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蠶蛾

鎖定
蠶蛾,是鱗翅目蠶蛾科昆蟲,又稱原蠶蛾、晚蠶蛾。蠶蛾是全變態昆蟲,成蟲形狀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鱗毛,由於兩對翅較小,已失去飛翔能力;頭部呈小球狀,長有鼓起的複眼和觸角。雌蛾體大,爬動慢;雄蛾體小,爬動較快;幼蟲叫桑蠶,體色青白或微紅,下唇中央有一小孔,叫吐絲孔。
蠶蛾主要分佈在埃塞俄比亞區和東洋區,主要寄生在桑葉上。是寡食性昆蟲,以桑葉為食料。 [2]  蠶蛾是一種在夜間活動的蛾類,具有非常敏感的嗅覺。可以利用自己羽毛狀的觸角感知並釋放信息,並藉此與同伴交流。 [3]  雌雄蠶蛾交尾後,雄蛾會立即死亡,而雌蛾在產下卵後,也會慢慢死去。 [4]  蠶的一生經歷了四個主要階段,蠶蛾出現到死亡是第四個階段,從蠶卵破殼而出開始到蠶蛾死亡終止,大約為56天。 [5] 
蠶蛾味鹹,性温,有小毒;可補肝益腎,壯陽澀精;主治陽痿、遺精、白濁、尿血、創傷、潰瘍及燙傷等病症。 [6]  中國有很長的蠶蛾人工馴化史,桑蠶繭可繅絲;在軍工、交電等方面也有廣泛用途。蠶的蛹、蛾和糞也可以綜合利用,是多種化工和醫藥工業的原料,也可以作為植物的養料。 [2]  蠶蛾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家養動物。 [3] 
外文名
silkworm moth
別    名
原蠶蛾
晚蠶蛾
中文學名
蠶蛾
拉丁學名
Bombycidae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鱗翅目
蠶蛾科
家蠶屬
分佈區域
分佈在埃塞俄比亞區和東洋區。在中國已知10多種。

蠶蛾動物學史

蠶蛾總述

蠶蛾可以是指整個鱗翅目有喙亞目內孔次目蠶蛾總科蠶蛾科昆蟲的總稱,有100多種。大多數是會飛的,常見的有野蠶桑蟥等。
蠶蛾的幼蟲叫桑蠶。吃桑葉,在化蛹前吐出作繭用的大量絲質是重要的紡織原料。亦稱“家蠶”,簡稱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 [2] 

蠶蛾養殖史

是世界絲蠶,原產中國,已傳佈世界各地。由野生馴化為家飼,在中國已有4000多年曆史。各地已育種分化為許多品種,絲色有白有黃。寄主為桑。
蠶蛾還可以單指家蠶的成蟲,它們的祖先是會飛的,但現已經退化的不會飛了。由於被人類長期馴化的結果,它們的身體龐大,而兩對翅較小,因此已失去飛翔能力,聲明:它們拍打翅膀不代表是在飛翔。

蠶蛾命名史

蠶蛾在中國古代又別名原蠶蛾、晚蠶蛾,屬食療同源昆蟲。蠶蛾食用歷史悠久,早在唐宋時期,就被皇室視為一種珍貴補品。蠶蛾作為中藥最早記載於《名醫別錄》,謂之“原蠶”。

蠶蛾形態特徵

蠶蛾幼蟲

幼蟲叫桑蠶,又叫家蠶,身體光滑,有13個體節,體色青白或微紅,有斑或無斑。
口器咀嚼式;下唇中央有一小孔,叫吐絲孔。
胸部有足三對,能把持桑葉;腹部有足五對,前四對能使身體前進,最後一對叫尾足,能使身體固定在桑葉上。胸、腹部兩側有許多氣門,是體內呼吸系統通外界的門户。
經四次蜕皮後成熟,停止進食,吐絲作繭,在繭內化蛹。蛹羽化成蛾,破繭而出。

