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表皮

鎖定
表皮位於皮膚最外層,為角化復層鱗狀上皮,由外胚層分化而來,皮膚附屬器藉此發生。表皮包括角質形成細胞、黑素細胞、朗格漢斯細胞及梅克爾細胞。表皮最重要的作用是形成機體的外部屏障,同時尚有吸收和免疫功能。
中文名
表皮
結    構
角質形成細胞、黑素細胞等
生理功能
屏障功能、吸收功能、免疫功能

目錄

表皮結構

1.角質形成細胞
是表皮的主要構成細胞,數量佔表皮細胞的80%以上,在分化過程中可產生角蛋白。角質形成細胞之間及其下層結構之間通過橋粒和半橋粒相連。根據分化階段和特點可將其分為五層,由內向外分別為基底層、棘層、顆粒層、透明層和角質層。
(1)基底層:位於表皮最底層,為單層柱狀細胞,與皮膚表面垂直,排列成柵欄狀。基底細胞為生髮層。基底細胞分裂週期約19天,新生的細胞從基底層進入棘層,逐漸上移到顆粒層頂端,此過程約需14天。到達角質層並脱落又需14天。因此,新生細胞由基底層至角質層脱落大約為28天,此即表皮更替時間;從開始形成新的角質形成細胞至角質層脱落約需47天,為表皮更新時間。
(2)棘細胞層:由4~8層多角形細胞組成。在組織切片中,本層細胞之間有許多胞質突起,形如棘狀,故名棘細胞。
(3)顆粒層:一般為2~4層扁平狀細胞。位於棘層上方,在角質層薄的部位由1~3層梭形或扁平細胞構成;而在角質層厚的部位如掌蹠,細胞可厚達10層。
(4)透明層:僅見於掌蹠的表皮中,位於顆粒層與角質層之間,由數層較扁平的細胞構成。
(5)角質層:位於皮膚最外層,由5~15層扁平無核的細胞組成。角質細胞無生物活性,含水僅約15%,胞質內充滿角質蛋白。角質細胞上下重疊排列,緊密結合成板層狀結構,非常堅韌,對物理、化學及微生物等外界刺激具有防護作用,構成人體重要的保護屏障。
2.黑素細胞
是合成與分泌黑素的細胞,佔基底細胞的4%~10%。面部、乳暈、腋窩及外生殖器部位數目較多。每個黑素細胞的樹枝狀胞質突與周圍大約36個角質形成細胞相連接,形成表皮黑素單位。黑素細胞通過樹枝狀突起將黑素顆粒輸送到基底細胞與毛基質細胞中。基底細胞中的黑素顆粒呈傘形聚集於胞核上部,對紫外線起到防護作用。
3.朗格漢斯細胞
源於骨髓,屬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細胞形態呈樹枝狀,多位於表皮棘層,約佔表皮細胞的4%。電鏡下見胞核呈分葉狀,胞質中有杵狀或網球拍狀的小體,又稱為Birbeck顆粒。朗格漢斯細胞具有吞噬功能,可識別、處理及呈遞抗原,參與免疫反應及同種異體移植的排斥反應,是一種具有重要功能的免疫細胞。
4.梅克爾細胞
位於基底細胞間,有絨毛狀胞質突。電鏡下可見胞內含有神經內分泌顆粒,被認為是一種皮膚神經內分泌細胞,與感覺神經纖維構成細胞軸突複合體,可能是一種觸覺感受器。

表皮生理功能

1.屏障功能
緻密的角質層可緩衝外來的機械性損傷;皮膚角質層細胞緊密排列,角質層含水量少,皮膚表面的弱酸性環境,還能機械性地抵禦微生物的侵入;表皮中的非角質細胞——黑素細胞分泌的黑色素能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起到光防護的作用。
2.吸收功能
皮膚主要通過三種途徑進行吸收:①角質層(主要途徑);②毛囊、皮脂腺;③汗孔。皮膚具有吸收外界物質的能力,也是經皮吸收皮膚局部用藥治療的生理基礎。
3.免疫功能
皮膚既是免疫反應的效應器官,又具有主動參與啓動和調節皮膚相關免疫反應的作用。皮膚中含有多種免疫細胞成分和免疫分子成分,表皮中的朗格漢斯細胞是一種重要的免疫細胞,能對侵入的外源性物質產生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