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行雲流水

(漢語成語)

鎖定
行雲流水(拼音xíng yún liú shuǐ)是一則來源於中國古代文人作品的漢語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宋· 蘇軾《答謝民師推官書》。 [1] 
行雲流水的意思是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約束,就像漂浮着的雲和流動着的水一樣;在句中通常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1] 
中文名
行雲流水
拼    音
xíng yún liú shuǐ
近義詞
無拘無束揮灑自如
反義詞
矯揉造作
出    處
宋·蘇軾《答謝民師推官書》
注音字母
ㄒㄧㄥˊ ㄧㄨㄣˊ ㄌㄧㄨˊ ㄕㄨㄟˇ
語法結構
聯合式
成語用法
在句中通常作賓語、定語

行雲流水成語出處

宋·蘇軾《答謝民師推官書》:“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 [1] 
後世據此總結出成語“行雲流水”。 [1] 

行雲流水成語典故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他學識淵博,平易近人,很多仰慕他才學的人經常向他請教,他都能耐心地一一作答。他每到一地做官,都能為百姓辦很多好事。因此每當他離任時,百姓都要把他送出很遠。但他性情耿直,因直言敢諫,多次被貶官。他被貶到儋州,又往內地遷調時,途中路過廣州。當時在廣東做官的謝民師見大文豪來到了自己的管轄地,不願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求教機會,便把平日所寫的詩文都拿出來向蘇軾請教,並多次到蘇軾的寓所內與他探討學問。兩人相處時間雖然不長,卻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蘇軾離開廣州時,留了一封信給謝師民。在這封信裏,蘇軾先是説了一些感謝的話,然後談了自己有關文學創作的主張。他説:寫文章不要做作,要像行雲流水那樣自然。文章本無定式,覺得非寫不可就寫,寫完了要説的話就應停筆。 [2] 

行雲流水成語寓意

蘇軾的話告訴人們,文章重在“辭達”,不要太在乎咬文嚼字,追求詞藻。真正的好文章當如行雲流水,給人以啓迪,給人以美感。他反對矯揉造作和裝飾雕琢,並把這一切提升到了某種透徹了悟的哲理高度。寫文章應該如行雲流水,原本無固定的形式,但當行則行,當止則止,文理毫不做作,結構自然,千姿百態,舒捲自如。文風行水渙,水氣升騰於天則凝為雲,天上雲飄行,與地下水流動相映成趣,形成生動的自然景觀。當作家的文心與自然相契合時,亦應如此。行雲流水般曠達的文心有嘯傲江湖、遺世獨立的消極色彩,而且還具有追求人生適意的傾向,不符合社會倫理道德的理性規範,易使人放縱走作而不嚴肅,但若就藝術審美活動而言,它能解放人的感覺,使個人的精神意識超越於物我之上,具有與天地並立、與萬物為一的思維品格。 [3-4] 

行雲流水成語用法

行雲流水成文用法

行雲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約束,就像漂浮着的雲和流動着的水一樣;在句中通常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1] 

行雲流水運用示例

宋·鄭樵《漫興·其四》:“人生行雲流水,處世運甕搬柴。” [5] 
宋·陳造謝襄陽陶宰惠靖節先生編年大本》:“百篇昭昭揭日月,行雲流水無定姿。” [6] 
元·許有壬《沁園春》:“致行雲流水,雖違高古,亦無浮麗,更有佳人。” [8] 
現代·茅盾《〈力原〉讀後感》:“結構如行雲流水,層次分明,先後呼應。 ”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