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螻蛄癤

鎖定
螻蛄癤,中醫病名。癤病的一種,多發生於小兒頭部,患處初為小癤,其根堅硬,外形如蟮(指蚯蚓)之拱頭,故俗稱“蟮拱頭”。這種癤腫常為多發性,頭皮下膿腔相連,破後像螻蛄串穴,故名“螻蛄癤”。相當於西醫病名穿掘性毛囊炎。本病若及時治療,一般預後良好。
中醫學名
螻蛄癤
其他名稱
蟮拱頭
相關西醫疾病
穿掘性毛囊炎
疾病分類
外科病-瘡瘍類疾病
發病部位
頭部
主要病因
暑癤失治
就診科室
中醫科、皮膚科

螻蛄癤名詞解釋

癤病的一種,多發生於小兒頭部,患處初為小癤,其根堅硬,外形如蟮(指蚯蚓)之拱頭,故俗稱“蟮拱頭”。 這種癤腫常為多發性,頭皮下膿腔相連,破後像螻蛄串穴,故名“螻蛄癤”。

螻蛄癤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臨牀表現及特點,與西醫病名穿巨掘性毛囊炎基本相同。

螻蛄癤病因

多因暑癤失治所致。患癤腫後,若處理不當,瘡口過小,膿液引流不暢,致使膿液瀦留;或由於搔抓碰傷,以致膿毒旁竄,在頭皮較薄之處發生蔓延,竄空而成螻蛄癤。

螻蛄癤病機

本病多由於素體虛弱,外衞不固,復感風濕熱邪,藴結於肌,久化熱,肉腐成膿,膿毒流竄,相互貫通,發為本病。

螻蛄癤診斷依據

1、 多發於小兒頭皮。
2、症見初起為毛囊性丘疹,逐漸增大如黃豆至梅李大小之癤腫,根底堅硬,繼之形成膿腫,多自潰膿出。
3、螻蛄癤分為二種,一種是瘡形腫勢雖小,而根腳堅硬,潰破後膿水流出,但堅硬不消,出現一處未愈,他處又生的現象。另一種是瘡大如梅杏,相聯三五枚,潰破膿出,瘡口不斂,日久頭皮竄空。常數月不愈。

螻蛄癤病證鑑別

1、禿髮性毛囊炎:多侵犯兒童,損害小而散在,炎症不顯著,無穿鑿現象。
2、枕部乳頭狀皮炎:侷限於頸後枕部的毛囊炎,不融合,無穿鑿,愈後形成乳頭狀瘢痕。

螻蛄癤辯證要點

病損反覆發作,此伏彼起,相互貫通,偶有低熱,食少納呆,口乾,舌質淡,苔黃膩,脈弦滑,辨證屬正氣不足,熱毒藴結。

螻蛄癤治療原則(要點)

內治宜涼血解毒。可用五味消毒飲化裁;如瘡口久不收斂者,應服四妙湯。

螻蛄癤症治分類

證名:熱毒藴結證
症狀:輕者癤腫只有1-2個,也可散發全身,或簇集一處,或此愈彼起,或伴發熱,溲赤,便秘;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熱解毒。
代表方:五味消毒飲加減。
常用中藥: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證名:陰虛內熱證
症狀:癤腫散發於全身各處,此愈彼起,不斷髮生,癤腫較大,易轉變成有頭疽,癤腫顏色暗紅,膿水稀少;常伴低熱,煩躁口渴,或乏力肢軟;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
治法:扶正解毒。
代表方:四妙湯加減。
常用中藥:紫草、升麻、糯米、甘草。

螻蛄癤其他療法

癤腫嚴重者應及時進行擴創,將串空頭皮剪通,使無藏膿之處,再用菊花煎水日洗一次,外貼千錘膏或生肌玉紅膏收口。

螻蛄癤轉歸預後

癤腫多愈而又發;亦有瘡口經久不斂,甚者能使頭皮串空。

螻蛄癤預防調護

1、少食辛辣油炸及甜膩食物,患病時忌食魚腥發物。
2、注意個人衞生,勤洗澡,勤理髮,勤換衣,保持局部皮膚清潔。
3、夏秋季節多飲清涼飲料,如金銀花露、綠豆米仁湯等。

螻蛄癤文獻摘要

螻蛄癤之名出《外科大成·螻蛄癤》,曰:“螻蛄癤,胎中受者小而悠遠,生後受毒者大而易愈。”又名鱔拱頭。
[1] 
參考資料
  • 1.    李日慶.《外科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