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行思

(唐佛教禪宗高僧)

鎖定
行思(671~740),又名青原行思,俗姓劉,廬陵(江西吉安)人。唐代佛教禪宗高僧。
住吉安青原山淨居寺,四方禪客雲集。世稱青原行思。惠能大師門下首座,後弘法于吉安市青原山淨居寺,為六祖下弘傳最盛的兩大法嗣之一,其後出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三大宗支。
別    名
青原行思
所處時代
唐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吉州安城
出生日期
671年
逝世日期
740年
本    名
行思
俗    姓

行思簡介

行思(671-740),唐代著名禪師,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嚴田鎮龍雲下村人。 [1]  俗姓劉,相傳他系漢長沙王之後裔。行思與菏澤神會、南陽慧忠、永嘉玄覺南嶽懷讓並列為六祖惠能大師座下五大弟子。
青原行思禪師 青原行思禪師
禪宗南宗分為懷讓的南嶽和行思的青原兩大法系,兩大法系又衍化出五個宗派,合稱“禪宗五家”,其中曹洞、雲門、法眼三家屬青原法系。曹洞宗以宜豐洞山、宜黃曹山為基地,日見興旺,長期流傳,影響及於國外。五代時傳入朝鮮,南宋時傳至日本。唐僖宗諡為弘濟禪師,塔曰歸真。

