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螳螂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螳螂目昆蟲)

鎖定
螳螂是螳螂目的肉食性昆蟲的通稱,其中種類數量最多的科為螳螂科 [7-8]  螳螂在昆蟲中體型偏大,身體呈流線型,以綠色、褐色為主,也有有花斑的種類。螳螂標誌性特徵是有兩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堅硬的鋸齒,大刀鈎末端長有可攀爬的吸盤。 [9]  因螳螂兩臂如斧,當轍不避,故名。 [10] 
螳螂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和温帶的大部分地區。螳螂成蟲與若蟲均為捕食性, [11]  平常都靜靜地棲息在花叢、葉叢或枝幹上,伺機捕食靠近的其它昆蟲; [12]  多捕食蠅、蚊、蝗、蛾蝶類及其幼蟲和裸露的蛹、蟋蟀等小型昆蟲,以及蟬、飛蝗等大型昆蟲。 [13]  螳螂一般一年繁衍一代,以卵鞘在灌木叢枝條上越冬,每個卵鞘有卵70粒,多的達到100多粒。 [14]  壽命約有6-8個月。 [15] 
螳螂可入藥,味甘、鹹,性温,有定驚止搐,解毒消腫的功效。 [16]  螳螂是林園害蟲的重要天敵,對控制害蟲的繁殖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17]  螳螂也可以反應中國節氣物候的特點,中國古人將芒種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18] 
中文名
螳螂
拉丁學名
Mantodea [2] 
別    名
刀螂 [4] 
刀螳 [4] 
外文名
Mantis [4]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螳螂目 [2] 
亞    門
六足亞門
亞    綱
有翅亞綱
分佈區域
廣泛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和温帶的大部分地區 [2] 

螳螂物種學史

螳螂目曾經是作為直翅目中的一個亞目,後來有人指出,它究竟是屬於單獨的一個目還是亞目,還存在爭議,絕大部分業內學者更傾向於這一類羣單獨成立為螳螂目。由於對螳螂的探索越來越深入,對螳螂的分類也就越加繁瑣,一些人認為,螳螂目可大體分為4個總科。①怪足螳總科(Amorphoscelioidea),前足腿節外列刺和內列刺較少或缺,更為明顯的是雄性外生殖器較特殊。此總科分佈很廣。②缺爪螳總科(Chaeteessoidea),包括1科1屬,即缺爪螳科(Chaeteessidae)、缺爪螳屬(Chaeteessis Burmeister),其鑑別特徵是前足脛節缺端爪。多分佈於熱帶區。③金螳總科(Metallyticoidea),亦僅包括一科一屬,即金螳科(Metallyticidae)、金螳屬(Metallyticus Westwood),其明顯的鑑別特徵是體金綠色,前足腿節缺中刺,外列刺第1刺較長。分佈於印度-馬來區。④螳總科(Mantoidea)是最大的一個總科,世界性分佈,包括8個科:類螳科、花螳科、錐頭螳科、葉背螳科、扁尾螳科、長頸螳科、細足螳科和螳科。螳總科的所有類羣前足腿節均具有中刺。 [4] 
有一種演化理論認為,螳螂是從原蟑螂進化出來的,這兩者直到白堊紀時期才與共同的祖先分化開來,這個共同祖先可能是一種長着螳螂狀前肢的掠食性蟑螂。但與其白蟻近親一樣,螳螂直至古近紀才變得常見並豐富多樣起來。由於螳螂的身體柔軟,不易形成化石。發現的螳螂化石中多以琥珀形式存世。 [4] 
因螳螂兩臂如斧,當轍不避,故名。 [10] 

