鄉讀完小學後,1928年至1931年先後在洛陽、濟南讀書。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共青團,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共青團濟南市委委員、濟南讀書會負責人、中共曹縣特支宣傳委員、中共曹縣工委和曹縣縣委宣傳部長、中共曹縣縣委書記、中共魯西南地委宣傳部長、冀魯豫邊區魯西南專屬專員等職。1932年3月,他在濟南被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以煽動學潮、宣傳赤化的罪名逮捕入獄,1936年春經黨組織營救出獄。袁復榮出獄後,回到家鄉曹縣繼續堅持鬥爭,以在縣城西關小學教書作掩護,投入到抗日救亡的偉大革命鬥爭洪流之中。 [2] 

袁復榮相關事蹟

袁復榮事蹟一

1936年夏,袁復榮在曹縣東奔西走,以走親訪友的形式宣傳發動,終於組建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曹縣地方組織,發展隊員10多人。1937年10月下旬,日軍佔領平津後,沿京滬鐵路長驅直入,濟南乃至整個山東岌岌可危。這時,中共曹縣工委成立,袁復榮擔任工委宣傳部長。在中共曹縣工委的領導下,曹縣的抗日救亡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經過廣泛的宣傳發動,曹縣組織成立了以青年知識分子為骨幹的曹縣各界抗日救亡協會,根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原則,聯合各界愛國人士,不分階層、黨派、信仰,共同為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爭取全民抗戰勝利做出貢獻。不久,以王石村為代表的國民黨縣黨部頑固派找到袁復榮等人,以金錢為誘餌千方百計要求協會接受縣黨部的領導。袁復榮不為所動,嚴正指出:你們願意當亡國奴也就算了,怎麼能不讓羣眾起來抗日?任何人想要阻撓抗日救亡活動,都是得不到好下場的!袁復榮立場堅定,爭取到與會廣大羣眾的支持,弄得國民黨頑固派尷尬不堪。
不久,日軍佔領濟南,國民黨省、縣地方政府大小官員越過隴海路紛紛南逃,山東各地一時陷於無政府狀態。這時,曹縣地方愛國人士組建了臨時武裝——曹縣抗敵自衞團常備隊,併成立了政訓處,袁復榮擔任政訓員。任職期間,他一方面積極開展政治宣傳教育工作,努力做好對上層知名人士的統戰工作,擴大抗日力量;另一方面,組織一些人員分頭到各區、鄉,廣泛動員青年知識分子,籌建曹縣青年救國會,取代已比較鬆散的各界救亡協會,繼續深入開展抗日救國鬥爭。
1938年3月,曹縣青年救國會成立。在當地黨的正確領導下,這個青年組織表現活躍,顯示了它的強大生命力。1938年4月底,曹縣各界在台兒莊戰役祝捷大會上,青救會有組織地參加了這次大會。全體會員300餘人列隊入場,場面極為壯觀。會後,青救會員又列隊在大街上游行,大唱抗日歌曲,高呼抗日口號,引得許多青年都自發地參加了遊行隊伍,極大地激發了廣大羣眾的抗日熱情。 [2] 

袁復榮事蹟二

地處曹縣、考城、東明、菏澤、定陶5縣的邊界地區,是國民黨反動統治力量相對薄弱的地方。與此同時,共產黨員於子元、王石鈞、劉齊濱、程力夫、郭心齋、李子芳等一直在這裏從事革命活動,羣眾反抗壓迫的革命意識較強。1938年夏天,中共曹縣縣委決定兵分兩路開展工作,一路由沈建華、王健民、曾鳴等留在城內,進入國民黨曹縣動員委員會當幹事,繼續開展對上層人士的統戰工作;另一路由袁復榮帶領深入曹西北農村,深入開展羣眾工作。
袁復榮帶領一些同志深入到曹縣西北韓集、劉崗、郭小湖、安陵集一帶,建立農村基層支部,發展農村黨員,發動、組織農民羣眾,開展抗日鬥爭。到農村後,他們先把大家團結組織起來,組織成立了農民互助會,使反抗地主、豪紳壓迫的戰鬥更富組織性。後來,他們又以縣動員委員會的名義,號召組織農民救國會,公開打出抗日救國的旗幟。袁復榮平易近人,密切聯繫羣眾,很快便和羣眾打成一片。大家有話同他談,有什麼要求也願同他講。他走到哪裏,就和羣眾一塊吃住在哪裏。因他排行老二,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袁二哥”。袁復榮等還在有條件的村子裏開辦訓練班和夜校,大力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使廣大羣眾的思想覺悟很快得到了提高。
1938年10月,曹縣縣城淪陷,原來留在城裏工作的同志都撤到了曹西北的農村。
1939年1月中旬,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四旅代旅長楊得志和政治部主任崔田民率領兩個主力團來到曹縣西北地區。這時,中共曹縣縣委對國民黨曹縣縣長王貫一的統戰工作也取得了成效。王貫一因對國民黨頑固派李文齋(國民黨中央委員、山東省黨部常委)、李子儀(李文齋的弟弟)不滿而被趕出曹東南地區。隨後,他找袁復榮給他“搭橋”,請求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予以支援,爾後雙方互相配合,一舉消滅了李文齋、李子儀的抗敵自衞軍,曹縣東南地區重新回到了王貫一手中,我黨在這裏的工作局面也隨之打開。
1939年春,中共曹縣縣委的工作擴展到曹東南後,袁復榮把工作着重點也立即轉移到這一帶。首先,他抓緊做好對國民黨上層的統戰工作,連續多次召開了全縣文化教育界和地方知名人士參加的座談會,大力宣傳《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積極動員他們參加抗日。同時,他還通過地方黨組織和各地青年救國會,廣泛對農民羣眾進行發動。袁復榮以縣動委會的名義,在青堌集第四高級小學主持開辦了青年訓練班,組織招收了全縣近百人抗日青年知識分子參加訓練。袁復榮親自授課,細緻耐心地幫助大家學習,對重要問題反覆講解,直到大家弄清學懂為止。經過學習,學員們的思想覺悟有了較大的提高,大多數學員被吸收到黨的隊伍中來,為做好羣眾工作增添了一批新的骨幹力量。袁復榮還積極動員青年參加八路軍,幫助楊得志、崔浩田部由原來的兩個遊擊大隊發展到五個主力團,兵力超過1萬人。
在袁復榮的積極努力下,曹縣縣委也相繼建立了八路軍冀魯豫支隊青年挺進隊,曹西北革命老區日臻鞏固,曹東南新區呈現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全縣的抗日羣眾運動蓬勃開展起來。 [2] 

