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行知實驗中學

鎖定
行知實驗中學,學校佔地39123平方米,建築面積18324平方米,綠化覆蓋面積達43%。校舍嶄新寬敞,環境舒適幽雅,設施比較齊全。現有初、高中32個教學班,學生約1500人,教職工130人,其中,中高級職稱教師佔教師總數64%,具有一定的辦學規模及較強的師資力量。 [1] 
中文名
行知實驗中學
創辦人
陶行知先生
類    別
中學
重建時間
1993年

行知實驗中學學校簡介

上海行知實驗中學是陶行知先生創辦,於1993年重建的一所完全中學。校址系陶行知先生創辦的育才學校舊址。原國務委員張勁夫題寫了校名。
1996年以來,根據大場陶行知教育思想實驗區的總體部署;學校通過教育定位,落實多種管理與激勵條例,德育為先,諸育並舉,全方位地實驗陶行知教育思想。學校教師團結一致,同心協力,優化教育環境,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致力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致力於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學校的社會聲譽不斷提升,辦學成效日益提高。連續多年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穩中有升。學校被評為“上海市花園單位”和“上海市軍民共建先進單位”、“上海市陶研會實驗基地”等。高考升學率連續9年達90%以上,保持在寶山區好的層面上,為社區、為家長、為學生提供了優質的基礎教育服務。歷屆有學生考取了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交通大學、中山大學等名校,贏得了社會的普遍認同。
2006年元月,學校通過了區教育督導室的發展性督導評估。督導室對學校近幾年來在制度建設,隊伍建設、辦學質量、課程建設和教育科研、校園文化諸方面取得的長足進步給予了充分肯定。
行知實驗中學

行知實驗中學教學設備

學校擁有直播室、電腦房、實驗室、音樂室、美術室、運動場、體育館、圖書館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

行知實驗中學師資力量

陶行知像 陶行知像
教職工近130人,其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約佔70%。學校始終堅持師資是第一資源。為不同層次的教師搭建施展才華的舞台,全面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師資隊伍。更有一批市區優秀園丁、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等骨幹教師引領學校教育教學。
學校擁有一支由骨幹領銜與支撐的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教學實踐能力強,年齡和職稱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專任教師108人,其中中高級職稱87人。更有一批市區優秀園丁、名師後備、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等骨幹教師引領學校教育教學發展。 [1] 

行知實驗中學教育宗旨

辦公樓 辦公樓
學習陶行知是該校的教育優勢和傳統項目。校園內陶行知親手栽種的挺拔的廣玉蘭、陶行知曾居住過的四合院及佈置在廳室的珍貴圖片,成為對在校學生進行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的財富。新生和新教師剛進校時,上的第一課便是領略陶行知的風采。校長孫鴻俊認為,陶行知一生忠實履行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一根草去”的人生準則,是培養一代新人所必備的品質。學校引導學生飲水思源不忘本,立德樹人揚新風,結合學校“真人教育”的文化內涵,探求“真知”、感悟“真情”、品味“真趣”、塑造“真人”,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辦事,在道德、知識、技能、心態等方面健康成長。為了更好地傳播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學校通過“小陶子”紅領巾社團講解員培訓和組織學生社會實踐等途徑,豐富學習陶行知的實踐活動。“小陶子”們三人一組,在校外輔導員的指導下,反覆進行講解訓練,精益求精。全校師生參觀“陶行知事蹟流動展”時,就由這些“小陶子”們作現場講解。該校還在每年清明節夕舉行清明紀念陶行知活動,陶行知的嫡孫陶育民、曾孫陶侃與全校師生共同緬懷這位偉大的教育家。
通過學習陶行知,也讓老師掂出了工作的分量。陶行知曾孫陶侃老師,繼承太爺爺遺志,主動報考上海師範大學,畢業後就投身於太爺爺創辦的行知實驗中學。他説:“作為教師,我們更要繼承陶行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的教育思想,教人求真追求真知,讓我們所有行實教師用‘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操來澆灌行實之花。我們更應該瞭解每一位學生,充分了解了每一位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心理特徵,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

行知實驗中學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實驗行知 求真創造
校訓:文明、團結、求真、進取
校風:自強、博愛、創新、和諧
學風:勤奮、善學、誠實、自律
教風:嚴謹、務實、敬業、奉獻 [1] 

行知實驗中學學校榮譽

教學樓 教學樓
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中學生行為規範示範校、上海市普教系統十大校園文化新景觀、上海市綠化先進單位、上海市花園單位、上海市軍民共建先進單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上海市紅旗大隊、上海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上海市教育系統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學校、“十二·五”上海市優秀家長學校、上海市陽光體育活動優秀組織獎等。學校被命名為全國推行學習型家庭實驗基地、中國陶行知研究實驗學校、上海市陶研會實驗基地、“十二·五”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實驗基地、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實習基地、上海體育學院教育實習基地、全國地理科普教育基地等。並在2012年被《上海教育》推介為大華地區“家門口的好學校”。
學生在市區級以上的學科競賽、市創新大賽、藝體科技類大賽中,捷報頻傳,初高中均在我校就讀的丁盛豪同學獲得2013年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稱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