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融媒體

鎖定
“融媒體”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宣傳理念。
中文名
融媒體
外文名
Media Convergence
適用領域
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
應用學科
廣告
應用學科
新聞
廣播電視編導
理    念
以發展為前提,以揚優為手段
專業人員
全媒體運營師 [1] 

融媒體推理過程

示意圖 示意圖
“融媒體”首先是個理念。這個理念以發展為前提,以揚優為目的,把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使單一媒體的競爭力變為多媒體共同的競爭力,從而為“我”所用,為“我”服務。 “融媒體”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媒體,而是一個把廣播、電視、互聯網的優勢互為整合,互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價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種運作模式,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科學方法,是在辦台實踐中看得見摸得着的具體行為
“融媒體”對外是一個單位,一個聲音,一個價格。廣播、電視、網絡同時變為共同為一個項目活動服務的三種形式、手段和方法,價格上也會比任何一個單媒體要高得多,客户對這種活動的認可度也大大提高。以前,我們在電視節目中插播的廣告,上網時都要進行重新編排,拿掉廣告部分。現今,不少客户上門談廣告時,都主動要求,和“融媒體”價錢一起商談,網上也予保留。“融媒體”成為利益上的“共同體”。

融媒體內容解析

融媒體資源通融

就是合理整合新老媒體的人力物力資源,變各自服務為共同服務。首先將廣播與網站合併,將雙方原採編人員打通,組建成立了“融媒體採編中心”。中心記者外出採訪時,將錄音筆數碼相機兩種採訪設備同時攜帶,為廣播和網絡同時供稿,既保證了雙方新聞稿源,降低了人力成本,又提升了網站新聞稿件的權威性和原創能力。

融媒體宣傳互融

建立一種新型和諧互補互信的媒體關係。打造“融媒體”,就是擺正新老媒體關係,分析新老媒體的利弊,以優勢互補、揚優去劣,達到1+1>2的效果。比如,廣播的迅疾、便捷,電視的直觀、立體,互聯網的“四個無限”(無限空間、無限時間、無限作者、無限受眾)。各媒體對“我無他有”的東西,不妒忌,不害怕,對“他無我有”的,不排異,不拒絕,都把“他”當作自己的一部分,兼收幷蓄,追求“水桶定律”。

融媒體利益共融

發展“融媒體”的最終目的,要有利於效益這個根本。而效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融媒體建設關鍵

融媒體時代的創新,除了理念上的創新之外,還有一系列的模式創新。融媒體帶來的最重要的一個後果即“媒介之間的邊界由清晰變得模糊”。因此,“打通”是融媒體時代模式創新的關鍵。
數據庫模式,是基於“打通”理念下“共融”模式的第一類。一些紙媒網站將珍貴聲像、圖片、文字資料進行數據庫處理,建立特色“媒資庫”,重新整合利用,從而實現通過媒資庫向用户收取費用的獲利方式。數據庫模式的另一種方式是建立用户智能數據庫,進行“數據庫營銷”。
新聞專線服務模式是融媒體時代模式創新的另一類。這種新聞營銷的新聞專線服務,最早源自美國,1954 年,PRnewswire率先通過傳真機為客户代發新聞稿,由此揭開了新聞專線服務的序幕。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如今,這種模式已被廣泛接受,全球500強公司90%選擇了此項服務。紙媒網站可以開展這一服務,將最新的事件,新產品上市,企業領導訪談,行業分析,市場分析,以及重大活動發佈,企業危機公關等信息資訊,第一時間傳遞到數千家媒體,並發動多家知名媒體進行深度報道。影響媒體輿論,快速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

融媒體建立原因

同央視、省級台比,城市台有規模但形不成氣候——三二百人,兩三個頻道,製作幾檔新聞或專題,在劃定的所屬範圍內播放。無論從資源還是產業,無論是眼前還是長遠看,都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難成氣候。有基礎但難適應需求——城市台一般都有20多年曆史,無論在技術、宣傳、節目生產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礎,但受客觀因素限制,不可能跟得了廣播、電視日趨“分眾化”、“專業化”、“微內容”的發展趨勢和人們日益豐富、日益提高、日益“挑剔”的生活、娛樂需求。這些現有的規模、基礎給建設“融媒體”提供了有利條件。

