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行動中的繪畫:劉小東筆記

鎖定
《行動中的繪畫:劉小東筆記(1998-2014)》將行動注入繪畫,是劉小東十年來藝術創作的邏輯原點。2004年以來,劉小東奔赴世界各地,從三峽到和田,從耶路撒冷到伯利恆,他把繪畫變成由創意、現場實施、展覽流通組成的全過程。形影不離的筆記本突然間充滿了文字,劉小東關注移民羣體與民工羣體,關注海峽兩岸各九位大兵,關注地震後的災區,關注不同信仰人羣的共性,關注東北老工業區平民的生存狀態與遠遊客迴歸故鄉的本真。現場具有戲劇性的魔力,講述出小説家無法編織出的現實,在筆記中留下劉小東生命的痕跡,也記錄下畫家對繪畫對象生命力的欣喜。 《行動中的繪畫:劉小東筆記(1998-2014)》包含藝術史家巫鴻對劉小東藝術道路的全景綜述,訪談“睜大眼睛看現實”,並首次系統整理劉小東1998-2014年間17本筆記本的全部文字內容,反映出藝術家觀察世界和藝術創作方法的持續性變化,為研究提供了珍貴的一手材料與歷史原境。全書包含圖版150餘幅,其中作品近60幅。 [1] 
中文名
行動中的繪畫:劉小東筆記
作    者
巫鴻
語    言
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
2014年8月1日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頁    數
432 頁
開    本
32 開
類    型
藝術

行動中的繪畫:劉小東筆記內容簡介

——繪畫已死?光怪陸離的當代藝術中,繪畫是否仍有一席之地?今天的繪畫,其當代性寄寓於何處?藝術史家巫鴻剖析“行動中的繪畫”。
——提起畫筆,我想些什麼?首次完全收錄中國領軍畫家劉小東1998—2014創作日記與心路歷程文本。

行動中的繪畫:劉小東筆記圖書目錄

導論 劉小東的藝術道路
睜大眼睛看現實——劉小東訪談
劉小東筆記
26號筆記本(西班牙筆記,1998—1999)
29號筆記本(《抓雞》《三峽大移民》《男男女女》《櫻花樹下》 《吃完了再説》,2003—2008)
30號筆記本(《十八羅漢》《温牀一》《多米諾》,2004—2006)
31號筆記本(《人造海浪》《琪琪》《青藏鐵路》,2007)
32號筆記本(《吃完了再説》,2008)
33號筆記本(《何處搜山圖》《易馬圖》《上火》,2008)
34號筆記本(古巴十年後記,2009)
35號筆記本(赴韓國寫生,《一半穆斯林一半基督徒》,2008—2009)
36號筆記本(《童男童女》,2010)
37號筆記本(《金城小子》,2010)
38號筆記本(金城故事,2011)
39號筆記本(劉小東在Eisenerz,2012)
40號筆記本(劉小東在和田,2012)
41號筆記本(這些天很高興,2012)
42號筆記本(劉小東在以色列、巴勒斯坦之間,2013)
43號筆記本(半條街,2013)
44號筆記本(記憶樹,2014)

行動中的繪畫:劉小東筆記作者簡介

巫鴻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美術史家。著有《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的“紀念碑性”》、《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物盡其用:老百姓的當代藝術》《榮榮的東村:中國實驗藝術的瞬間》等。
劉小東 中國著名畫家,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中國油畫界的領軍人物。雖然被冠以“新生代”“新現實主義”等標籤,但劉小東的繪畫將個體的真實與時代的荒謬緊密銜接,始終體現出鮮明的個人特色。作為國際藝壇焦點,他關注生命的活力、行動的瞬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張力,在“十八羅漢”“金城小子”“劉小東在和田”“劉小東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等實地創作項目中,以敏鋭的畫作、文字和影像觀察着世界。

行動中的繪畫:劉小東筆記名人推薦

沒有痕跡的作品不可能是真正的藝術。
沒有過程的畫者不可能是真正的藝術家。
——巫鴻
我很佩服劉小東。有人問我,為什麼不畫,在劉小東面前,我望塵莫及。
劉小東是新寫實裏最活躍的畫家,他做了我想做卻沒有做到的事。他穩重,很猛的往前走,我現在完全不在這個狀態。
——陳丹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