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蟹螺堡子

鎖定
蟹螺堡子位於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蟹螺藏族鄉江壩村五組,江壩村是蟹螺藏族鄉爾蘇藏族集聚地,具有濃厚的爾蘇藏族文化氣息,爾蘇木雅藏族文化已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堡子現有78户254人,爾蘇藏族人口有206人。
中文名
蟹螺堡子
地理位置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蟹螺藏族鄉江壩村五組
所處時代
清代末年
主要榮譽
2019年10月25日,蟹螺堡子入選第二批“四川最美古村落”名單

蟹螺堡子文化遺存

蟹螺藏族鄉蟹螺堡子,處在“藏彝通道”和南方絲綢之路上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漢、藏、彝各民族和睦相處的背景下,蟹螺堡子形成了一種非常獨特的原生態地方藏文化,有着自己的圖像文字、語言和風俗,今天的生產和生活、傳統與信仰仍一直沿用祖先遺志,其文化至今得到了較為完整的保存。
2013年上半年,蟹螺堡子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蟹螺堡子石木碉樓

蟹螺堡子藏寨建於清代末年,高山河谷間,石砌的石木碉樓建築連片分佈。這裏的居民屬爾蘇藏族,又稱爾蘇人,是藏族中人數很少的一個支系。他們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裏的歷史,已遙遠得難以追溯。至今,這裏的傳統建築佔地面積仍有約1公頃,且一直有原住居民在此居住,保持了傳統區的生活習性。
在一個臨近懸崖的陡坡,矗立着一座10多米高的碉樓,比周圍的其他碉樓高了一倍。
這是蟹螺堡子的標誌性建築碉樓。總共有四層,應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
這座碉樓,是歷史上爾蘇民居的典型造型。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其牆體以天然片石壘砌,厚度超過1米,在上面的粘土上,還有不少壘牆者的手印。除了朝院內的一面牆外,其餘三面均無窗户。仔細看,可見一個個高一尺、寬半尺的成梯形的槍眼鑲嵌在牆上。朝院內的那一面牆上,房門竟然開在二樓,進出碉樓還需搭木梯。
這座碉樓,戰時是工事,平時是民居,這座碉樓存儲着歷史、軍事、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它歷經歲月滄桑,至今仍矗立在山坡上,默默地守護着這裏的人們。
其他一般的民居碉樓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為堂屋、卧室、廚房,堂屋內設火塘、鍋莊,作客廳用;樓下是畜圈或庫房。樓頂多以泥土覆蓋,並供有白色石頭。爾蘇藏族居民崇拜白石。他們認為石頭是靈物,能通神、鬼、人,能分辨真善美與假醜惡,能驅除邪祟,引來善福。

蟹螺堡子自然崇拜

蟹螺堡子,地處松林河谷南側的蟹螺溝中,原屬清代松林地區土司所轄“四十八堡”的“下八堡”之一。由於土司制度的廢除距今不到80年,因此清代的遺留最為明顯,至今仍沿用清代的村寨稱謂——堡子。
在蟹螺堡子,山河樹木皆有傳説。
在村口的河流旁,有三棵緊挨着的大樹,直徑都在1米以上,其中一棵已經被雷擊倒。從殘留部分的樹幹來看,直徑在兩米以上,中空的樹幹中,能藏下一個人。
“這些樹是村裏的古樹,也是我們的神樹,沒人敢去亂動。”王福有介紹,這些樹是當地的“神樹”。
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飛來了幾隻喜鵲,在村裏不停地唱着歌兒。等到喜鵲離開後,村民們驚喜地發現,河岸邊長出三棵麻柳樹。幾百年來,村民們對樹都懷着崇敬的心情,走路、開車都要儘量避開樹。
蟹螺堡子有一條河流,裏面的水村民們也都不吃。傳説是因為當年的祖先遷徙到此時,這裏還有一處巨大的海子。為了有土地居住,祖先施法術讓海子的水通過這條河流流乾,後代才有地方居住,所有蟹螺堡子的後代也不能吃這條河流裏的水。
蟹螺堡子這個名稱的來由也源自這個傳説。傳説海子流乾後,出現了幾個巨大的海螺。依據當時的諧音,取名為蟹螺堡。
爾蘇人崇拜大自然,崇拜白石頭,還崇拜神山、古樹和杜鵑。這是爾蘇人在這裏留下的傳統,也是他們對祖先的紀念。
藏民族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和文化的民族。她有很多分支,爾蘇藏族是我國藏族人口較少的一個分支,爾蘇文化在蟹螺堡子保存較為完整,其歌舞、飲食、節慶、民居都具有地域特色。這裏是我國爾蘇藏族文化傳承的核心區域,被國內民族學專家稱“中國爾蘇藏族第一堡”。按照多數歷史、民族學家研究認為,爾蘇藏族屬於歷史上西夏時期党項羌的後裔,南遷後進入康巴藏區,在宗教上皈依藏傳佛教。經過千百年歷史的洗禮,爾蘇藏族的文化裏有藏族的根基,羌族的影子,還掌握納西族東巴文化的精髓。