行思身世

青原行思
行思俗劉氏,遠祖昔高帝。
唐時出廬陵,幼歲着緇衣。
隨手倒插荊,靈地養荊青。
六祖傳新法,七祖得心印。
開堂三十載,四方禪客來。
希遷尋師至,下衍三宗開。
昭宗賜號諡,弘濟尊大師。
廬陵問米價,佛法説如斯。
———四方方雲 詩文
中國禪宗發展到唐代,如日中天,六祖惠能大師門下湧現出青原行思、南嶽懷讓、荷澤神會、南陽慧忠、永嘉玄覺五位傑出弟子,其中,以青原行思和南嶽懷讓為最。
青原行思的生卒年、家世和籍貫,歷代佛教史籍卻語焉不詳。南宋釋普濟(1179—1253)所撰之《五燈會元·行思傳》僅謂其為“吉州安成人”,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陰曆十二月十三日(741年1月)在江西省青原山淨居寺“升堂告眾,跏趺而逝,塔真身於寺”,唐僖宗李儇乾符年間(874—879)諡號“弘濟禪師,歸真之塔”。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之《中國佛教》則謂其為“廬陵吉安縣人”。至於其生年、家世和確切籍貫,則無一提及,遂成千古疑案,不能不説是一大憾事!筆者有鑑於此,在江西吉安市一摯友的協助下,前往青原山淨居寺、安福縣(即古安成)嚴田鄉實地考察,並至吉安市圖書館查閲史籍,終於弄清了青原行思的生年應為唐高宗李治咸亨元年——咸亨四年,即公元670年—673年。卒年應為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六年(開元二十九年),即公元738年—741年;世壽六十八歲。其遠祖為西漢長沙定王劉發(或楚元王劉交)。其故里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平都鎮西北三十公里之嚴田鄉龍雲下劉村。相傳行思幼時頭長癩痢,小名“劉癩痢”。又因其智慧超羣,料事如神,有未卜先知之能,鄉人皆贊其是“劉半仙”。至今在嚴田一帶仍流傳着劉癩痢的傳奇故事。
生卒年:
在吉安市青原山淨居古剎內,有一尊鑄於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的大銅鐘,其上的《青原淨居禪寺鐘銘》有這樣一段文字:“東土七祖慈應禪師,族出安成劉氏,唐開元二十六年于山趺化。”吉安市圖書館所藏之清初康熙八年(1669)青原山淨居寺住持笑峯大然編纂刊印之《青原山志略·卷六》第26頁載有肖發生所撰之《青原遺碑記》,謂:“天寶六載(747)碑略曰:七祖,長沙定王(劉)發後,得旨曹溪,遂住青原。開元二十六載(坐)化,壽六十八。”
綜合這兩段史料的記載,皆言青原行思卒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青原遺碑略記》更明言其享壽六十八,則依此推之,其生年應為唐咸亨元年(670)。《略記》中還披露了這樣一個信息,即青原山唐代遺碑立於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六年(747),距行思辭世僅九年,故其記載應是可信的。如此,青原行思的生卒年便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即公元670—738年。若按釋普濟《五燈會元·行思傳》的記載,行思卒於唐開元二十八年(741),則其生年應為咸亨四年(673)。
家世和籍貫:
《青原山淨居禪寺鐘銘》雲:“東土七祖慈應禪師,族出安成劉氏”。古代的安成即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安福置縣肇始於西漢,初名安平縣。東漢時期,更名平都縣。隋代(581—618)廢郡置安復縣。唐高祖李淵武德年間(約621年)改名安福縣,遂相沿至今,垂一千四百年矣。縣城為平都鎮。據南朝梁代沈約(441—513)所撰《宋書·二十六·州郡》載:三國時期吳國末帝孫皓寶鼎二年(267),分豫章、廬陵、長沙等郡設置安成郡,治所即設平都縣(今安福縣嚴田鎮橫屋村一帶),下轄平都、永新、安成、新渝、宜春、萍鄉等七縣。
吉安市圖書館所藏之康熙八年《青原山志略·卷六》第26頁所載之肖發生撰《青原遺碑略記》雲:“天寶六載碑略曰:七祖,漢長沙定王(劉)發後(裔)。”查東漢班固所撰《漢書·十四·諸侯王表》,上面列劉發為西漢景帝劉啓之子,於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被立為長沙定王。《漢書·十五·王子侯表》列長沙定王之子劉蒼、劉成於漢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分別被封為豫章郡安成思侯、宜春侯。
至此,青原行思為長沙定王劉發後裔,答案似乎已經很明確了。但筆者進一步追根溯源,卻又發現了一些問題。
原來,筆者有一摯友劉某,祖籍安福縣西北的嚴田鄉龍雲下劉村。該村距平都鎮三十公里,為縣內劉姓聚居地。村中的劉氏祠堂,是一座三進的磚木結構建築物。後進專設一間房供奉七祖神位,人稱“七仙間”,房內存放着族譜。可惜的是,祠堂不幸於1988年被大火燒燬,僅餘外磚牆。祠堂大門對聯曰“公侯將相府,忠臣學士家”,顯示着其祖先的煌煌業績。村莊東部,為行思一族的聚居地,亦即行思的誕生地。蒼蒼古樹掩映下的“篤公祠”,即是行思一族的祠堂。
