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蟲紋麻蜥

鎖定
蟲紋麻蜥(Eremias vermiculata Blanford,1875)是蜥蜴科麻蜥屬的一種動物,體瘦長,吻鱗最大,鼻尖鱗單一併非常大。外咽皮褶清晰顯出,脊鱗呈顆粒狀,圓且光滑,尾是頭的2倍,上尾鱗帶稜,腿部帶有圓白斑。分佈於南疆和東疆荒漠,以昆蟲為食。 [1] 
中文名
蟲紋麻蜥
拉丁學名
Scincella doriae
外文名
Variegated racerunner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蜥蜴科
麻蜥屬
亞    目
蜥蜴亞目
命名人及年代
Blanford,1875

蟲紋麻蜥形態特徵

眶下鱗伸人上唇鱗之間。股孔列相距甚近,中間有鱗4-6枚,每側股孔15-23個。背部中央有縱條,兩側有斑點或由此而成的蟲紋。
形態 體形修長而甚平扁,頭體長47-63mm,尾長90-120mm。頭長為寬的1.5倍,約佔頭體長的1/4。吻尖,與頭的眼後部等長,吻鱗寬與高度大致相等。鼻鱗3枚,鼻上鱗內緣於背面中線彼此相接,與後側的鼻後鱗同接額鼻鱗的前緣;鼻下鱗位於前面3枚上唇鱗的上方,但不與吻鱗鄰接。前額鱗2枚,內側連接,前緣斜接單枚額鼻鱗,外側與後頰鱗的背面相接,後方緊接額鱗前緣。額鱗單枚,前大後小似盾,前緣斜接單枚額鼻鱗。自額鼻鱗至額鱗中間有縱形淺凹,後方接額頂鱗。額頂鱗1對,內緣互接,後緣正中為小盾形的頂間鱗,外側斜接頂鱗。頂鱗成對,是頭部最大的鱗片,內側前緣接頂間鱗;頂間鱗小。無枕鱗。頰部略凹,頰鱗2枚,前頰鱗長大於高度,背接額鼻鱗,下部位於第三、第四上唇鱗的上方;後頰鱗較大,前窄後寬,背面與前額鱗的外側相接,下與第四、第五上唇鱗相接,後緣分別與第一上睫鱗及第一眶下鱗相接。眶上鱗2枚,前小後大,四周以粒鱗與額鱗、額頂鱗、上睫鱗隔開,後眶上鱗之後有一較小的第三眶上鱗。上睫鱗5-7枚,第一枚最長。眶下鱗3枚,第二枚最大,長弧形,上緣有稜起,下方伸人第六、第七枚或第七、第八上唇鱗之間,接近口緣。下眼瞼不透明,中間部分的鱗片較大。上唇鱗(8)9-12枚,下唇鱗7-9枚。顳部被平滑的粒鱗。耳鱗大而明顯,耳孔長圓形,前緣無齒狀突。頷片5-6對,前面3對在頦鱗後互相連接;頷片相接處至領圍的一縱列鱗33-43枚。領圍平直或呈弧形,最後一列鱗大。
頸與頭寬相等或略窄。背部被平滑的粒鱗。腹鱗正方形或長度大於其寬,一橫列鱗16-20枚。上臂部除背側後方的鱗較大外,均被粒鱗;一下臂前側有一列大鱗;前肢貼體前伸可達眼前部,指細長,指長順序4-3-2-5-1,爪尖細,黃白色。後肢貼體前伸至肩部,大腿的前緣覆一列大鱗片,背面被粒鱗;小腿的腹面外側有一縱列大鱗,內側2列鱗片略小;趾纖長而側扁,有一列起稜的趾下瓣。每側有股孔15-23個,股孔列的間距狹窄,有鱗4-6枚,股孔前有5-6列鱗片較大。尾背的鱗環排成斜列,除尾基外均被稜鱗。
背面淺灰色或灰黃色,頭及背部兩側有黑色小點或蟲紋,背部正中有3-5條黑色縱紋,往後延伸至尾基匯成一條;腰側的淺紋上方有一黑色縱帶,沿其兩側到達尾的中部;四肢背面多白色圓斑。腹面全為白色。
幼蜥的體紋與成蜥相仿,背上有3-4條黑色縱紋,紋間有與之平行的白色條紋。 [2] 

蟲紋麻蜥棲息環境

蟲紋麻蜥 蟲紋麻蜥
棲息於荒漠地帶梭梭林之間的固定沙丘上,或居住在戈壁灘的礫石下,生活環境極其嚴酷。有時,也集羣在開墾地附近的莽草叢中。在午前氣温升高時,在灌叢和草堆裏活動,也常在山前沖積扇的戈壁灘進行索食,大量捕食同翅目昆蟲的幼蟲和若蟲,還吃半翅目和膜翅目種類。卵生。6月下旬,雌蜥子宮內大多懷卵1~2枚,最大卵徑可達9毫米×8.5毫米。 [3] 

蟲紋麻蜥分佈範圍

分佈於內蒙古、甘肅、新疆。 [3] 

蟲紋麻蜥物種保護

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4]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5]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