蟹螺堡子特色文化

蟹螺堡子讓人着迷的還有他豐富的文化。
這裏,有我國唯一一個在金秋時節過年的習俗;這裏,還保留着與甲骨文類似的圖畫文字“薩巴文”……這裏,就是石棉縣蟹螺藏族鄉蟹螺堡子。
在蟹螺堡子旁邊一家爾蘇農家樂的牆面上,有一些栩栩如生的花鳥樹木的圖畫。王福有説,這是爾蘇藏族的圖畫文字,稱為“薩巴文”。彩色的日、月、星辰圖案,牛、羊、馬、猴等動物圖案,山川、樹木、花草等地貌植物圖案,相互交叉組合,形成一個個圖畫文字。據統計,這樣的圖畫文字有200個(幅)左右。爾蘇圖畫文字還有一個在世界上所有的文字中都極為罕見的特點,即在文字中配有紅、黃、藍、綠、白、黑的顏色,來表達不同的附加意義。有專家通過研究比對,認為爾蘇圖畫文字甚至比商代甲骨文字更為原始。
爾蘇藏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其使用的圖畫文字比納西族的東巴文還早,據説是連接甲骨文和象形文字的紐帶。
此外,能歌善舞的爾蘇人個個都是歌唱高手。
“我們爾蘇人的歌曲,各種各樣的都有。不同季節唱不同的山歌,如播種歌、薅秧歌等等,客人來了有《迎客歌》,客人走時又有《送客歌》。如果想唱的話,三天三夜也唱不完。”王福有説。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下八堡爾蘇藏族的“環山雞節”,這一天是爾蘇人遷徙定居的日子,也是祭奠祖宗、慶祝豐收和祈禱來年風調雨順的日子。全堡子的人帶上各種祭品上山祭祖;下山後喝杆杆酒,跳鍋莊至通宵達旦,甚至三天三夜。“環山雞節”是爾蘇藏人過年,這一天過後人長一歲。
爾蘇藏族人一年之中最為重大的節日為“環山雞節”,農曆八月中旬過,爾蘇語稱之為“古扎子”,後來因漢文化影響也通用漢語稱謂,叫做“燒賻紙”,也稱“放山雞”。據説這一天是藏族遷徙定居的日子,所以作為祭奠祖先的節日,“古扎子”有多層含義,有敬山神、祭祖先、敬先烈、敬死去的鄉親,以及慶豐收、祈年、過年等意思。蟹螺堡子環山雞節的時間是在每年農曆八月初九至十三日之間,蟹螺大灣堡子和安順爾蘇藏堡環山雞節的時間是在每年農曆八月十三日至十七日之間。按爾蘇生肖推算的方法,自初九至十三日,五年一輪。節日一般持續三天三夜。爾蘇人傳統以農曆八月為年終,過了“古扎子”,人的年齡就增加一歲。蟹螺的環山雞節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一般在江壩村蟹螺堡子舉行。 [1] 

蟹螺堡子獲得榮譽

2019年10月25日,蟹螺堡子入選第二批“四川最美古村落”名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