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衡水湖

鎖定
衡水湖(即千頃窪蓄水工程,又名千頃窪水庫),分為東、西兩湖,原系衡水市與冀縣之間一大自然窪地,其範圍東臨鹽河故道,西至冀縣南良鄉,南到冀縣城關,北抵衡水城南滏陽河右堤,南北長約20公里,東西寬平均6公里,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 [10] 
中文名
衡水湖
地理位置
河北省衡水市、冀縣之間
面    積
120 km² [10] 

衡水湖形成原因

衡水湖由古黃河、古漳河、滹沱河、滏陽河等多條古河流在太行山東麓傾斜平原前緣的窪地積水而成,古代廣阿澤的一部分。早在漢魏時期,衡水湖就已聞名四方,在《漢志》《水經注》中均有記載,被稱為信澤、博廣池,1958年始稱衡水湖。 [6] 

衡水湖位置境域

衡水湖 衡水湖
衡水湖(即千頃窪蓄水工程,又名千頃窪水庫),分為東、西兩湖,原系衡水市與冀縣之間一大自然窪地,其範圍東臨鹽河故道,西至冀縣南良鄉,南到冀縣城關,北抵衡水城南滏陽河右堤,南北長約20公里,東西寬平均6公里,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湖底呈西高東低,西部高程10—20米,東部高程17.5—18米,周邊地面高程為22—23米,湖深3.5—4.0米。中有吳公渠穿過,排水入滏陽河。湖底湖岸均為粘質土,滲透性很小,是一天然良好蓄水窪地。 [10] 

衡水湖治理開發

據記載:過去這裏是“歲久堤壞,水無所出,夏秋潦水交集,則溢,汪洋數十里,甚為民患。春涸,不生五穀,盛產小鹽”。.
1958年,為發展農田灌溉,曾開挖冀碼渠,在湖中部修築西圍堤(即現在的中隔堤),從滏陽河碼頭李處引水,蓄水面積約60平方公里(包括現滏東排河以北部分),稱衡水湖蓄水工程。由於工程不配套,蓄水未能充分利用,長期高水位蓄水,造成湖外土地的沼澤化和次生鹽鹼化,故於1962年退水還耕。
1965年,開挖滏東排河,在大趙常村北橫穿衡水湖,湖區縮小到75平方公里。
同時修建大趙常退水閘。1972年,冀縣在東湖東南部建成小庫,由滏東排河經冀碼渠引水。1974年,衡水地區將原西圍堤擴建,建成千頃窪東窪蓄水工程(即東湖)。為擴充水源,於1975年一1976年在滏陽新河(冀縣西羨)和滏東排河(冀縣東羨),興建了引水樞紐,1977年擴建了西窪(即西湖),並修建了南尉遲(冀境)、前韓、王口(冀境)進水閘工程,1978年又擴建了冀碼渠進水閘和西湖北圍堤。1985年建了把運河水引入衡水湖的“衞一千”引水工程。衡水湖形成能引、能蓄、能灌、能排、能緩洪、能滯瀝的蓄水工程。最大蓄水量1.88億立方米,其中東湖1.23億立方米,西湖0.65億立方米,主要灌溉滏東排河以東和索瀘河以西的冀縣、衡水、武邑和棗強等地的80多萬畝耕地。1985年衡水地區和衡水市、冀縣,在組織有關方面進行調查研究、科學論證的基礎上,作出了以水產養殖為主,漁、牧、農、林、副綜合開發,養、種、灌、加(加工)、旅(旅遊)全面發展的衡水湖開發建設決定。計劃籌資500萬元,到20世紀末,把衡水湖建設成為具有較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綜合工程。 [10] 

