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行幸

鎖定
行幸,讀音xíng xìng,漢語詞彙,意思為古代專指皇帝出行;指皇帝留宿妃妾宮中。
中文名
行幸
注    音
ㄒㄧㄥˊ ㄒㄧㄥˋ
拼    音
xíng xìng
解    釋
古代專指皇帝出行

目錄

行幸解釋

1、古代專指皇帝出行。 [1] 
2、指皇帝留宿妃妾宮中。

行幸出處

《三國志·魏志·明帝紀》:“丁未,行幸長安。”
《漢書·武帝紀》:“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後漢書》卷四十二:“十五年春,行幸東平,賜蒼錢千五百萬,布四萬匹。”
《宋書·自序》:“時上多行幸,還或侵夜,邵啓事陳論,即為簡出。”
《魏書·太祖紀》:“秋八月,行幸漠南,仍築巡台。”
《唐律疏議·鬥訟·邀車駕撾鼓訴事》:“車駕行幸,在路邀駕申訴;及於魏闕之下,撾鼓以求上聞;及上表披陳身事:此三等,如有不實者,各合杖八十。”
唐·杜甫《壯遊》詩:“河朔風塵起,岷山行幸長。”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宣王久不行幸,到此自覺精神開爽,傳命扎住營寨。”
明·梅鼎祚《玉合記·贈處》:“往年天子行幸,賜長安士民大酺三日。”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七回:這是第一處行幸之所,必須頌聖方可。
清·昭連《嘯亭雜錄·領侍衞府》:“其行幸駐蹕宿衞,一如禁中之例。”
明·陳與郊《昭君出塞》:“娘娘!官家也曾行幸來麼?”周貽白注:“皇帝留宿宮中。”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