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蝟菊屬

(菊科下的一屬)

鎖定
直立、分枝草本;葉羽狀分裂或具齒缺,有小刺尖,基部向莖下延成翼,頭狀花序大,同性,直立,單生,花全部管狀,兩性,結實,花冠紫色,頂部5等裂,總苞球形,總苞片多列,長線形,邊緣有小刺,內面的較長,花序託平坦,有刺毛,花葯下部的附屬體結合成一膜質的管且包圍着花絲,花絲分離,花柱在分枝下圍繞以柔毛環,瘦果禿淨,稍壓扁,基部着生而稍歪斜,冠毛刺毛狀,多數,污黃色,稍不相等,全部有小鋸齒,基部結合成一環狀體。
中文名
蝟菊屬
拉丁學名
Olgae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桔梗目
菊科
亞    科
管狀花亞科
菜薊族
蝟菊屬
分佈區域
蘇聯中亞至我國
亞    族
飛廉亞族

蝟菊屬特徵描述

多年生草本。葉革質或草質,莖葉下延成莖翼或無莖翼。頭狀花序同型;含多數小花。總苞鍾狀、半球形或卵球形。總苞片多層,多數,覆瓦狀排列,堅硬,革質,直立或上部反折或開展,頂端針刺狀,最內層苞片外面通常被稠密的順向貼伏的微糙毛,全部苞片邊緣通常有針刺狀緣毛。花托有稠密的長或託毛。小花紫色或藍色,兩性,結實,頂端5裂。雄蕊花絲分離,無毛,花葯基部附屬物尾狀,撕裂。花柱分枝細長,長約4毫米,頂端圓或鈍,大部貼合,僅頂端稍張開。瘦果長橢圓形或倒卵形,有多數高起的縱肋或果肋不明顯,頂端有果緣,果緣邊緣淺波狀、圓齒裂或圓緣尖鋸齒,基底着生面,偏斜。冠毛多層,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脱落;冠毛剛毛糙毛狀或鋸齒狀,向頂端漸細或內層向頂端稍粗扁,不等長,向內層漸長。 [1] 
屬模式種:O. baldshuanica. (C. Winkl.) 11jin [1] 

蝟菊屬分佈

約12種,分佈蘇聯中亞至我國。我國約有7種 [1] 
(1) 此屬最早的中文名稱稱鰭薊屬。顯然,這種中名屬名不確,因為本屬不僅包括有莖翼的一類植物,而且也包括無莖翼的一些種。 [1] 

蝟菊屬下級分類

蝟菊組 Sect. Olgaea
翼莖組 Sect. Pterocaulon Iljin
種列表
九眼菊 O. lanipes
火媒草 O. leucophylla
蝟菊 O. lomonosowii
新疆蝟菊 O. pectinata
假九眼菊 O. roborowskyi
刺疙瘩 O. tangutica
參考資料
  • 1.    蝟菊屬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引用日期20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