螳螂形態特徵

螳螂
螳螂(13張)
螳螂是螳螂目螳螂科 [7]  的肉食性昆蟲。 [8]  螳螂在昆蟲中體型偏大,身體呈流線型,以綠色、褐色為主,也有有花斑的種類。螳螂標誌性特徵是有兩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堅硬的鋸齒,大刀鈎末端長有可攀爬的吸盤。 [9]  從外形觀察,螳螂的體長從11~140毫米不等,體型一般較扁平,少數種類呈棒狀,六足。頭呈三角形或近五邊形,能任意旋轉。口器及複眼發達,上顎強勁;單眼3個,複眼之間着生一對觸角,觸角呈明顯的絲狀或念珠狀,分節較多,通常雄性觸角較粗,雌性較細。螳螂的前胸較長,能活動,前翅為覆翅,前緣具齒、刺、纖毛或光滑,後翅膜質,飛翔力不強,靜止時翅摺疊於腹背上;雌性後翅常退化,腿節和脛節具強刺;中足和後足細長,善於行走。螳螂內部結構較簡單,唾液腺較發達;消化道彎曲或較直。腹神經索有8個胸神經節及7個腹神經節。胸氣門2對,腹氣門8對,氣管具氣管連鎖。 [4] 
螳螂卵包被於卵鞘中,雌螳螂產卵時開口於生殖腔中的卵巢附腺左側附腺分泌一些蛋白質,右側附腺分泌二酚醛類物質並立即被氧化成醌,從而構成堅硬的外殼,但卵鞘的外形也因螳螂種類的不同存在大小不同的差異。一般按其形狀不同分為團螵蛸、黑螵蛸、長螵蛸,也有人指出還應該加上小螵蛸。 [3] 

螳螂近科區別

怪足螳總科(Amorphoscelioidea)
缺爪螳總科(Chaeteessoidea)
金螳總科(Metallyticoidea)
螳總科(Mantoidea)
前足腿節外列刺和內列刺較少或缺,更為明顯的是雄性外生殖器較特殊。
前足脛節缺端爪。
體金綠色,前足腿節缺中刺,外列刺第1刺較長。
前足腿節均具有中刺。
此總科分佈很廣。
多分佈於熱帶區。
分佈於印度-馬來區。
世界性分佈。
怪足螳總科昆蟲 怪足螳總科昆蟲
缺爪螳總科昆蟲 缺爪螳總科昆蟲
金螳總科昆蟲 金螳總科昆蟲
螳總科昆蟲 螳總科昆蟲

螳螂棲息環境

螳螂平常都靜靜地棲息在花叢、葉叢或枝幹上,伺機捕食靠近的其它昆蟲。 [12] 

螳螂生活習性

螳螂食性

螳螂
螳螂(3張)
螳螂成蟲與若蟲均為捕食性, [11]  多捕食蠅、蚊、蝗、蛾蝶類及其幼蟲和裸露的蛹、蟋蟀等小型昆蟲,以及蟬、飛蝗等大型昆蟲。 [13]  螳螂屬於漸變態昆蟲。若蟲經8~9齡發育為成蟲,通常一年完成一個世代,以卵越冬,卵鞘附着於樹枝、竹枝、草莖、石塊等物體上,不同種的螳螂對附着的物體具有選擇性。若蟲成活率低,且有自殘現象;成蟲也具有自殘行為,尤其是在交配的過程中有“妻食夫”的現象,這一行為引起了昆蟲愛好者較大的興趣,對其解釋也是眾説紛紜。 [3] 

螳螂擬態行為

作為天生的獵手,螳螂捕食的時候動作靈敏,與此同時,螳螂還是天生的“偽裝大師”,大多數螳螂不但具有保護色,並且體形可像綠葉或褐色枯葉、細枝、地衣、鮮花或螞蟻,依靠這樣的擬態不但可以躲過天敵,而且在接近或等候獵物時不易被發覺。 [2] 
螳螂中擬態最為傳神的當屬蘭花螳螂。它們通常體長3-6釐米。初生幼體呈現特殊的紅黑二色組合,在第一次蜕皮之後才會轉變為白色和粉紅色相的蘭花體色。到成蟲之後,粉紅色會消失而出現棕色的色斑,體色也會由乳白色轉變為淺黃色。蘭花螳螂的步肢演化出類似花瓣的構造和顏色,可以在蘭花中擬態而不會被獵物察覺。蘭花螳螂主要是在蘭花上等待獵物上門,所以它們捕食的對象多半也是圍繞花朵生活的動物,可謂是動物界中最高明的掠食者之一。 [2] 

螳螂分佈範圍

螳螂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和温帶的大部分地區。 [2]  [11] 

