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螢燭

鎖定
螢燭,漢語詞語,拼音是yíng zhú,意思是螢火和蠟燭。謂微弱之光。亦喻微力。
中文名
螢燭
拼    音
yíng zhú
出    處
《世説新語箋疏》
解    釋
螢火和蠟燭,謂微弱之光,亦喻微力

目錄

螢燭解釋

喻勤學苦讀。

螢燭典源

世説新語箋疏》中捲上《識鑑》~408~
車胤父作南平郡功曹,太守王胡之避司馬無忌之難,置郡於酆陰。是時胤十餘歲,胡之每出,嘗於籬中見而異焉。謂胤父曰:“此兒當致高名。”後遊集,恆命之。胤長,又為桓宣武所知。清通於多士之世,官至選曹尚書。南朝梁·劉孝標註引《續晉陽秋》曰:“胤字武子,南平人。父育,為郡主簿。太守王胡之有知人識,裁見,謂其父曰:‘此兒當成卿門户,宜資令學問。’胤就業恭勤,博覽不倦。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繼日焉。及長,風姿美劭,機悟敏率。桓温在荊州取為從事,一歲至治中。胤既博學多聞,又善於激賞,當時每有盛坐,胤必同之,皆雲:‘無車公不樂。’太傅謝公遊集之日,開筵以待之。累遷丹陽尹、護軍將軍、吏部尚書。”
晉書》卷八十三《車胤列傳》~277~
車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吳會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見胤於童幼之中,謂胤父曰:“此兒當大興卿門,可使專學。”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及長,風姿美劭,機悟敏速,甚有鄉曲之譽。桓温在荊州,闢為從事,以辯識義理深重之。引為主簿,稍遷別駕、徵西長史,遂顯於朝廷。時惟胤與吳隱之以寒素博學知名於世。又善於賞會,當時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雲:“無車公不樂。”謝安遊集之日,輒開筵待之。
《藝文類聚》卷九十七《鱗介部下、蟲豸部·蟲豸部·螢火》~685~
《續晉陽秋》曰:車胤字武子,學而不倦。家貧,不常得油,夏日用練囊,盛數十螢火,以夜繼日焉。 [1] 

螢燭出處

徐夤 《自詠十韻》:“只合滄州釣與耕,忽依螢燭愧功成。”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螢燭末光,增暉日月。”
葛洪 《抱朴子·嘉遁》:“宣尼入則少卯梟,猶震雷駭則鼛鼓咽,朝日出則螢燭幽也。” [2] 
《晉書·劉頌傳》:“臣受詔之日,喜懼交集,益思自竭,用忘其鄙,願以螢燭,增暉重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