在劉某的大力協助下,筆者得以查閲民國三十六年(1947)纂修之《笪橋劉氏宗譜·列傳第二》,上面記載:行思的遠祖遷居安福縣城北笪橋,始於東晉安城太守劉遐。傳雲:“(劉)遐(一作‘瑕’),西洛(今洛陽)人,楚元王(劉)交後也,仕晉為安成(城)太守。任滿,留居安成(城)笪橋,遂家焉。子孫繁衍,是為笪橋劉氏始祖。”值得注意的是,這裏所説的劉氏始祖不是長沙定王劉發,而是楚元王劉交。考《漢書·十四·諸侯王表》,上列“楚元王(劉)交,高帝劉邦)弟”,其孫於漢景帝三年(前154年)謀反被誅,遂無後嗣。當然,不嗣王位的後裔不盡被誅而繁衍下來,也有可能。但青原行思的遠祖究竟是長沙定王劉發還是楚元王劉交,因無確切的史料,目前尚無從考證。不過青原行思為漢朝宗室之後,則是不爭的事實。
《笪橋劉氏宗譜·列傳第二》敍述青原行思的遠祖劉喬:“(劉)喬,字子高,安成公(指劉遐)五世孫也,為南(朝劉)宋安成王右常侍,以賢能着聲。沒(歿),江淹(444—505)銘其墓。”
《笪橋劉氏宗譜·列傳第二》述青原行思的祖父劉延:“(劉)延,字延年,安成公十世孫,仕隋為吏部尚書(員外)郎。及煬帝遇害(大業十四年江都政變,禁軍將領宇文化及等煽動兵變弒逆隋煬帝於江都宮中),棄官歸笪橋,徙龍雲下村,不復出,德化鄉里。已而立祠於煬岡之上,肖煬帝像祀之,不忘所事也。後人高其義,並塑其像於側,世奉香火,遂以為守土之神。子二,(劉)銓、(劉)錫。(劉)銓子二,(劉)行忠、(劉)行恕。(劉)行忠為唐秦州道行軍副總管。(劉)行恕娶姚丞相崇(姚崇,651—721,唐開元時期的著名丞相)女,生(劉)忱,登唐廣德甲辰(764年)進士第,官至監察御史。(劉)錫子二,(劉)行志、(劉)行思。(劉)行思出家,(諡)號弘濟禪師。”
《笪橋劉氏宗譜·列傳第二》綜合舊族譜和《吉安府志》有關青原行思的史料敍述道:“弘濟禪師,名行思,出安成下村劉氏,隋尚書員外郎(劉)延之孫也。聞曹溪六祖法席盛化,徑往參禮。遂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六)祖問:‘汝曾作麼生來?’(行)思答曰:‘聖諦亦不為。’(六)祖曰:‘落何階級?’(行思)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六)祖深器之,令師首眾。一日,(六)祖謂(行思)曰:‘汝當分化一方。’師既得法,遂回吉州,住青原山淨居寺,弘法紹化,大闡禪宗,至今凡身猶存,塔曰‘歸真’。”
與青原行思同村的村民還取出一冊他們珍藏的清末民初編纂的《安成下村龍雲劉氏民房敬宗堂譜》殘本,那上面所記載的“十世祖(劉)延”的史料,與《笪橋劉氏宗譜·列傳第二》所述完全一致,皆謂青原行思為劉延之孫。
還有一村民取出其珍藏的清末民初的手抄本《安成龍雲劉氏三村一源世系四字經》,那上面也有劉忱“官至御史,唐朝建勳;忱叔行思,青原為仙;名曰七祖,肉身昭然”之類的字句。
綜上所述,可以認定:青原行思禪師為西漢王朝宗室後裔,其故里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城西北三十公里之嚴田鄉龍雲下劉村。
從《笪橋劉氏宗譜·列傳第二》等譜系史料看,青原行思幼年出家後,並未改變俗名,而是沿用族譜上的“行”字輩“行思”作法名。至於法號,《青原淨居禪寺鐘銘》則謂為“慈應”。他受具足戒後,前往廣東韶關曹溪南華寺,參禮六祖惠能大師(638—713),問答如前述。惠能很器重他,列為上首弟子。一天,惠能對他説:“從上衣法雙行,師資遞授;衣以表信,法乃傳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來,遭此多難,況乎後代,爭競必多。衣即留鎮山門,汝當分化一方,毋令斷絕。”行思既得法,遂奉師命弘化一方,回吉州青原山安隱寺駐錫。安隱寺始建於唐中宗李顯神龍元年(705),他在此地開堂説法,招納徒眾,四方禪僧,聞風來集,青原山遂成為著名的南派禪宗道場。特別是六祖惠能大師於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圓寂後,曹溪僧眾多慕名來青原山依止行思,其中著名者有後來被譽為禪宗八祖的石頭希遷(700—790)、荷澤神會等人。北宋崇寧三年(1104),徽宗趙佶敕賜安隱寺“淨居寺”匾額,遂改今名,垂九百餘年矣。
惠能坐化前,其身邊年僅十四歲的小沙彌石頭希遷問他:“和尚百年後,希遷未審當依附何人?”惠能答:“尋思去。”希遷一時未明師意。惠能圓寂後,希遷終日獨坐冥思苦想,不得要領。首座問他:“祖師已逝,空坐奚為?”希遷曰:“我稟遺誡,故尋思爾。”首座曰:“汝有師兄(行)思和尚,今住吉州,汝因緣在彼。師言甚直,汝自迷耳!”希遷得其點破,恍然大悟,始知六祖遺囑“尋思去”,不是指冥思苦想,而是“尋(行)思去”。於是千里迢迢,行腳至青原山,依止這位年長他二十九歲的師兄學修。希遷先在惠能門下受了薰陶,已有所證悟。當他初到安隱寺見師兄時,行思問他從曹溪那裏帶着什麼來了?他答:未到曹溪以前,原未曾失落過什麼。行思又問:那麼你為什麼要到曹溪去?希遷答:若不去曹溪,怎知不失。顯見其言下承當,自信之切,故甚得行思器重,欣然嘆曰:“眾角雖多,一麟足矣!”盡付心法與他,後終成大器 [2] 

