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行星的視運動

鎖定
行星的視運動,行星的空間運動在天球上的投影。 [1] 
中文名
行星的視運動
學    科
天文學
自古以來,天文學家用順行、逆行、留、衝、合、方照、大距等術語描述視運動的特徵和方位。由於行星繞日軌道的共面性,它們在天球上的運行軌跡都在黃道附近,沿黃道移動,將自西向東的運動稱為“順行”,將自東向西的運動叫作“逆行”。由順行轉為逆行或逆行轉為順行的時刻,位置短暫不動,稱為“留”。將看到行星和太陽的黃經相同的現象叫作合。將看到行星和太陽的黃經相差180°的現象稱為“衝日”,簡稱“衝”。內行星和太陽的黃經相差90°時叫作方照。內行星的距角達到最大時的位置稱為大距(圖1)。內行星相對於太陽的視運動 太陽西下後,出現在西天太陽之東的行星,稱為昏星。內行星逐日向東運行,達到與太陽的角距離最大,此時的“大距”叫作“東大距”。隨後,角距逐日減小,達到“合”。此時的“合”叫作“下合”。之後,逐日向西運行,在太陽東昇前,出現在東天太陽之東,稱為晨星。接着內行星繼續西行,又達到與太陽的最大角距離,此時的“大距”叫作“西大距”。“下合”之前的那次“合”叫作“上合”。連續兩次“合”的時間間隔稱為“會合週期”。在一個會合週期中,內行星的視運動可歸結為:上合(行星不得見)→東大距(昏星)→下合(行星不得見)→西大距(晨星)→上合(行星不得見)。水星大距時和太陽的角距離為18°~28°;金星大距的角距離為45°~48°。外行星相對於太陽的視運動 行星和太陽的黃經相同時,稱為“合”。因為外行星不可能運行到太陽和地球的軌道之間,所以不會有“下合”,只有“上合”,它就是“合”。“合”之後行星西行,黎明前出現在東天,是為晨星。之後,與太陽的角距離逐日增加,東昇的時間逐日提早。當與太陽的黃經相差90°時,叫作“西方照”。此刻,當太陽東昇時,行星呈現在天空正南。以後,行星繼續西行,與太陽的角距離持續增大。當二者黃經相差180°時,叫作“衝”。此時,太陽一落山行星即出現在東天,是為昏星,整夜可見。“衝”之後,二者角距離逐日增加,行星從太陽之東接近太陽。當行星和太陽的角距離從180°減到90°時,叫作“東方照”。此時,太陽一西下行星即出現在南方天空。以後,繼續從太陽之東接近太陽,當二者黃經再次相同時,又是“合”。連續兩次”合”的時間間隔稱為“會合週期”。在一個會合週期中,外行星的視運動可歸結為:合(行星不得見)→西方照(子夜升起,逐日提早)→衝(整夜可見)→東方照(子夜落山,逐日提早)→合(行星不得見)(圖2)。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