衡水湖水系構成

滏東排河,系1965年冬至1966年春結合築滏陽新河右堤取土開挖的一條骨幹排水河道。1977年冬至1978年春又進行了擴挖。滏東排河在衡水境內上起鉅鹿鄉崔家莊經冀衡農場、大趙常、韓趙常、王許莊、善官、周言、北蘇閘、速流、索水口,於鄧莊鄉孫家莊入武邑縣。境內段長29公里,控制排水面積144.09平方公里。該河設計底寬67—70米,邊坡為1:4,河底高程(黃海)15.78—12.96米,縱坡為1:13000—1:8500,設計水位20.78一17.96米(黃海),設計流量為432—534立方米/秒。建節制閘1座,通過滏陽新河大堤侯莊穿堤涵洞與滏陽新河深槽、滏陽河相通,汛期可引水入千頃窪水庫,還可引千頃窪水入滏陽新河和滏陽河。右岸建有排水口8處,國家投資20萬元,以防汛期排水河道淤積。 [11] 
吳公渠,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直隸總督方觀承首開人工泄瀝渠道。專泄冀州海子(今千頃窪)之水。長60餘里,並建有閘涵工程相輔。嘉慶之季閘壞河淤。道光年間重加疏浚,費絀無成;光緒初年(1875年)知州李秉衡又加疏浚,也因經費不足而止。光緒九年(1883年)吳汝倫為冀州知州。於光緒十年二月循乾隆時方觀承故道重新開疏。十月恢復舊渠原貌;光緒十一年又對渠道加深。該年遭洪水,新渠得考驗,但尚不容大部瀝水暢通。到光緒十二年又擴挖。至此,該渠告成。終落規模為“廣七丈餘,底三丈二,深丈餘,堤高五尺厚倍之或三之。置橋八,於舊閘處設閘,閘高二丈四尺六寸”。起於冀縣南尉遲,經衡水南田、北田、侯店、杜村入滏。該渠修建後近20年,排瀝發揮極大效益。 [12] 

衡水湖簡介

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華北平原中南部的衡水市境內,東經115°27′45″-115°42′6″、北緯37°31′39″-37°42′18″之間,總面積163.65 [9]  平方公里。其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以內陸淡水濕地生態系統和國家I、II級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高貴的仙鶴、美麗的天鵝、靈巧的鷗鳥、輕盈的白鷺,翩翩起舞、悠然嬉戲,衡水湖是人間的仙境,鳥兒的樂園。
公元前602年,黃河決口改道,沖刷形成了一片窪地,常年積水,史稱“千頃窪”,面積120平方公里,其中深水面積19平方公里,碧波盪漾、漁歌唱晚,素有“北方江南”之稱。水源主要來自衞運河、黃河和長江水,可謂“容長江、黃河於一湖——衡水湖”。
衡水湖自然保護區不僅生物多樣性豐富、自然風光優美,而且文化底藴豐厚,源遠流長。位於衡水湖南岸的冀州古城建於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史有“天下分九州,冀州為首”之稱。漢城牆、明城牆、眾多漢古墓、石碑、李三娘石磨及竹林寺飛昇上天的許多傳説再現了衡水湖的自然、歷史、人文景觀,讓人無不感慨衡水湖的神奇與秀美。
衡水湖具有蓄洪防澇防旱、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降解環境污染等功能,它不但造福衡水人民,而且對調節周邊乃至京津地區的氣候、改善生態環境起到重要作用,她還是南水北調的調蓄水源地,為衡水及周邊地市提供飲用水和工農業用水,發揮着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其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巨大。
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獨特的自然景觀及保護對象的典型性、稀有性和特殊性,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01年11月4日,江澤民同志在衡水視察時,十分關心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和建設,做出重要指示:要搞好宣傳,把衡水湖這片濕地保護好。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都對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特別是衡水市委、市政府按照打造衡水市生態品牌、城市名片、帶動衡水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加強了湖區及其周邊環境的保護、建設和綜合治理,使生態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
衡水湖自然保護區位於環京津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黃河經濟協作區和東北亞經濟圈之中,處於方圓三百公里以內的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石家莊、太原、鄭州、濟南四個省會城市,26個地級市的假日經濟圈之內。其明顯的區位優勢、獨特的濕地資源、優美怡人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具有開展生態旅遊得天獨厚的先決條件。為此,按照保護—開發利用—保護良性循環的原則,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核心,以生態科普旅遊為特色,以實現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將通過實施西湖、滏陽新河灘地恢復濕地;利用南水北調,開闢新水域,擴大濕地面積;周邊建設水源涵養林、改善生態環境;挖掘開發歷史人文資源、加快生態旅遊基礎設施、生態服務區建設;加大核心區、緩衝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促進實驗區和示範區生態科普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使衡水湖自然保護區成為一個環境優美、資源保護、居民樂業、經濟發達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具有濕地保護和經濟發展、實現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國內外濕地保護的示範區。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秀麗風姿,迷人的笑靨喜迎國內外朋友的到來。

