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蟲紋東方魨

鎖定
蟲紋東方魨(學名:Takifugu vermicularis)是魨科、東方魨屬的一種魚類。一般體長150~250毫米,大的可達300毫米。體亞圓筒錐形,頭胸部粗圓,微側扁,軀幹後部漸細。體側下緣各側有一縱行皮褶。頭中大,短粗,鈍圓,頭長顯著短於鰓孔至背鰭起點距長。鰓膜白色。頭部、體背和腹面均光滑無刺,亦無疣狀皮質突起。背鰭一個,位於體後部、肛門稍後上方,近似鐮刀形,中部鰭條延長。體腔大,腹腔淡色。鰾大。有氣囊。生活時體背面紫褐色,佈滿許多扁圓形、大小不同的青灰色白斑,體側圓斑較大。胸斑大,深褐色,具青灰色花瓣狀邊緣,在胸斑上方的背部底色變暗,呈似具一模糊褐色橫帶狀。背鰭基底亦有一深褐色斑紋,有時不明顯。體側皮褶有一黃色縱帶,腹面乳白色。胸鰭、背鰭和臀鰭淺黃色。尾鰭黃色,下緣有一白色窄帶。
蟲紋東方魨為暖温水性近海底層中小型魚類。棲息於河口附近,有氣囊,遇敵害能使腹部膨脹。肉食性,主要攝食貝類、甲殼類和頭足魚類等。分佈於中國、日本、韓國、朝鮮。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Takifuguvermicular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魨形目
亞    目
魨亞目
魨科
東方魨屬
蟲紋東方魨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Temminck et Schlegel,1850
中文名
蟲紋東方魨
外文名
Purple Puffer

蟲紋東方魨動物學史

該種是由譚明克(Temminck)和施萊格爾(Schlegel)根據日本長崎採集的標本,以Tetrodon vermicularis的名稱,1850年在“Fauna Japonica,Pisces.”(日本動物志,魚部)上發表的,該書描述中明確指出“體側具一斑塊”。
1949年Abe(阿部)對僅分佈於日本太平洋沿海、體側無胸斑和淺灰色花瓣狀邊緣的另一東方魨定名為Sphoeroides vermicularis vermicularis(emminek et Schlegel,1850)(日名shosaifugu,潮際河豚),並對分佈於日本懶户內海、九州西岸和黃海和東海、體側具胸斑和淺灰色花瓣狀邊緣的種,定名為Sphoeroides vermicularis radiatusAbe,1949(日名nashifugu,梨河魨),以新種予以發表。
1955年,松原喜代松也將上述兩種表示為Fugu vermicularis vermicularis(“sho-saifugu”)和Fugu vermicularis radiatus(“nashifugu”)。松浦晃一郎(Matsuura,1984)對上述兩種分別表示為Takifugu vermicularis,“shosaifugu”和Takifugu radiatus,“nashifugu”。
然而,1975年成慶泰等在《中國東方魨屬魚類分類研究》中堅持認為1850年譚明克(Temminck)和施萊格爾(Schlegel)描述的體側具一斑塊、分佈於中國和日本海域的種,應該認為是蟲紋東方魨(Fugu vermicularis Temminck et Schlegel,1850),而體側無斑塊,僅分佈於日本沿海的“shosaifugu”,理應視為是被Abe(阿部)張冠李戴的新種。
為了證實這一論點,李春生於1979年向荷蘭Leiden博物館博塞曼(Boesemman)博士索取譚明克(Temminck)和施萊格爾(Schlegel)原模標本的彩色照片和體形形質數據,經分析證實了上述觀點是正確的,並致函Abe(阿部)建議共同發表這一新種。Abe(阿部,1988)是在這一情況之下,才把“nashifugu”,Fugu vermicularis radiatus改定為Fugu vermicularis,並將另一種“sho-saifugu”, Fugu vermicularis vermicularis重新命名為Fugu snyderi,予以新種發表的。Abe(阿部)對此未回過覆函,亦未寄來過其論文,在其論文中也未反映出中國、荷蘭和日本三國學者間進行學術探討和交流的情況。 [3] 

