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視覺文化

(文化、藝術史研究方法)

鎖定
“視覺文化”(visual culture)是一個跨學科的概念,指以視覺為核心的文化研究方法。該研究方法“和個體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廣告、景觀、建築、照片、電影、繪畫、服飾——文化中的一切視覺手段相關,旨在通過藝術史、人類學、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方式研究世界及其關係” [1] 
中文名
視覺文化
外文名
visual culture
別    名
視覺研究
視覺文化研究

視覺文化概述

視覺文化研究是視覺研究與文化學研究的結合。視覺研究不同於人文學科中以文本為主的研究方式,具有跨學科的綜合性和聯繫能力,能夠吸取現有的領域和思想方法,用更新的方法、不同角度更明確地闡釋研究對象。視覺文化研究挑戰了人們以往對於文化的思考。當分析文化經驗和藝術實踐時,社會學和歷史學自身都是有用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在把文化簡化為文本“閲讀”的過程中忽視了大量的觀念、經驗和意義。視覺文化研究反對這種偏見,強調視覺性本身的重要性。儘管如此,視覺文化研究並不是把文本性放置在一邊,而是建立起文本性與視覺性、表演性、聽覺、觸覺等等多種藝術感知的對話。 [2] 

視覺文化歷史溯源

視覺研究與60年代晚期受馬克思主義和女性主義影響的“新藝術史”的出現同步。以克拉克(T.J. Clark)、諾克琳(Linda Nochlin) 和巴克桑德爾(Baxandall)為代表的一批學者開始關注日益興起的當代影像藝術。他們從符號學和心理分析學的角度入手,融合了文化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不再回避階級、性別和種族的問題。這種新的研究方法重視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大眾文化,關注再現、差異和權利。一方面顯示了視覺的重要性,一方面凸顯了文化實踐本身的重要性。
視覺文化這個詞彙最早出現於1972年巴克桑德爾(Michael Baxandall)的藝術史教材《15世紀意大利的繪畫和經歷》中。但是,直到90年代,視覺文化才作為一個新的學科出現。1995年,W. J. T. 米歇爾在芝加哥大學開設了關於視覺文化的課程。他把藝術史、文化學和文學理論中同時出現的一種新的視覺研究趨勢,稱為“圖像轉向 ”。
視覺文化研究發展迅猛,歐美國家大多數學院都設立了視覺文化研究專業。許多大學的傳統專業,如電影系,藝術史、文學和哲學系也都開始設立了這一新課程。但是在不同的學院和不同的國家,視覺文化研究所教授的內容並不相同。在有的學院中,視覺文化專業的研究對象主要是電影和新媒體,而有些則是藝術史和建築。普遍來説,英美的學者通常認為視覺文化擴充了傳統的藝術史、文學和電影研究的領域。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學者的視覺文化研究通常基於符號學、視覺傳達和哲學的研究模式。 [2] 

視覺文化關鍵概念

視覺文化圖像轉向

W.J.T.米歇爾 W.J.T.米歇爾
1992年,W.J.T.·米歇爾在《藝術論壇》中首次提出“圖像轉向” (pictorial turn)。米歇爾的“圖像轉向”是對“讀圖時代”圖像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以及理論研究的熱點的描述和反思。米歇爾認為它是20世紀人文科學與文化公共領域繼“語言學轉向”之後出現的新轉向。它一方面指人文科學學術視野發生了變化,圖像成為人文科學的中心話題,當然,這不是説圖像完全取代語言,而是強調人文科學開始重視圖像表徵;另一方面指在文化公共領域中,新的圖像生產技術製造了“圖像景觀”,並引發了人類對圖像的恐懼與抵制。縱觀20世紀,確實有許多研究者把目光聚焦於視覺性的生產、接受研究,創造了豐碩的理論成果,這些成果就是人文科學發生“圖像轉向”的可靠標誌。維特根斯坦、胡塞爾、海德格爾、本雅明、居伊·德波、福柯、羅蘭·巴特、利奧塔、馬丁·傑、鮑德里亞等人的研究推動了圖像理論的發展,而福柯對詞、物關係的闡釋已經德里達對語音中心主義的解構也影響了米歇爾對圖像與語言關係的思考。此外,20世紀文化公共領域中出現的對圖像的抵制,也被米歇爾看做是“圖像轉向”的症候。 [3] 

視覺文化視覺性

視覺性(visuality)凸顯的是視覺的社會特性。視覺文化研究強調,視覺作為人的一種感官,是高度社會化的,並不是自然而然的。視覺本身也是一個被建構的文化感官,並不存在“天真的眼光”或“自然的視線”。約翰·伯格有言:“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深受我們所知或我們所信仰之物的影響。” [4]  這就是所謂視覺性概念的深意所在,它揭示出人的視線乃是社會的、歷史的和文化的建構的產物。“視覺性”所涉及的就不只是視覺本身,而是深刻地關聯特定歷史階段的特定主體性及交互主體性的建構。 [5] 

視覺文化視覺中心主義與視界政體

視覺在場的形而上學可稱為“視覺中心主義” (ocular centrism)。進入20世紀之後,現代科學的變革、現代繪畫和現代藝術的革命、攝影術的出現、現代傳媒從技術到創意的日新月異,尤其是從電影、電視到商品廣告的影像文化向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全面滲透,視覺中心主義的全視機器已變成了日常生存中的一種夢魘式的存在,無所不在的看與無所不在的被看相互交織在一起,主體在無所遁形的可見性下成為了異形的傀儡。
哲學的“視覺中心主義” 傳統建立了一套以視覺性為標準的認知制度甚至價值秩序,一套用以建構從主體認知到社會控制的一系列文化規制的運作準則而形成了一個視覺性的實踐與生產系統。也就是馬丁·傑(Martin Jay)所謂的“視界政體”(scopic regime)。他以此指稱西方現代性進程中,一套圍繞“看”和“被看”的主客體關係建立起來的認知機制和價值秩序。即在視覺中心主義的思維下,視對象的在場與清楚呈現或者説對象的可見性為惟一可靠的參照,以類推的方式將視覺中心的等級二分延伸到認知活動以外的其他領域從而在可見與不可見,看與被看的辯證法中確立起一個嚴密的有關主體與客體、自我與他者、主動與受動的二分體系,並以類推的方式將這一二分體系運用於社會和文化實踐領域使其建制化。 [6] 
參考資料
  • 1.    Art Theory: Visual Culture  .Artshelp[引用日期2022-05-22]
  • 2.    邵亦楊.穿越後現代:當代西方視覺藝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 3.    鄭二利.米歇爾的“圖像轉向”理論解析.北京:文藝研究,2012年:30—31頁
  • 4.    John Berger.Ways of Seeing.New York:Penguin,1972:8
  • 5.    周憲.視覺建構、視覺表徵與視覺性.北京:文學評論,2017年:21頁
  • 6.    吳瓊.視覺性與視覺文化.北京:文藝研究,2007年:85—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