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血液粘度增高

鎖定
血液粘度是反映血液流動性質的重要指標,正常的血液粘度是保證血液循環,尤其是微循環正常運行的重要條件。一旦血液粘度升高,血液流動減慢,大量脂質、脱落的內皮細胞等易沉積在血管內膜上,使血管狹窄,血液流動緩慢,機體獲得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相對減少。當血液粘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時,會發生凝血,即出現血液凝聚塊,造成血管栓塞,從而引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
患病部位
全身
相關疾病
動脈硬化 高血壓 冠心病 心肌病 糖尿病腎病 腦血栓 腦動脈硬化症 高血脂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硬皮病 動脈硬化性閉塞症等
相關症狀
低蛋白血癥 呼吸困難 氣短 糖尿 頭暈 下蹲困難 休克 血流阻力增加 血缺氧 血液改變 血液粘度增高 血液粘滯度增高 血脂異常 血中鈣離子過高 營養不良
所屬科室
內科 血液科
相關檢查
通氣與血流灌注比值(V/Q)

血液粘度增高原因

血液粘度增高的發病原因
影響血液粘稠的因素主要有:紅細胞聚集性及變形性,血液中除了紅細胞以外,還有許多血漿蛋白,如球蛋白、纖維蛋白原等。這些大分子蛋白質增多時常與紅細胞粘合成網格,增加了血液流動的阻力,導致血液粘度增高。紅細胞壓積、大小和形態,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及纖維蛋白原的含量等等。

血液粘度增高檢查

血液粘度增高的檢查診斷
血液粘度升高,一般有以下早期信號:
晨起頭暈,晚上清醒。血液粘度高的人,早晨起牀後感到暈暈乎乎,沒有頭腦清醒、思維流暢的感覺。吃過早飯後,才逐漸變得清醒。到了晚飯後,精神狀態最好。
午飯後犯困。健康的成年人午飯後也會有睏倦感覺,但可以忍耐。血液粘度高的人午飯後馬上就犯困,需要睡一會兒,否則全身不適,整個下午都無精打采。如果睡上一會兒,精神狀態明顯好轉。
蹲着幹活時氣短。血液粘度高的人以肥胖者居多,這些人下蹲困難,或者蹲着幹活時氣短。因為這些人下蹲時,流向心、腦的血液減少,加之血液過於粘稠,使肺、腦等重要臟器缺血,導致呼吸困難。
陣發性視力模糊。血液粘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營養視神經,使視神經和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導致陣發性視力模糊。

血液粘度增高鑑別診斷

血液粘度增高易混淆的症狀
血液改變:各種因素引起的血液的改變,表現為血液粘滯度增高、血脂異常等。血液流變性質的異常,將會引起機體血液循環障礙,其中尤以血液粘度為重要因素。高血粘滯綜合徵,臨牀上常見有缺血性腦血管病、感染性休克,糖尿病、肺心病。冠心病等。低粘滯血綜合徵,主要表現為血液粘滯性低於正常,形成低粘滯血徵的原因主要是紅細胞壓積降低。
低蛋白血癥:指血漿總蛋白質,特別是血漿白蛋白的減少。主要表現營養不良。血液中的蛋白質主要是血漿蛋白質及紅細胞所含的血紅蛋白。血漿蛋白質包括血漿白蛋白、各種球蛋白、纖維蛋白原及少量結合蛋白如糖蛋白、脂蛋白等,總量為6.5~7.8g%。若血漿總蛋白質低於6.0g%,則可診斷為低蛋白血癥。
血中鈣離子過高:血鈣的正常值為100毫升血液中含鈣9―11毫克,即每升血中2.2―2.7毫摩爾濃度。血鈣的正常波動幅度較小,主要是鈣對維持人體多種生理功能極為重要。通過血鈣離子的檢測能夠判斷多種疾病的可能性。例如:甲狀旁腺機能亢進時,血離子鈣高於正常範圍。
血液粘滯度增高:血液粘滯度是決定血流阻力的因素之一。全血的粘滯度為水的粘滯度的4-5倍。血粘度是血液粘稠度的簡稱,是反映血液粘滯性的指標之一。影響血液粘稠的因素主要有:紅細胞聚集性及變形性,紅細胞壓積、大小和形態,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及纖維蛋白原的含量等等。
血流阻力增加: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阻力增大。血液流變性檢查即可診斷。
血液粘度升高,一般有以下早期信號:
晨起頭暈,晚上清醒。血液粘度高的人,早晨起牀後感到暈暈乎乎,沒有頭腦清醒、思維流暢的感覺。吃過早飯後,才逐漸變得清醒。到了晚飯後,精神狀態最好。
午飯後犯困。健康的成年人午飯後也會有睏倦感覺,但可以忍耐。血液粘度高的人午飯後馬上就犯困,需要睡一會兒,否則全身不適,整個下午都無精打采。如果睡上一會兒,精神狀態明顯好轉。
蹲着幹活時氣短。血液粘度高的人以肥胖者居多,這些人下蹲困難,或者蹲着幹活時氣短。因為這些人下蹲時,流向心、腦的血液減少,加之血液過於粘稠,使肺、腦等重要臟器缺血,導致呼吸困難。
陣發性視力模糊。血液粘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營養視神經,使視神經和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導致陣發性視力模糊。

血液粘度增高緩解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若發現自己存在上述症狀,除及時去醫院檢查外,平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保健。
一是要注意合理的飲食調配。動物內臟及動物脂肪含有大量的膽固醇與飽和脂肪酸,食之過多,可使血液更粘稠,因此應少食動物內臟和動物脂肪。另外,晚餐不宜多食葷味食物;少食甜食;平時宜吃清淡的食物,以素為主,精細糧搭配。除此以外,醫學家還推薦食用以下能稀釋血液的功能性食物,有助於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像黑木耳、青葱、洋葱、大蒜、柿子椒、香菇、檸檬、菠蘿等;還有具降脂作用的香芹、胡蘿蔔、魔芋、螺旋藻、紫菜、海帶、山楂、核桃、玉米、芝麻等;具有抗凝食物,像西紅柿、紅葡萄、桔子、生薑等。
二要多飲水。飲水要注意時機,早晨起牀後、每餐飯前1小時和就寢前飲水較好。最好每天飲用2000毫升水,最理想的水是20℃~50℃的白開水或淡茶水,其張力、密度、生物活性都接近血液和組織細胞液,有利於沖洗血液,緩解血液粘度,保持體內血循環順暢。
三要堅持鍛鍊身體。如散步、慢跑、打羽毛球、爬山、游泳、打太極拳等等,以促進血液循環及體內脂類的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