蟲紋東方魨形態特徵

蟲紋東方魨
蟲紋東方魨(5張)
背鰭12~14;臀鰭10~12;胸鰭16~17。體長為體高3.4~4.3倍,為頭長2.7~3.2倍。頭長為吻長2.4~3.2倍,為眼徑1.9~2.4倍。尾柄長為尾柄高2.7~3.5倍。
一般體長150~250毫米,大的可達300毫米。體亞圓筒錐形,頭胸部粗圓,微側扁,軀幹後部漸細,尾柄圓錐狀,後部漸側扁。體側下緣各側有一縱行皮褶。頭中大,短粗,鈍圓,頭長顯著短於鰓孔至背鰭起點距長。吻短,鈍圓,吻長顯著短於眼後頭長。眼中等大,側上位。眼間隔寬,稍圓突,為眼徑2.9~3.8倍。鼻瓣呈卵圓形突起,位於眼前緣上方;鼻孔每側2個,緊位於鼻瓣內外側。口小,前位,呈橫淺弧形狀。上下頜牙呈喙狀,牙齒與上下頜骨癒合,形成4個大牙板,中央縫顯著。唇厚,有細裂紋,下唇較長,其兩端向上彎曲,伸達上唇外側。鰓孔中大,側中位,呈淺弧形,稍傾斜,位於胸鰭基底前方。鰓膜白色。
頭部、體背和腹面均光滑無刺,亦無疣狀皮質突起。側線發達,背側支側上位;向前與眼眶支相連;前方達吻上方,在鼻瓣前方左右吻分支相連,形成吻背支;在鰓孔上方左右背側支橫走分支相連,形成項背支;在眼眶支後部下方向下垂直,形成頭側支;背側支向後延伸至尾柄末端上方;下頜支自下頜下方向後延伸,止於鰓孔後緣下方;腹側支起於胸鰭末端下方,延伸至尾柄末端下方。
背鰭一個,位於體後部、肛門稍後上方,近似鐮刀形,中部鰭條延長。臀鰭一個,與背鰭兒同形,基底與背鰭基底相對。無腹鰭。胸鰭側中位,短而寬,近方形,後緣圓形。尾鰭寬大,後緣呈亞圓型。
體腔大,腹腔淡色。鰾大。有氣囊。
蟲紋東方魨的頭骨形態類型屬於蟲紋東方魨型。骨質厚,質軟而較疏鬆,呈象牙白色。中篩骨短而寬,前緣分叉為中等凹形。額骨隆起面頗寬,佈滿縱走細刻紋。左右額骨縱走隆起線呈細腰擴開形,細腰中部寬,前端向外圓形彎曲,稜線顯著,伸至額中部外緣,不與前額骨後緣相連,後端亦向外圓形彎曲,達到額骨後緣外側,額骨後緣外側具鋸狀突起,細腰中部外側具一深凹陷。額骨寬,約等於長。前額骨中等大,呈倒梯形,前緣平直,未傾斜,外側角鈍圓,外緣較長,平直,向內側稍傾斜。額骨隆起面還以窄細帶相連於前額骨外側邊緣。額骨外緣較長,約等於前額骨外緣。蝶耳骨細而稍長,向後彎曲伸出。眶上緣較長,向內淺弧形彎曲,由約等長的前額骨和額骨以及一半長的蝶耳骨外緣構成。
生活時體背面紫褐色,佈滿許多扁圓形、大小不同的青灰色白斑,體側圓斑較大,扁長,彎曲,呈條狀或蠕蟲紋狀。胸斑大,深褐色,具青灰色花瓣狀邊緣,在胸斑上方的背部底色變暗,呈似具一模糊褐色橫帶狀。背鰭基底亦有一深褐色斑紋,有時不明顯。體側皮褶有一黃色縱帶,腹面乳白色。胸鰭、背鰭和臀鰭淺黃色。尾鰭黃色,下緣有一白色窄帶。 [3] 

蟲紋東方魨生活習性

蟲紋東方魨為暖温水性近海底層中小型魚類。棲息於河口附近,有氣囊,遇敵害能使腹部膨脹。肉食性,主要攝食貝類、甲殼類(細螯蝦、脊尾白蝦、日本鼓蝦、口蝦蛄、泥腳隆背蟹、小蟹)和頭足魚類(槍烏賊、雙喙耳烏賊、小型魚類、赤鼻稜鰻、黑鰓梅童、棘頭梅童、叫姑魚)等。 [3-4] 

蟲紋東方魨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日本、韓國、朝鮮。 [5]  在中國分佈於南海、東海、台灣沿海、黃海和渤海。 [3] 

蟲紋東方魨繁殖方式

雄魚2齡性成熟,雌魚3齡性成熟,黃渤海懷卵量87000~23000粒,黃渤海產卵期5~6月,東海4~6月。南海春季產卵。產沉性黏性卵,屬一次產卵類型。親魚在產卵期從外海遊至沿岸河口附近,渤海的蟲紋東方魨從黃海遊入渤海,渤海出現期4~11月,產卵後分散索餌,10月下句游出渤海向黃海移動,至稍深海區棲息,進行越冬洄游。 [4] 

蟲紋東方魨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1年 ver 3.1——近危(NT)。 [5] 

蟲紋東方魨主要價值

蟲紋東方魨藥用

蟲紋東方魨內臟及血液可提取河豚毒素(簡稱TTX),屬於非蛋白小分子高活性高專一性神經性海洋毒素,有劇毒,毒力是氰化鈉的1250倍。其生理功能及機制在神經細胞膜藥物硏究中佔有特殊地位。以作為生理硏究的工具藥。臨牀上可替代嗎啡、杜冷丁、阿托品和南美筒箭毒等,治療神經痛。據化驗TTX在人體內持續兩天不被破壞,因此對神經、肌肉、關節痛、晚期癌症患者止痛、鎮靜、降壓方面有療效。治療氣喘、百日咳、胃痙攣、破傷風等功效更佳。TTX還可作為選擇性抑制神經細胞膜的鈉的通透性增加,阻斷神經衝動傳導的標準工具藥。還必須指出,河飩的毒素並非魚體中分泌出來,而是海水中的一種弧菌屬細菌,進入體內堆積而成。肝臟原油除去河魨毒素製品,具有一定抗癌功效。動物實驗表明有緩和腹痛作用,還能增強正常動物免疫功能。 [4] 

蟲紋東方魨經濟

蟲紋東方魨屬於中國次要經濟魚類,精巢可制魚精蛋白、魚素;膽汁提製牛磺酸;皮可提河魨膠。 [4] 

蟲紋東方魨食用

蟲紋東方魨肉毒性弱,必須去血,洗淨後方可食用(注:卵巢、肝臟有劇毒,肌肉、皮和精巢亦有毒,不可亂食)。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