蠶蛾成蟲

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鱗片,體長1.6~2.3釐米,翅展3.9~4.3釐米,頭部較小。
蠶蛾複眼1對,黑色,呈半圓形,口器退化,下唇須細小。觸角1對,羽毛狀,基部粗,末端漸細。雌蛾的觸角灰色,較短,雄者黑色,較雌者長。
蠶蛾 蠶蛾
前胸節和中胸節吻合。翅2對,均被有白色鱗片,前翅位於中胸部,呈三角形,較大,有3條淡暗色的橫紋,後翅生於後胸,較小,略呈圓形,有2條較深色的平行線。足3對,跗節5節,具1對黑褐色的爪,有綿狀毛。雌蛾腹部肥碩,末端鈍圓,雄者腹部狹窄,末端稍尖。
蠶蛾體內有絲腺,能分泌絲質,吐絲作繭。口器退化,不能吃食物。雄蛾身體較雌蛾小。 [1] 

蠶蛾分佈範圍

蠶蛾主要分佈在埃塞俄比亞區東洋區 [2] 

蠶蛾棲息環境

蠶蛾主要主要寄生在桑葉上。 [2] 

蠶蛾主要品種

蠶蛾桑蠶

桑蠶起源於中國,由古代棲息於桑樹的原始蠶馴化而來,與中國現今食害桑樹的野桑蠶同源,染色體都是28對。桑蠶的發育温度是7-40度,飼育適温為20-30度,主要分佈在温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 發生次數
蠶的發生次數,每年有一次及二次、四次等,故有一化蠶、二化蠶、四化蠶等名稱,因發生時間不同,又有春蠶、夏蠶、秋蠶等分別,分佈很廣,中國大部地區均有飼養。

蠶蛾原蠶蛾

原蠶蛾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的雄性全蟲。

蠶蛾生活習性

蠶蛾活動特點

蠶蛾是一種在夜間活動的蛾類,具有非常敏感的嗅覺。可以利用自己羽毛狀的觸角感知並釋放信息,並藉此與同伴交流。 [3] 

蠶蛾食性特點

桑蠶 桑蠶
桑蠶屬寡食性昆蟲,以桑葉為食料,除喜食桑葉外,也能吃柘葉、榆葉、鴉葱、蒲公英和萵苣葉等。蠶所必需的營養,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分等。桑葉是蠶最適合的天然食料。蠶食桑後,幼蟲生長迅速,在適温條件下,一頭蠶自孵化至吐絲結繭,大約6-9天蜕一次皮,共需約24-32天,約食下桑葉20-30g(合幹物5-6.2g),一般經四次眠和蜕皮,至生長極度時,體重約增加1萬倍。吐絲結繭是桑蠶適應環境而生存的一種本能。

蠶蛾攝食階段

蠶蛾整個世代只幼蟲期攝食,併為蛹和成蟲期的生命活動積貯營養,漸次化蛹,成蛾。

蠶蛾繁殖方式

蠶蛾發育階段

蠶蛾產子 蠶蛾產子
桑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卵是胚胎發生、發育形成幼蟲的階段,幼蟲是攝取食物營養的生長階段,蛹是從幼蟲向成蟲過渡的變態階段。
蠶食桑後,幼蟲生長迅速,在適温條件下,一頭蠶自孵化至吐絲結繭,大約6-9天蜕一次皮,共需約24-32天。

蠶蛾蠶蛾產卵

蠶蛾成蟲階段是交配產卵繁殖後代的生殖階段。蠶蛾出現到死亡是第四個階段,也就是成蟲階段。 [5] 

蠶蛾壽命

從蠶卵破殼而出開始到蠶蛾死亡終止,大約為56天。 [5] 

蠶蛾主要價值

蠶繭可繅絲。 [7] 

