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虫草蝙蝠蛾
- 拉丁学名
- Hepialus armoricanus
- 界
- 动物界
- 门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纲
- 昆虫纲 Isecta
- 目
- 鳞翅目
- 科
- 蝙蝠蛾科
- 属
- 蝙蝠蛾属
- 种
- 虫草蝙蝠蛾
- 亚 门
- 六足亚门
- 亚 目
- 有喙亚目
- 亚 纲
- 有翅亚纲
- 亚 科
- 蝠蛾亚科
- 分布区域
- 四川、云南、青海、甘肃、西藏等
形态特征
播报编辑
雄蛾体长1道拔4—19毫米,雌蛾15—20毫米,翅展雄蛾37—42毫米,雌蛾40—45毫米。体黄褐色,胸部背面色稍深,体表披有较长灰黄色绒毛,雄蛾较雌蛾的毛长。前翅前缘深褐色,Sc脉与前缘间有银白色散斑,中室部位有1灰黄色三角形斑,上面有不甚规则的黑色斑纹,中横线成1条断续的白色宽危应嚷茅体誉带,外横线呈灰探旋黄色汗誉促带,缘线灰白色,各线之间位于各翅脉间隙处有不规则的黑点,后缘内侧位处有一半环形黑褐色纹,环心白色;后翅棕褐色,基部有灰黄色长绒毛洪求乌,翅三角形。翅上斑纹变化较大,雌性一般色暗淡,黑斑明显,雄性色鲜艳,有些个体有铜绿色光泽 [1]道厦拘匪照颂壳。
生活习性
播报编辑
分布地域
播报编辑
虫草蝙蝠蛾与桑蚕一样同属于鳞翅目昆虫,是高海拔生存的蛾类,其分布呈明显的地带性、地貌组合区域性及垂直分布等特征,在云南,主要分布于最高的滇西北第一阶梯层内,零星分布于第二阶梯层内。主要青海、西藏、安徽、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一般寿命
播报编辑
形成过程
播报编辑
虫草蝙蝠蛾是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的本体虫,虫草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真菌侵入体内,真菌在幼虫体内不断生长,幼虫体内组织被破坏,最终幼虫死亡残留外皮,菌丝充满整个虫体变为菌核。第二年春夏交替之季,天气变暖菌核开始萌发,从虫草蝙蝠蛾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一根有柄子座冒出地面,似直立的小草,因此没有虫草蝙蝠蛾,就不可能长出冬虫夏草。从冬虫夏草的形成过程来看,就是蝙蝠科许多种别的蝙蝠蛾为繁衍后代,产卵于土壤中,卵之后转变为幼虫,在此前后,冬虫夏草菌侵入幼虫体内,吸收幼虫体内的物质作为生存的营养条件,并在幼虫体内不断繁殖,致使幼虫体内充满菌丝,在来年的5-7月天气转暖时,自幼虫头部长出黄色或浅褐色的菌座生长后冒出地面呈草梗状,就形成我们平时见到的冬虫夏草。因此,虽然兼有虫和草的外形,却非虫非草,属于菌藻类生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