行思傳承

行思禪師自幼出家,生性沉默,同修們每次聚集論道,行思禪師皆默然自照。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公元697年),行思聞曹溪法盛,遂前往參禮。行思初見六祖時,六祖從與他的對話中得知,行思已經證得了般若空性,泯滅了有無、凡聖、真俗、生死涅槃、煩惱菩提等二邊分別,於是對行思禪師十分器重,知道他已契入佛心,堪當一方化主。當時,六祖座下眾徒很多,龍象之才亦不少見,而行思禪師卻獨居徒眾之首,其修證境界,猶如當年二祖不言,達摩便謂他“得髓”一樣,足見他已得六祖之髓。
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時年76歲的六祖惠能,預感人壽將終,召首徒行思詣座前,對行思説:"從上衣法雙行,師資遞授。以衣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來,遭此多難,況乎後代,爭競必多。衣即留鎮山門。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無令斷絕",乃自禪宗初祖達摩祖師傳法二祖慧可以後諸祖師往下傳承的"禪語",也是諸祖傳法的印信。)
行思禪師得法之後,即回到吉安青原山淨(一作靜)居寺,恪守不立文字的祖訓,弘揚頓悟學派,開法化眾,四方禪客雲集。世稱青原行思。其禪風素來以撲朔迷離著稱。青原行思禪師在青原山淨居寺弘法數十載,為禪宗頓悟學派獻出了畢生精力。唐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二月十三日,升堂告眾,跏趺而逝。唐僖宗諡為"弘濟禪師” [3]  ,塔曰歸真。
禪宗南宗分為懷讓的南嶽和行思的青原兩大法系,兩大法系又衍化出五個宗派,合稱禪宗五家。其中曹洞、雲門、法眼三家屬青原法系。曹洞宗以宜豐洞山、宜黃曹山為基地,日見興旺,長期流傳,影響及於國外。五代時傳入朝鮮,南宋時傳至日本。
吉州青原山靜居寺行思禪師,本州安城劉氏子。幼歲出家,每羣居論道,師唯默然。聞曹溪法席,乃往參禮。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祖曰:“汝曾作什麼來?”師曰:“聖諦亦不為。”祖曰:“落何階級?”師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祖深器之。會下學徒雖眾,師居首焉。亦猶二祖不言,少林謂之得髓矣。一日,祖謂師曰:“從上衣法雙行,師資遞授,衣以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來,遭此多難。況乎後代,爭競必多。衣即留鎮山門,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師既得法,歸住青原。六祖將示滅,有沙彌希遷[即石頭和尚。]問曰:“和尚百年後,希遷未審當依附何人?”祖曰:“尋思去!”及祖順世,遷每於靜處端坐,寂若忘生。第一座問曰:“沒師已逝,空坐奚為?”遷曰:“我稟遺誡,故尋思爾。”座曰:“汝有師兄思和尚,今住吉州,汝因緣在彼。師言甚直,汝自迷耳。”遷聞語,便禮辭祖龕,直詣靜居參禮。師曰:“子何方來?”遷曰:“曹溪。”師曰:“將得什麼來?”曰:“未到曹溪亦不失。”師曰:“若恁麼用,去曹溪作什麼?”曰:“若不到曹溪,爭知不失?”遷又曰:“曹溪大師還識和尚否?”師曰:“汝今識吾否?”曰:“識。又爭能識得?”師曰:“眾角雖多,一麟足矣。”遷又問:“和尚自離曹溪,什麼時至此間?”師曰:“我卻知汝早晚離曹溪。”曰:“希遷不從曹溪來。”師曰:“我亦知汝去處也。”曰:“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他日,師復問遷:“汝什麼處來?”曰:“曹溪。”師乃舉拂子曰:“曹溪還有這個麼?”曰:“非但曹溪,西天亦無。”師曰:“子莫曾到西天否:”曰:“若到即有也。”師曰:“未在,更道。”曰:“和尚也須道取一半,莫全靠學人。”師曰:“不辭向汝道,恐已後無人承當。”師令遷持書與南嶽讓和尚曰:“汝達書了,速回。吾有個鈍斧子,與汝住山。”遷至彼,未呈書便問:“不慕諸聖不重己靈時如何?”嶽曰:“子問太高生,何不向下問?”遷曰:“寧可永劫受沉淪,不從諸聖求解脱。”嶽便休。[玄沙曰:“大小石頭被南嶽推倒,直至如今起不得。”]遷便回。師問:“子返何速?書信達否?”遷曰:“書亦不通,信亦不達。去日蒙和尚許個鈍斧子,只今便請師垂一足。”遷便禮拜,尋辭往南嶽。荷澤神會來參,師問:“甚處來?”曰:“曹溪。”師曰:“曹溪意旨如何?”會振身而立。師曰:“猶帶瓦礫在。”曰:“和尚此間莫有真金與人麼?”師曰:“設有,汝向什麼處着?”[玄沙雲:“果然。”雲居錫雲:“只如玄沙道,果然是真金?是瓦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廬陵米作麼價?”師既付法石頭,唐開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升堂告眾,跏趺而逝。僖宗諡弘濟禪師、歸真之塔。

