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衣往情深

鎖定
“衣往情深”公益項目是由希望義賣中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廢紡聯盟共同發起,鄭州晚報、京九晚報、洛陽晚報、汴梁晚報、濮陽網等多家愛心單位共同參與的公益項目。 [5] 
中文名
衣往情深
外文名
Clothing and quilts to help others

衣往情深項目簡介

希望義賣中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廢紡聯盟共同發起的公益項目
發展歷程 發展歷程

衣往情深工作方式

通過共建愛心益棧、鋪設捐物箱、開展捐贈活動,建立科學規範的廢舊衣物(紡織品)公益回收體系,解決大量廢舊衣物帶來的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等問題,將募集到的物資經過物資基地專業的分揀、清洗、烘乾、熨燙、消毒、打包整理後轉贈給貧困地區的希望小學、農村小學、以及貧困家庭等有需要的人羣;及其它循環利用工作。

衣往情深活動組織

截止2018年12月31日,進行省內山區轉贈114場,省外110餘場,轉贈衣物達80餘萬件,參與義工8500人,受益羣眾達30萬餘人,包括131所希望小學和鄉村小學的師生,以及大量進城務工人員,組織了對青海玉樹、西藏、四川、甘肅、貴州、新疆、陝西、廣西、雲南、河北、湖北、湖南、河南等多個省(自治區)的轉贈幫扶,樹立了公益典型,實現了良性循環,推動了行業規範,為生態環保和精準扶貧作出貢獻,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衣往情深項目活動

暑期社會實踐 暑期社會實踐
①連續3年聯合鄭州工程技術學院舉辦鄭州晚報“衣往情深”公益項目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走進104個社區開展義診、捐衣活動; [1] 
雷勵行動 雷勵行動
②連續2年舉辦鄭州晚報“衣往情深”公益項目高校雷鋒月“雷勵行動”通過捐衣活動,旨在提高在校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熱愛社會公益事業的品質,樹立正確的公益價值觀和環保價值觀,從身邊點滴做起,弘揚社會道德風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2] 
③連續6年聯合火車站區管委會組織“温暖回鄉路 共鑄留守情”春運首日衣物發放活動。
④2014年12月15-2015年2月13日,組織“重走長征路 暖冬萬里行”59天時間行走12999公里,跨越9個省(河南、湖北、湖南、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重慶、陝西),走訪50餘所貧困小學,轉贈衣物5萬餘件,覆蓋20000人。
⑤連續2年舉辦“衣路有你 ”舊衣物改造大賽,旨在通過高校在校生,利用不能轉贈的閒置衣物通過自身技能,改造成手工藝品或者展示品等,充分讓閒置物資循環利用,動員14所高校,42所團隊走進決賽。
⑥聯合鄭州澍青醫專、愛心企業開展“愛心助學”活動,資助2名貧困大學生。
⑦成為新絲路“因美而生 為美而來”第67屆世界小姐大賽河南賽區總決賽官方唯一公益平台。
活動
活動(5張)
⑧聯合中建七局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聯合5年開展“大愛中原 暖冬行動”愛心衣物進項目送工友活動。
⑨連續4年開展“廢舊衣物我先捐 綠色河南我先行”大型公益活動進社區活動,旨在通過文藝匯演,豐富社區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環保的公益意識。
【信息數據截止2018年底】

衣往情深執行標準

1、河南省地方標準
2017年11月23日河南省地方標準--《再利用紡織產品》 [3]  (DB41/T 1442-2017)正式出台,該標準是由“衣往情深”公益項目聯合鄭州晚報、希望義賣中心、河南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經過2年多的時間,2200多批次實驗的辛苦所得,該標準的出台,規範了我省二手衣物領域,使之有標可循、有標可遵,有標可檢、有標可查。
2、國家團體標準
2018年1月2日國家團體標準《捐贈用紡織品通用技術要求 [4]  (T/CNTAC 6-2018)正式出台。在河南省地方標準出台後,“衣往情深”公益項目聯合鄭州晚報、希望義賣中心、河南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等若干單位的努力下,又制定並出台了國家團體標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