螳螂繁殖方式

螳螂習性

常見的幾種螳螂,在華北、華東地區均為1年1代,長江以南少數地區1年2代。以卵在卵鞘中越冬。一般5、6月卵孵化,螳螂一般一年繁衍一代,以卵鞘在灌木叢枝條上越冬,每個卵鞘有卵70粒,多的達到100多粒。 [14]  。孵化期:雌若蟲一般為7-8齡,雄若蟲6-7齡,8月上中旬開始出現成蟲,成蟲羽化後10余天開始交配。螳螂成蟲一般在9月上中旬開始產卵9月下旬開始死亡。個別成蟲可活到10月底至11月初。人工養殖情況下在飼料充足時,交配和產卵的時間可適當提前。通過環境調控,模擬温濕度、增加光照時間,人為創建自然環境,還可打破其休眠的習性,進行人工反季節養殖。壽命約有6-8個月。 [5]  [15] 
螳螂的生活週期均在一年內完成,一生中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發育階段,故屬於不完全變態類的漸進變態。若蟲期脱皮7-11次,經8-12齡後到達成蟲期。齡的增減受環境和食物多少的影響。 [6] 
產卵期:每年7月中旬,多數種類即陸續進入成蟲期,於8月下旬經雌雄交配,雌蟲選擇樹木枝幹或牆壁、籬笆、石塊上、石縫中產卵。產卵時先由左側附腺分泌泡沫狀蛋白物質於生殖腔開口處,右側附腺分泌出二酚醛類物質,使分泌的蛋白物質凝固為一層較堅硬的外殼筱蓋在卵塊外面,形成卵鞘。一隻雌螳螂所產卵鞘的多少、卵鞘的大小以及鞘內卵粒的多少,因不同種類而有差異,一般可產下1-4個卵鞘。每完成一個卵鞘需2-4小時,一個卵鞘內的卵粒40-300個不等。初產的卵鞘為白色或乳白色,較柔軟,經5-10小時後即變為土黃色或黃褐色,也有的變為黑褐色。產在桑枝上的則稱為桑螵蛸。由於卵鞘有大小、長寬、圓扁以及顏色的不同,故有夷帽、野狐狸鼻涕、止尿狗等民間俗名。各種螳螂均以卵鞘保護卵細胞渡過寒冬。翌年6月初,越冬卵開始孵化,故有“仲夏螳螂生”的説法,一直延續到7月上旬,卵的孵化時間早晚,除與當年的温濕度有關外,還與產卵處所接受光照的強度或時間長短很有關。 [6] 
若蟲期:卵在鞘內經胚胎髮育為若蟲後,即借身體的蠕動和卵的脹力,上升至成蟲產卵,並從做鞘時留下的孵化掙脱卵膜孵化出來,並藉助於第十腹板上分泌的膠質細絲,將卵殼及蟲體粘連懸掛着,有時可拉成10餘隻的長串,不久早孵化的個體,即借徽風盪漾用足抓住周圍物體各奔東西,這種自然現象,也是螳螂生活中避免互相殘食,保存自身物種的一種本能。卵的孵化時間,多在早晨4時開始至8-9時最盛(中華螳螂);廣斧螳螂則多在下午18時左右為孵化盛期;薄翅螳螂以9-12時為孵化盛期。1-2齡蟲自相殘食性較強,在自然環境中,一般只有10%-20%成活率。這種自相殘殺現象,可能是螳螂蟲口數量自控到一定數量的種間機制,這種種間機制的產生與幼小若蟲的耐飢餓力有關,因為一、二齡蟲在完全缺食的情況下4-5日即死亡,後期若蟲在缺食情況下也只能維持11-18天的生命期,若蟲與成蟲形態相似,只是若蟲不同齡期的腳部背向有由小到大的翅芽,末齡完成後,才長出起着飛翔作用的兩對大翅。 [6] 
成蟲期:每年7-10月為成蟲的陸續發生期,一般雄性成蟲成熟期較雌性早10余天,羽化為成蟲後經歷10-15天就可進行交配,交配時間2-4小時,交配前期是螳螂取食量的最高峯。當食物貧乏時,雌性有進攻雄性並作為獵物而被取食,人們稱為“妻食夫”現象。 [6] 