衡水湖歷史文化

衡水湖曾屬古冀州管轄。《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後,劃華夏為“九州”,冀為“九州之首”。西漢至宋,冀州古城為州、郡、縣三級治所,是京畿南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至今,衡水湖畔還存有古城牆遺址。漢光武帝劉秀,逃亡中於冀州之信都,得到太守任光的擁戴,以此為根據地,招募軍隊,平定河北,繼而平定天下,建立了東漢。兩漢劉氏子孫20餘人封侯於此。東漢盧植《冀州風土記》稱:“冀州,聖賢之泉藪,帝王之舊地。”並且“生居此地,沒即葬焉”。
衡水湖厚重的歷史底藴孕育了深厚的文化積澱,孕育了西漢大哲學家、儒家學派一代宗師董仲舒,輔佐漢王朝開創“文景之治”的女政治家竇太后,北燕傑出女改革家馮太后,東漢“藥王”邳彤,“頭懸樑、自勤苦”孫敬,佛教“釋”姓創始人釋道安等帝王將相、博學鴻儒。“侯店毛筆”、“內畫”等獨具特色、廣為人知。 [6] 

衡水湖生態環境

景區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稟賦,衡水湖作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華北內陸地區惟一保持水域、沼澤、灘塗、草甸和林地等完整的內陸濕地生態系統,湖區面積75平方公里,蓄水能力1.88億立方米。
衡水湖濕地位於京津冀的生態敏感地帶,在抵禦洪水、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維護京津冀生態安全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衡水湖是聯結印度洋、南亞大陸、東亞和西伯利亞生物多樣性的中心點,是北温帶野生動植物的聚集地,其獨特的水文、土壤和氣候提供了複雜且完善的動植物羣落,目前,已發現植物594種、昆蟲757種、魚類45種、兩棲爬行類17種、哺乳類20種,浮游植物324種,浮游動物75種,底棲動物95種。
在全球9條國際候鳥遷徙路線中,衡水湖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的中心部位,是數百萬只候鳥重要的停歇地、中轉站和密集交匯區。每年大量的遷徙鳥類經過衡水湖,羣鳥翱翔,形成了“鳥浪”景觀,持續時間長達3個月,最大“鳥浪”種羣數量達1萬餘隻。現已觀測到鳥類332種,其中,丹頂鶴、白鶴、黑鸛、金雕、白肩雕、大鴇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20種,大天鵝、小天鵝、灰鶴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63種。2017年3月,國內外專家在衡水湖一次觀測到308只青頭潛鴨,是當時世界已知的最大種羣。青頭潛鴨是世界極危物種,全球不足1000只,數量比大熊貓還要稀少。
因此專家指出“衡水湖比南方水鄉任何一塊濕地都更為珍貴”,素有“京津冀最美濕地”、“東亞藍寶石”、“華北之腎”等美譽。 [7] 

