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蠡殼窗

鎖定
蠡殼窗又名“蚌殼窗”,是一種中國古代民間用“蠡殼”等貝類外殼經過打磨使其變薄產生透亮加工製作的窗户上類似玻璃的代用品。“蠡”即貝殼。
由於玻璃技術在古代中國沒有運用到建築行業,所以窗户用料一般選用浸泡過桐油的牛皮紙或白棉紙,高級的就是使用蚌殼之類的所謂“明瓦”來製作。這種貼有薄薄的貝殼片的窗户,叫“蠡殼窗”,是明清時代江南建築的一種特色;貝殼片靠手工磨製,工藝比較煩瑣,所以當年只有富裕家庭才能做。“蠡殼窗”。清代中葉以後出現了玻璃,“蠡殼窗”也就消失了。“蠡殼窗”江南地區只有在周莊、在蘇州東山和西山的古建築上還能看到,其他地方就很少能看到了。“蠡殼窗”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工程技術的一個過程。
中文名
蠡殼窗
別    名
蠔殼窗
蠡    殼
貝類的殼
衍生物
蠡屏:用貝殼裝飾的屏風
時    代
明清時期

蠡殼窗相關介紹

蠡殼窗 蠡殼窗
“蠡殼”:貝類的殼。加工成透明薄片,可裝窗格。 清●黃景仁 《夜起》詩:“魚鱗雲斷天凝黛,蠡殼窗稀月逗梭。”

蠡殼窗同類衍生物

蠡屏:用貝殼裝飾的屏風。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下:“羊燈懸幔,蠡屏障紗。”

蠡殼窗特色

蠡殼窗是指用磨薄的蠡殼來代替窗紙,裝置完的窗户稱為蠡殼窗。其特點是能很好地過濾掉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使室內傢俱受陽光照射後不會褪色和損傷。安裝了蠡殼窗後,就不用裝窗簾。清朝前期,江南一帶的居民常用這類蠡殼窗,到了民國時期就逐漸被玻璃窗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