行思語錄

聖諦亦不為
師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
六祖曰:“汝曾作什麼來?”
師曰:“聖諦亦不為。”
不落階級
師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
六祖曰:“汝曾作什麼來?”
師曰:“聖諦亦不為。”
祖曰:“落何階級?”
師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
祖深器之。
傳法不傳衣
六祖會下學徒雖眾,師居首焉。亦猶二祖不言,少林謂之得髓矣。
一日,祖謂師曰:“從上衣法雙行,師資遞授,衣以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來,遭此多難。況乎後代,爭競必多。衣即留鎮山門,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
師既得法,歸住青原。]
石頭本不失
師曰:“子何方來?”
希遷曰:“曹溪。”
師曰:“將得什麼來?”
曰:“未到曹溪亦不失。”
師曰:“若恁麼,用去曹溪作什麼?”
曰:“若不到曹溪,爭知不失?”
遷又曰:“曹溪大師還識和尚否?”
師曰:“汝今識吾否?”
曰:“識又爭能識得?”
師曰:“眾角雖多,一麟足矣。”
不離曹溪
希遷又問:“和尚自離曹溪,什麼時至此間?”
師曰:“我卻知汝早晚離曹溪。”
曰:“希遷不從曹溪來。”
師曰:“我亦知汝去處也。”
曰:“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
他日,師復問遷:“汝什麼處來?”
曰:“曹溪。”
師乃舉拂子曰:“曹溪還有這個麼?”
曰:“非但曹溪,西天亦無。”
師曰:“子莫曾到西天否?”
曰:“若到即有也。”
師曰:“未在,更道。”
曰:“和尚也須道取一半,莫全靠學人。”
師曰:“不辭向汝道,恐已後無人承當。”
石頭送信
師令希遷持書與南嶽讓和尚曰:“汝達書了,速回。吾有個【金出】斧子,與汝住山。”
遷至彼,未呈書便問:“不慕諸聖不重己靈時如何?”
嶽曰:“子問太高生,何不向下問?”
遷曰:“寧可永劫受沉淪,不從諸聖求解脱。”嶽便休。遷便回。
師問:“子返何速?書信達否?”
遷曰:“書亦不通,信亦不達。去日蒙和尚許個【金出】斧子,祇今便請。”
師垂一足,遷便禮拜,尋辭往南嶽。〔【金出】,ㄊㄨˊ,鈍也〕
猶帶瓦礫
荷澤神會來參,師問:“甚處來?”
曰:“曹溪。”
師曰:“曹溪意旨如何?”會振身而立。
師曰:“猶帶瓦礫在。”
曰:“和尚此間莫有真金與人麼?”
師曰:“設有,汝向什麼處着?”
[玄沙雲:“果然。”雲居錫雲:“祇如玄沙道,果然是真金?是瓦礫?”]
廬陵米價
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廬陵米作麼價?”

行思人物影響

和南嶽懷讓相似,青原行思自己也於世不聞,但其弟子們卻大弘其禪法,法席大盛。希遷門下的惟嚴,傳法於雲巖曇晟,曇晟傳良价。良价於大中末年開始,在新豐山接誘學徒,後移豫章高安之洞山弘化;他的弟子來寂,居撫州(江西撫州)之曹山傳揚師説,後移宜黃,師徒共創“曹洞宗”。而青原行思的另一支道悟,傳崇信、宣鑑而至義存,在福州象骨山雪峯創建禪院,得到福建地方州帥扶植,經常徒眾不下千人,唐懿宗賜號和紫袈裟。他的弟子文偃去韶州雲門山(廣東乳源縣北),受到廣州地方官支持,形成“雲門宗”。義存的另一弟子師備經桂琛而至文益,先居臨川(江西撫州)開堂,南唐李璟迎住金陵清涼寺,死後李璟追諡為“大法眼禪師”,遂成“法眼宗”。也正因為如此,惠能禪宗法門,青原行思的傳承之功也是不可磨滅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