螳螂人工飼養

建棚
建棚位置最好選擇在通風向陽的地方,因螳螂有自相殘殺的習性,家庭人工籠養有一定難度。最好採用室外用 10×5×2 米大網籠罩飼養,建棚的材料可選用木樁、竹批、鐵絲等捆綁成骨架,再罩上用絲網結成的網罩,四周用土埋實即可利用。籠棚內移植或栽種矮小樹木和棉花等隔離物,供螳螂棲息,減少接觸機會,避免自相殘殺。 [5] 
選種
初次養殖時種源可自己採集或從養殖場養殖户那裏購買,以後自己留種繁殖即可。多種螳螂均以卵塊在樹枝、樹幹、草莖、牆壁或石塊上過冬。一般在 9 月至第二年 2 月均可開始採卵。採卵時,選擇卵塊大,表面保護層較厚,光澤性強,卵塊外無破口,磨損或被寄生蟲蛀孔的優質、健壯卵,連同卵塊的粘連枝條的一段剪下,插入放少許水的罐頭瓶中。卵鞘內的卵開始孵化前(氣温升至 20℃前),應做好飼養前的準備工作。將盛有種卵的容器集中放置在事先準備好的網棚內,要勤觀察,若有小螳螂出鞘活動時,要及時投餵飼料。 [5] 
飼料
螳螂屬於捕食性昆蟲,喜歡捕捉活蟲,特別是以運動中的小蟲為食。3 齡前的幼小若蟲,如無活蟲,成活率很低,因此,在螳螂卵塊孵化前,應準備活蟲飼料,如蚜蟲和家蠅等。蚜蟲繁殖力強,且易飼養。可預先在花盆或小型塑料陽畦中,種植十字花科植物,待出苗後,接種上菜縊管蚜,讓其繁殖待用。其它飼料昆蟲有棉鈴蟲蝗蟲、家蠅、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黃粉蟲等。3 齡以後的螳螂隨着個體的增大,有條件的還要加喂人工配合飼料。具體做法是:先將 250 毫升清水倒入容器中,取其中的少量水,將5克酵母片搗碎放入水中溶解,然後將 50 克雞蛋黃、20 克蜂蜜、20 克蔗糖全部倒入,經過充分攪拌均勻後,放入鍋中蒸沸,冷卻後喂用。 [5] 

螳螂主要價值

螳螂藥用價值

螳螂
螳螂(6張)
螳螂可入藥,味甘、鹹,性温,有定驚止搐,解毒消腫的功效,可用於小兒驚癇抽搐、咽喉腫痛、疔腫惡瘡、痔瘡、腳氣等症狀。 [16] 

螳螂觀賞價值

螳螂目昆蟲體形獨特,特別是在熱帶、亞熱帶地區,螳螂為適應特殊的生活環境,往往有擬態和保護色現象。它們有的色澤鮮豔,有的通體碧綠,有的全身金黃,獨特的體形加上鮮豔的色澤斑紋,使某些螳螂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有人將螳螂作為寵物飼養。 [3] 

螳螂農用價值

螳螂是林園害蟲的重要天敵,對控制害蟲的繁殖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17]  螳螂的分佈極廣,食蟲種類多,食量大,繁殖力強,捕食期長,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天敵昆蟲資源。可捕食多種危害農作物、蔬菜、果樹、林木上的害蟲,如蚜蟲、葉蟬、棉鈴蟲、粉蝨、造橋蟲、扇舟蛾、毒蛾、刺蛾、金龜子、松毛蟲、盲蝽、豆天蛾、松大蚜、楊樹毛蟲、蝗蟲、蠅等。 [3]  螳螂也可以反應中國節氣物候的特點,中國古人將芒種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18] 

螳螂相關研究

雌螳螂在交配過程中會攻擊或吃掉雄螳螂,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一些雄螳螂也會攻擊。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的Nathan Burke和Gregory Holwell在《生物學報》發表研究,指出為了交配和避免被吃掉,一些雄螳螂會轉而攻擊,和雌性扭打,有時還會重傷後者。他們認為雄螳螂試圖使用武力來迫使雌螳螂交配。交配或者死亡取決於前12小時內的比賽誰是勝出者。如果雌螳螂贏得了戰鬥,她會吃掉雄螳螂;但如果雄螳螂獲勝,通常會完成交配 [1] 

