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表面星蕨

鎖定
表面星蕨(Lepisorus superficialis (Blume) C. F. Zhao, R. Wei & X. C. Zhang)是水龍骨科瓦韋屬攀緣植物。根狀莖略成扁平形,疏生鱗片;鱗片淡棕褐色,闊披針形,頂端長漸尖,基部卵圓形,邊緣有疏齒,粗篩孔狀。
中文名
表面星蕨
拉丁學名
Lepisorus superficialis (Blume) C. F. Zhao, R. Wei & X. C. Zhang [4-5]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水龍骨科
亞    屬
瓦韋屬
表面星蕨

表面星蕨形態特徵

攀緣植物。根狀莖略成扁平形,疏生鱗片;鱗片淡棕褐色,闊披針形,頂端長漸尖,基部卵圓形,邊緣有疏齒,粗篩孔狀。葉遠生,相距約3釐米;葉柄長2-14釐米,兩側有狹翅,基部疏生鱗片;葉片披針形至狹長披針形,長10一35釐米,寬1.5-6.5釐米,頂端漸尖,基部急變狹成楔形並下延於葉柄兩側形成翅,葉緣全緣或略呈波狀;主脈兩面明顯,側脈不明顯,小脈網狀,網眼內有分叉的內藏小脈;葉厚紙質,兩面光滑。孢子囊羣圓形,小而密,散生於葉片下面中脈與葉片之間,呈不整齊的多行。孢子豆形,周壁具不規則褶皺。 [1] 
本種葉形和大小變化很大,是一個複雜的種羣,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 [2] 

表面星蕨生長環境

表面星生長於海拔200-2000米的林中、樹幹上或附生於岩石上。 [2] 

表面星蕨分佈範圍

表面星蕨產自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等省區。日本和越南也有分佈。 [2] 

表面星蕨相關類羣

江南星蕨 Microsorum fortunei (T. Moore) Ching
羽裂星蕨 Microsorum insigne (Blume) Copel.
膜葉星蕨 Microsorum membranaceum (D. Don) Ching
有翅星蕨 Microsorum pteropus (Blume) Copel.
星蕨 Microsorum punctatum (L.) Copel.
網脈星蕨 Microsorum reticulatum Ching ex L. Shi
廣葉星蕨 Microsorum steerei (Harr.) Ching
顯脈星蕨 Microsorum zippelii (Blume) Ching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