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螳螂捕蛇

(《聊齋志異》篇目)

鎖定
《螳螂捕蛇》是清代小説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説集《聊齋志異》中的篇目。
作品名稱
螳螂捕蛇
作    者
蒲松齡
創作年代
清朝
作品出處
《聊齋志異》
文學體裁
小説

螳螂捕蛇原文

張姓者(4),偶行溪谷,聞崖上有聲甚厲(5)。尋途登覘(1),見巨蛇圍如碗,擺撲叢樹中,以尾擊樹,樹枝崩折,似有物制(6)之。然審視殊無所見,大疑。漸近臨(7)之,則(8)一螳螂據頂(9),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2)。久之,蛇竟(10)死。視頞上革(11) [5]  肉(3),已破裂雲。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1] 

螳螂捕蛇註釋

“註釋”
(1)覘(chān):看。 [5] 
(2)攧(diān):指蛇“反側傾跌”。
(3)頞(è):鼻根,即俗説之“眉心”。
(4)張姓者:姓張的人
(5)厲:淒厲。
(6)制:控制。
(7)臨:面對。
(8)則:原來是。
(9)頂:頭頂。
(10)竟:終於。
(11)革:皮。 [5] 

螳螂捕蛇譯文

一個姓張的人,偶爾在山谷中行走,聽到山崖上發出很大的響聲。他找到一條小路攀上去,偷偷地看。只見一條碗口粗的大蛇,在樹叢中顛倒撲打,用尾巴亂打柳樹,柳枝劈劈啪啪紛紛地落下來。看那翻轉跌倒的樣子,好似有什麼東西制住了它,但是,細細一看,並沒什麼東西。他感到疑惑不解。便慢慢地向前靠近幾步,但見一隻螳螂緊緊地伏在蛇的頭頂,用它那刀似的前爪,撕抓蛇頭;蛇竭力摔動着頭,想把螳螂摔下來,但總也摔不掉。過了好半天,蛇終於死了,它頭頂的皮肉,早被撕裂開了。 [2] 

螳螂捕蛇要點引導

短文通過了“張姓者”的眼睛為我們呈現了小螳螂與大蛇的生死搏鬥的驚險場面。作者正面詳寫蛇形體之巨大:“粗如碗”;力量之巨大:“樹枝崩折”。又通過“張姓者”:熟視而無所見“,從側面表現螳螂的小,如此之巨大的差異讓讀者感受到了螳螂殺蛇場面的奇特。

螳螂捕蛇寓意

1.如果某一種生物沒有自己的天敵和自己是其它動植物的天敵,那麼久而久之,便會失去生存的能力。
2.揚長避短,才能取得勝利。 [3] 

螳螂捕蛇啓示

1.等候時機是很重要的,在沒把握的時候不應該過度消耗能力,而後抓到合適的機會就要一舉拿下。
2.弱者如果能抓住機會,那麼弱小者也可以戰勝強大者。
3.只要摸清了敵人的短處,找到它的弱點,抓住要害,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使弱者也可戰勝強者,取得最後的勝利。
(供參考:以己之長攻敵之短,便能克敵制勝,弱者也能戰勝強者。) [3] 

螳螂捕蛇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瞭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4] 
參考資料
  • 1.    螳螂捕蛇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1-04]
  • 2.    螳螂捕蛇  .新學網[引用日期2014-05-04]
  • 3.    螳螂捕蛇  .淘豆網[引用日期2018-01-04]
  • 4.    徐波,李惠文,雷家桓等編寫.中外文學名著簡介: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01:104
  • 5.    楊振中.走進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課外閲讀與訓練精選 六、七年級:上海遠東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44-45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