螳螂相關文化

螳螂憑藉着醒目的外表、龐大的體型和勇武的習性,不論古今中外,都在人類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中國有關螳螂的成語就有很多,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則當屬“螳臂當車”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了。關於成語“螳臂當車”的描述,最早在《莊子.人間世》中就有記載:“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此外,《莊子.天地》也有“猶螳螂之怒臂以當車轍,則必不勝任矣”的記載。兩篇古文中的“螳臂”,都並無貶義。但後來其原意逐漸變化,常常用來比喻不自量力或抗拒不可抵抗的強大力量必然導致失敗。 [2] 
歷史上有一個關於成語“螳臂當車”的典故,出自劉安的《淮南子.人間訓》:齊莊公出獵,有一蟲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對曰:‘‘此所謂螳螂者也。其為蟲也,知進而不知卻,不量力而輕敵。”莊公曰:“此為人,而必為天下勇武矣!”回車而避之,而勇士歸之。翻譯成白話文的話,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齊國的國君齊莊公,有一次坐着車子出去打獵,忽見路旁有一隻小小的蟲子,伸出兩條臂膀似的前腿,要想來阻擋前進中的車輪。莊公問駕車的人:“這是一隻什麼蟲子?”駕車的人答道:“這是一隻螳螂,它見車子來了,不知趕快退避,卻還要來阻擋,真是不自量力!”莊公笑道:“它要是人的話,必定是一位出色的勇士,我們別傷害它吧!”説着,就叫駕車的人讓開它,車子從路旁走過去。這件事情,很快就傳開了,人們都説莊公敬愛勇士,便有好多勇敢的武士,紛紛來投奔於他。 [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個成語出自漢代劉向所著的《説苑.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之有患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這個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吳國國王壽夢準備攻打荊地(楚國),遭到大臣的反對。吳王很惱火,在召見羣臣的會上警告:“有誰膽敢阻止我出兵,將他處死!”儘管如此,還是有人想阻止吳王出兵。王宮中一個青年侍衞官想出一個好辦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彈弓、彈丸在王宮後花園轉來轉去,露水濕透他的衣鞋,接連三天如此。吳王很奇怪,問道:“這是為何?”侍衞道:“園中的大樹上有一隻蟬,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飲露水,卻不知已有一隻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蟬,但不知旁邊又來了黃雀,而當黃雀正準備啄螳螂時,它又怎知我的彈丸已對準它呢,它們三個都只顧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後邊的災禍。”吳王一聽很受啓發,隨後取消了這次軍事行動。自此以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則被用來告誡人們做事要三思而後行,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不考慮身後的禍患。 [2] 
得益於人們對於螳螂捕食動作細緻的觀察,形成了中國著名的漢族傳統武術流派螳螂拳。螳螂拳是象形拳中的一種,其特點是:正迎側擊、虛實相應、長短兼備、剛柔相濟、手腳並用,使人難以捉摸,防不勝防;用連環緊扣的手法直逼對方,使敵無喘息機會。 [2] 
據傳螳螂拳發源於清朝乾隆年間(也有南北朝梁武帝時一説),王郎訪友比武失敗後,一次偶然機會看到螳螂捕蟬靈巧而又激烈的情形,有所啓發,然後他捕捉了許多螳螂,經常地戲鬥,觀察研究螳螂的每一細小神態動作。在精神方面他吸取了螳螂的意念高度集中、剛毅機智的氣概,手法上吸取了它巧妙運用兩個前臂進行勾、摟、卦、劈等動作時所表現出的快速靈巧;身法上吸取了它腰身的仰、俯、擰、旋的靈活多變;步法上吸取了它的踏實、穩固以及前後左右閃展騰挪的突躍等。 [2]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蟲一•螳螂桑螵蛸》中對螳螂描述道:“螳螂,兩臂如斧,當轍不避,故得‘當郎’之名,俗呼為刀螂。” [4] 
早在古希臘,因為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人們戲稱它為“禱告蟲”。 [2]  由於它能靜立不動或身體文雅地前後擺動,頭上舉,兩前足外伸似在祈求,古希臘人堅信螳螂有超自然的力量,故它們的英文名“mantis”就有“占卜者”之意。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