衡水湖衡水湖特色產品

[4]  1.衡水湖烤鴨蛋
衡水湖烤鴨蛋是衡水湖特產,散養鴨子下的蛋,營養價值高於普通鴨子的好幾倍,黃泥醃製,慢火烤製出來的純天然無添加劑的烤鴨蛋,蛋黃通過烤制油脂被逼出,蛋清則透出烤制的焦香味,也是流油的蛋黃,蛋黃綿密軟糯,蛋白也挺嫩的,吃起來味道很不錯。
2.衡水湖全魚宴
衡水湖全魚宴 ,是衡水境內一種非常有名的特色美食。衡水湖全魚宴主要以魚為主要原料製作成的多道菜品,其中部分魚菜是吃魚不見魚。主要採用了多種刀工和烹調方法,從造型到口味、色調都不相同。還有因材施藝,物盡其用。以炒魚片兒為例,主要是用魚背,這裏肉肥而嫩,魚頭則做魚湯了,成為名副其實的一魚兩做。當地最擅長的烹飪方式就是講究原汁原味,以烹製鮮活見長,原料豐富,口味清淡。不論哪一種菜品都十分受歡迎,一直以來都有很多食客聞名前來品嚐。
3.冀州曹記驢肉
冀州曹記驢肉,是衡水境內冀州區的一種傳統美食,至今已有二百餘年曆史。曹記驢肉製作工藝非常考究,主要以新鮮優質驢肉為原料,配以多種名貴香料,然後放進鍋裏慢火煮十幾小時而成。食用時搭配一些特製蘸料,口感富含蛋白,酥爛易嚼,味道鮮美,一直都遠近聞名。據傳,冀州曹記驢肉發端於咸豐年間北京鮮魚口,曹記驢肉傳到第三代曹建功時,他通過探索,加入數味中藥,除去了驢肉性中的寒涼,做得肉質酥爛、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味道醇厚、鹹香可口,食後對身體有滋補功效。三十年代中期,他二子曹福堂和三子曹立海去天津發展,開了一家冀州榮祥曹記飯店,主營曹記驢肉、冀州燜餅和炒菜,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裏,冀州曹記驢肉載譽津門,名播全國。
4.老景官燒雞
老景官燒雞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經過熬煮吊湯、盤雞出型、抹蜜晾皮、油炸上色等八道工序製成,用百年老湯加以花椒、八角、小茴香、白芷等十餘種香料,經過文武之火滷煮。香濃透骨、表皮色澤金黃透紅、雞肉紋理清晰鬆軟適口,香而不膩。
5.侯店毛筆
侯店毛筆選材精良,有“宮廷御筆”“南毫北狼”等稱號。筆尖選材有黃狼尾、香狸尾、石獾毛、南山羊毛、牛耳毛等,經過漫、拔、胼、連、合等工序製成,墨多不滴,行筆暢而不滯。
6.冀派內畫
冀派內畫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將國畫中的工筆“撕毛法”引入鼻煙壺內畫,被譽為“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勢”,這種技法還被用在水晶球、香水瓶、酒具、茶具等多種工藝品上,成品造型精美,極具收藏價值。
7.衡水老白乾
老白乾傳承千年,口感甘洌清雅。其釀酒工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915年,衡水老白乾代表中國白酒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甲等金獎;2010年,國際信息發展組織授予衡水老白乾“千年金獎”稱號;2018年在世界烈酒大賽攬獲雙金獎及全場最佳;2019年獲得全球四大質量獎之一的全國質量獎;2020年斬獲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會特級金獎。
8.荷花製品
產自衡水湖的荷葉茶、蓮子等。中醫藥學界普遍認為:蓮芯及荷葉具有清心火、平肝火、瀉脾火、降肺火的功效。“荷葉減肥,令人瘦劣”,荷葉自古就被奉為瘦身的佳品。
9.鐵鍋燉魚
現撈新鮮草魚,以燒柴為主,放上秘製“魚醬”,摞一屜暄乎乎的大花捲,蓋上蓋在灶台鐵鍋裏文火慢燉,隨着鍋蓋的掀開,一股混合着濃烈香味的熱氣撲面而來。嘗一口,魚肉鮮香入味,豆腐糯軟爽滑! [8] 

衡水湖榮譽

2000年7月13日,經省政府研究,同意建立河北省衡水湖濕地和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2年10月,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
2003年6月,晉升為“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3年12月被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省科學技術協會、省教育廳聯合命名為“河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2004年5月被省委宣傳部、省婦聯、團省委、省教育廳、省環保局、省廣電局命名為“河北省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基地”。
2004年6月,被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2004年7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衡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基地”。
2004年9月被省保護母親河領導小組命名為“河北省青少年生態環境教育基地”。
2005年國務院批准的《濕地保護計劃工程》中,將衡水湖列為“國家重點投資的自然保護區”。
2005年10月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確定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
2005年國家林業局正式向聯合國申報把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為國際重要濕地。
2005年實施的“引嶽入衡”工程開創了湖水水質歷年最優、水位高程歷年之最。
2005年全年到湖旅遊人數突破2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2013年,獲得“國家4A級旅遊景區”稱號 [5] 
2016年1月,榮獲“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稱號 [3] 
2021年,獲評省級文明旅遊示範單位。 [2] 
2021年11月,獲評國家級文明旅遊示範單位。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