袁復榮事蹟三

1939年7月1日,中共魯西南地委在劉崗建立,袁復榮任地委委員兼宣傳部長。這年的下半年,日本侵略者集結大量兵力對根據地實行大“掃蕩”,國民黨頑固勢力積極推行“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政策,蓄意製造事端與摩擦,地方匪亂也接連不斷。袁復榮積極協助地委書記戴曉東,組織帶領羣眾,取得了反“掃蕩”鬥爭的一個又一個勝利,還平息了反動會道門的叛亂,魯西南抗日根據地不斷鞏固。
1940年8月,國民黨孫秉賢部、胡金泉部、王子魁部等6路頑軍得知八路軍主力部隊離開魯西南地區之後,就從四面八方以9000餘人的兵力對以安陵集為中心的根據地大舉進攻,妄圖蠶食、消滅這一根據地。根據地一天天縮小,最後只剩下劉崗、曹樓、伊莊三個村子和周圍三四華里的狹小地帶。為保障根據地的安全,在地委帶領下,三個村子各自組成了守寨指揮部,地委書記戴曉東和宣傳部長袁復榮率領地委機關大部分駐守伊莊,負責指揮全局。
敵人裝備精良,兵力眾多,而我們的隊伍總共不足300人,且裝備極差,彈藥缺乏。戴曉東、袁復榮仔細分析敵我情況,研究確定了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鬥爭策略。地委決定對敵人區別對待、各個擊破,同時廣泛動員羣眾,依靠羣眾開展反頑鬥爭。當時,“三村”人人皆兵,青壯年男子組成戰鬥隊,婦女和姊妹團、兒童團組成後勤隊,身體稍好的老年人也主動報名參加守寨隊、巡邏隊或後勤隊。大家聽從指揮部的統一指揮,戰鬥隊行動軍事化,集中住宿,日夜輪流站崗放哨。眾志成城的軍民,誓與“三村”共存亡。
為解“三村”之圍,冀魯豫軍政黨委派新三旅兩個團趕赴魯西南。王子魁得知八路軍主力開來,率部倉惶逃竄,其他各路頑軍也望風而逃。至此,長達5個月的“三村”保衞戰終於取得了勝利。時任八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楊得志在給三村軍民的親筆嘉獎信中讚道:“你們光榮的鬥爭,你們光榮的名字,將永遠留在魯西南人民心裏。” [2] 

袁復榮事蹟四

1941年夏,魯西南軍分區和抗日專員公署先後成立,菏澤、東明、考城、定陶等縣的抗日政權也都相繼建立起來,各級抗日救國聯合會及其所屬的各級羣眾團體、各級武委會和民兵自衞隊也建立了起來。1941年秋後,袁復榮調到冀魯豫邊區文聯工作。1942年5月,袁復榮又被調回魯西南地區,擔任專署專員,他在統一戰線工作、開展武裝鬥爭、減租減息和根據地建設等諸多方面傾盡全力,工作很有成效。 [2] 

袁復榮犧牲經過

1943年9月21日,日偽軍1萬多人從濟寧、徐州、新鄉等地出動,分10路對湖西、魯西南地區進行大規模“掃蕩”。袁復榮和魯西南軍分區司令員朱程,率部在曹縣南部黃河故道一線,開展反“掃蕩”鬥爭。9月28日,部隊轉移到王廠村,突遭日、偽軍合圍。袁復榮和朱程率民眾一團、騎兵連指戰員,從上午奮戰到黃昏,擊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子彈打光了,他們脱去上衣,赤臂揮舞大刀和敵人拼殺,但終因寡不敵眾,多次突圍均未成功。袁復榮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壯烈犧牲,年僅34歲。 [2] 

袁復榮後世紀念

為紀念他們的業績,1945年9月,在曹縣東南青 集設立復程縣(採用他們名字中的各一字)。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