蠶蛾醫學研究

  • 入藥
本昆蟲的病死幼蟲(白殭蠶)、幼蟲的蜕皮(蠶蜕)、蛹(蠶蛹)、卵子(原蠶子)、卵殼(蠶退紙)、繭殼(蠶繭)、幼蟲的糞便(原蠶沙)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於夏季,取雄性蠶蛾,以沸水燙死,曬乾。蠶蛾味鹹,性温,有小毒;可補肝益腎,壯陽澀精;主治陽痿、遺精、白濁、尿血、創傷、潰瘍及燙傷等病症。 [6] 
  • 研究
蠶蛾體內含有豐富的生物性物質,主要包括雄性激素、蜕皮激素、雌二醇、保幼激素、腦激素、胰島素、前列腺素、環甘酸及細胞色素C等。
其中,雄性激素對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性功能效果顯著;蜕皮激素促進細胞生長、刺激真皮細胞分裂、產生新的生命細胞和生殖細胞的作用。
雌二醇臨牀用於卵巢功能不全或卵巢激素不足引起的各種症狀,主要卵巢功能性子宮出血原發性閉經、絕經期綜合症以及前列腺癌等。
保幼激素有增加免疫動脈血流量、控制特異性蛋白質合成、促進生長、防止老化的神奇功效。
腦激素對中老年人有保健作用,可以促進細胞生長,推遲更年期的到來,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
胰島素對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療效。
細胞色素C是臨牀用於一氧化碳、安眠藥中毒、新生兒假死、心肌梗塞、腦外傷、腦動脈硬化、肺炎、硅肺、肺氣腫、神經麻痹、放療白血球下降等良好的藥劑。
蠶蛾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煙酸、α蜕皮酮及β蜕皮酮等多種成分,對調節人體機能有一定的功效。

蠶蛾蠶蛾提油

  • 原理
在提煉油脂諸法中,以浸出法較為先進,主要原理是利用沸點較低的有機溶劑,如汽油、苯等。它們具有脱脂的性能,由於溶劑分了能迅速滲透蛾皮,奪取蛾油分子,而成為混合油,然後根據汽油或苯和蛾油沸點不同,將混合油加熱使其中所含水量的苯或汽油蒸發出來,從而取得蛾油。
煉油方法概因生產量之多寡可分兩類。
  • 脂肪提油
提油時,先將風乾蠶蛾放在貯料器B中,溶劑瓶A中盛苯,所加量為該容積之3/4左右,溶劑經加熱後,即揮發為氣體,氣體通過冷凝管C,又變為液體,下落於B中,並將油脂溶解出來,待液體浸滿貯料器後,由於虹吸管之原理,自動將溶液收回A中,成為溶液與油之混合液。這樣反覆3-5次後,脂肪即全部浸出,最後將苯與油之混液加熱,通過另一冷凝管將苯收回,而剩下不能再揮發的就是蛾油了。
  • 油脂浸出
其操作法系先從浸出桶B進蛾,從油泵A打溶濟入B桶,加A泵將B桶溶液上下抽縮約20分鐘,淨B桶溶液放在蒸發桶C內蒸發,再從A泵打溶液入B桶進行抽循後放入C桶約3-6次,B桶用上部蒸汽有孔管壓下約10分鐘,即將殘餘溶液全部壓入C桶,B桶用下部蒸汽有孔管壓上約40分鐘,即將殘餘溶液全部蒸發入冷凝箱D、B桶出蛾,以後類推。 1、單位體重的含油量,蠶蛾含油率較蠶蛹為高,尤以雄蛾更為顯著。
2、蛹油不論雌雄,在將化蛾時均顯著減少,因蛹期貯藏養分分解消耗所致。
3、蠶蛾經交尾產卵後,脂肪含量均逐日降低,因此期無營養補充,又因完成它全生命中最重要的生殖使命所消耗。
  • 化學分析
由蠶蛾中所煉得之蛾油,成分與蛹油相同,亦為黃色黃粘性之液體,稍有臭味。其中以不飽合脂肪酸多,約為脂肪酸的75%左右,揮發點306度,沸點201度,碘價132,比重0.928。
蛾油可製造磺化油,作為染色助劑,又可製造肥皂等用,還可提取磷脂,或水解提取壬二酸、油脂和亞油酸、硬脂酸等。經提取油後之蛾渣,即脱脂蛾,主要含蛋白質,是製造液體味精的優良原料。
腎蛾氨基酸成份表
氨期酸 蛹% 蛾%、甘氨酸 存在 3.50、丙氨酸 1.92 3.20、纈氨酸1.70、亮氨酸 2.38 8.50、脯氨酸0.44 4.00、苯丙氨酸 0.49 2.70、天門冬氨酸2.70、穀氨酸4.6 5.70、絲氨酸 1.22 、酪氨酸1.60
精氨酸 0.84 、組氨酸 0.15 、賴氨酸 0.07。