融媒體資源匱乏

資源匱乏需“融媒體”突破“有限”。頻道頻率是城市台的根本資源。現在我國實行的四級辦台,即國家、省、市、縣四級中。論資源,市級台最為匱乏。中央台和省級台幾乎隨心所欲,想辦多少辦多少,日趨走向頻道頻率專業化、分眾化。縣級台基本屬於管理上的“盲區”,更是“信手拈來”。江蘇的縣級台,一般都有四個左右的電視頻道。而市級台實行一刀切,一般只有兩個,且主頻道晚上兩小時黃金時段,還要拿出四分之一轉央視《新聞聯播》。廣告的播出時間,國家也有明文規定。按照兩個頻道的總時間資源,何談節目上的“分眾化”、“專業化”?所剩廣告時間即便分秒值金,又有幾何?各城市台的節目編排大多是晚上7:00轉央視《新聞聯播》加天氣預報和本台節目導視,20:00後自辦新聞+兩集電視劇+廣告+天氣預報+自辦專題+晚新聞,基本就到午夜。城市台的受眾主要是城鄉羣眾、務工務農族、起早貪黑的人羣。這些人晚上18:00前不回家,早上五六點前就起牀,生火做飯忙上工,夜間十二點後幾乎不收聽收看節目了。頻道資源少,有效資源有限,必須尋求破解難題之方。而互聯網在資源上是“無限空間”,利用這個特點,打造“融媒體”,就能很好地破解頻道資源有限的難題。電視頻道中一個十來分鐘的節目、欄目,形不成氣候,網站可對應專門開一個頻道互為補充。電視上因為頻道資源少而不能開辦的欄目、節目,網站可以根據需求開辦頻道。當前,我台電視仍只有兩個頻道,廣播只有一個頻率,但網站已開通了新聞、遊戲、房產、企業、財經、汽車、音樂、生活、教育、美容、女性、男人、美食、家居等39個頻道,廣播電視對這些頻道作導視性宣傳,欄目和頻道的所有內容全部在網站實施,把網站作為廣播、電視資源的延伸,突破了傳統媒體資源有限性

融媒體覆蓋面小

覆蓋面小,需“融媒體”突破“界限”。與央視、省台相比,市級台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覆蓋面小。無論是有線還是無線,基本上只能在本市所轄範圍內覆蓋。不像衞視,可以突破空間界限。覆蓋面小受眾就少,影響就小。發展“融媒體”,利用網絡媒體這個“無限空間”,就能輕而易舉地突破覆蓋範圍的界限,無限地擴大廣播電視的傳播面。
現創收力弱,需“融媒體”突破“侷限”。廣播、電視的資源有限,覆蓋界限也就同時決定其經營創收的侷限。因為,頻率頻道資源少,廣告時間就少,覆蓋面小,經營圈子就小。這些“少”和“小”,決定了城市台的創收能力弱。城市台的困境與此息息相關,但又無法擺脱。發展“融媒體”給“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城市台帶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突破了資源上的“有限”和覆蓋上的“界限”,也就突破了經營創收上的“侷限”,增加了廣告時間,拓寬了創收空間,為台裏的發展提供了“海闊憑魚躍”的舞台。現前,我們的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也都吸納了不少傳統模式下的“界外”廣告。

融媒體設立意義

理念的創新,除了擴展對媒介既有的狹義理解之外,還意味着對傳統媒介產業鏈的新認識。媒介的產業鏈不再僅侷限於新聞生產、交換、消費等環節中,產業鏈的線條也會因新媒體的加入而有新的變化。
移動互聯的“內容+服務”模式是融媒體時代的另一種模式創新。特別是對於在第一個10年錯過主流陣營的紙媒網站而言,這無疑是最好的一個機會。紙媒網站在移動互聯時代的獲利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成為移動互聯的“內容提供商”,通過內容販賣獲利,如手機小説手機視頻無線音樂下載等;另一種是成為移動互聯的“服務提供商”,通過研發相應的服務,如移動定位、手機查詢、移動社區等收取增值費用。 在移動互聯的各類信息類業務中,除了傳統的網頁瀏覽之外,以Push形式推送移動廣告、新聞的業務發展非常迅速。而3G時代提供了整首音樂下載的便利,使得音樂下載將延續2G時代的威力,為其內容提供商帶來豐厚回報。此外,移動互聯的其他服務如“移動即時通信(IM)”和“移動電子郵件”因其清晰的收費模式,網站也能從這兩種業務模式中收穫應有之利。此外,基於位置的信息服務也非常有發展前景。
紙媒將死抑或紙媒重生,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解決“誰、通過什麼渠道為報紙付費”的問題。《時代》雜誌前主編薩克森在為《時代》雜誌撰寫的封面文章《誰來拯救報紙》中曾這樣提議過:應該建立“一種界面極為簡單的‘一鍵式’支付系統,讓讀者產生購買報紙的衝動”。網絡報紙“需要某種像數字硬幣或快易通(E-ZPass)數字錢包那樣的東西”。實際上這是一種“微支付”的理念,即對所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只收取小額費用,最好是能夠小到“無關痛癢”,讓你舉手間就能做出支付決策。這樣就解決了為報紙付費的問題。宏大的敍事與高昂的收費與融媒體是格格不入的,紙媒要想重生,轉身是第一步。
融媒體時代,創新才能創造生命力,創新意味着變化萬千,創新意味着推陳出新,但不變的依然是“一箇中心與兩個基本點”,那就是以“數據庫”為中心,以“用户”與“服務”為基本點。這一點非常重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