蠶蛾液體味精

  • 原理
蠶蛾為蠶種場生產中之副產品,尤其是雄蛾經交尾後,僅作飼料之用,實屬很大浪費。調查認為,其含油率之高為蛹所不及,其蛋白質之豐富也很可觀,因此能利用來提取蛾油,再利用脱脂後的蠶蛾製造液體味精,不僅變廢物為有用,而且可以一物多用。
  • 方法
製造方法可分為3步。第一步是水解,以鹽酸為觸媒將蠶蛾加熱水解,使巨大的蛋白質分子鍵水解,結果得到氨基酸(實際上是氨基酸的鹽酸鹽)。第二步是中和,用鹼中和成穀氨酸的鈉鹽。第三步是消毒殺菌防腐。
  • 化學反應
⑴穀氨酸在鹽酸中生成穀氨酸鹽酸鹽
HOOC·CH2·CH2·CH·COOH+HCL→HOOC·CH2·CH2·CH·COOH
| |
NH2 HN3+CL—
⑵穀氨酸鹽酸鹽中和生成穀氨酸
HOOC·CH2·CH2·CH·COOH+NaOH→HOOC·CH2·CH2·CH·COOH+NaCL+H2O
| |
NH3+CL— HN3
⑶穀氨酸中和成穀氨酸鈉
HOOC·CH2·CH2·CH·COOH+NaOH→HOOC·CH2·CH2·CH·COONa+H2O
| |
NH3 HN2
應用燒鹼中和則成穀氨酸鈉鹽。中和至PH4.5—5.0,過濾後加硫化鈉(Na2S,約濾液的0.3%)脱鐵。由於硫化鈉加水後生成氫氧化鈉,所以能繼續將液體中和至PH6.7—6.8。
Na2S+2H2O=2NaH+H2S↑
硫化氫的水溶液是氫硫酸,與鐵離子生成硫化鐵沉澱,過濾除去。倘使沒有燒鹼時,應用純鹼(Na2co3)亦可。
  • 消毒殺菌
所製得之液體味精,倘貯藏日久,液麪常生一層白黴,其實並不是黴菌,多為pchira forivSa Lg Gosaccnarmyces japoninens L salsns mgeoderm 屬或Tornla屬之產膜性酵母。此酵母不但分解液體味精中糖分,同時對甜味亦有影響。生成的原因可能是因食鹽含量太少,含糖量太多,滅菌不完全,容器不清潔等關係。
為防止發黴,如屬不久使用者,可加少量食鹽即可。欲貯藏日久者,可加水楊酸鈉苯甲酸鈉等防腐劑。
  • 成品規格
比重:波美23—23.5
酸鹼值:5-5.5
全氮:每100亳升中2.4克以上
食鹽:每100毫升中18-20克
氨 :每100毫升中不大於1.0%。

蠶蛾其他內容

  • 蠶蛾是世界上最小的家養動物。 [3] 
  • 中國是養蠶和利用蠶絲最早的國家。
參考資料
  • 1.    方家選,楊志欣,梁新武.南陽中草藥名典:三秦出版社,2004
  • 2.    張晨編,全國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指導教程叢書 農田生物世界 昆蟲篇,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06,第39頁
  • 3.    比利時Caramel出版社編著,動物中的智慧大師,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2013.03,第24頁
  • 4.    屈永強等主編,動物新疆界 B卷,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01,第179頁
  • 5.    《學習好幫手》編寫組編,小學科學學習好幫手 三年級 下,寧波出版社,2021.02,第25頁
  • 6.    王輝武,中醫百家藥論薈萃 修訂版,重慶出版社,2017.02,第784頁
  • 7.    張晨編,全國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指導教程叢書 農田生物世界 昆蟲篇,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06,第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