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蜥鵟

鎖定
蜥鵟(學名:Kaupifalco monogrammicus):是鷹科、蜥鵟屬的一種小型猛禽。體長35-38釐米,雄鳥體重220-275克,雌鳥248-410克。是兩性相似,雌性大於雄性。成年雄鳥上體灰色,頭灰白,臉頰和翼覆羽蒼白,臀部淡灰色。翅覆羽深灰色。下體灰色。喉部呈白色,中央有明顯的垂直黑線。前胸部灰色,其餘下體白色,帶有狹窄的深灰色條紋。喙基和蠟膜紅色,喙尖黑色。虹膜呈深紅褐色,有橙紅色眼圈。腿和腳爪紅色。
棲息於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草原和荊棘叢地區。留鳥,在其居住的範圍內遊蕩。飛行時時而起伏和下降。以快速的拍打雙翼促成飛行。經常單獨或成對出現。棲息在裸露的樹枝、油棕樹頂或電線杆上。會專注的注視着地面,尋找爬行動物、大型昆蟲、小型哺乳動物和鳥類等獵物,並以此為食。分佈於塞內加爾、岡比亞、埃塞俄比亞、烏干達、肯尼亞至安哥拉、納米比亞和南非。
(概述圖參考來源: [4] 
中文名
蜥鵟
拉丁學名
Kaupifalco monogrammic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鷹形目
鷹科
亞    科
鵟亞科
蜥鵟屬
蜥鵟
亞    種
2亞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Temminck, 1824)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外文名
英文 Lizard Buzzard
法文 Buse unibande

蜥鵟形態特徵

蜥鵟體長35-38釐米,雄鳥體重220-275克,雌鳥248-410克。是一種小型非洲猛禽。兩性相似,雌性大於雄性。
成年雄鳥上體灰色,頭灰白,臉頰和翼覆羽蒼白,臀部淡灰色。翅覆羽深灰色。下體灰色。喉部呈白色,中央有明顯的垂直黑線。上胸部灰色無標記,而下胸部和腹部白色,帶有狹窄的深灰色條紋。肛門處淺灰色。翅下覆羽白色,帶有狹窄的黑色條紋,初級飛羽尖端黑色。
鈎狀喙的喙基和蠟膜紅色,喙尖黑色。虹膜呈深紅褐色,有橙紅色眼圈。有短而粗壯的紅色的腿和腳爪。
幼鳥與成鳥相似,但背部和上翼羽呈褐色,下體呈褐色。飛羽尖端蒼白和尾羽是新鮮的羽毛。
虹膜棕色,後變成淡黃色,一年後變成紅棕色。蠟膜和腿是橙色而不是紅色。 [1] 

蜥鵟棲息環境

棲息在有林區的大草原上。該物種還經常造訪河岸林地和更乾燥的稀樹草原、空地和有次生植被的地區。 [1] 

蜥鵟生活習性

蜥鵟是留鳥,在其居住的範圍內遊蕩。飛行時時而起伏和下降。以快速的拍打雙翼促成飛行,然後進行短暫的滑翔。可以定期飆升。當從一個棲息地飛到另一個棲息地時,它們通常會下降到接近地面,然後進行快速的翅膀節拍的起伏飛行。經常單獨或成對出現。在飛行時狩獵。它們翱翔,並在地面或高草叢中捕獲獵物時進行快速下潛。會在牆壁或樹枝上將蜥蜴捕獲。會將捕獲的獵物在地上吃掉,但也經常將獵物帶回棲息地以便安靜地進食。 [1] 
經常單獨棲息在裸露的樹枝、油棕樹頂或電線杆上。它們注視着地面,尋找爬行動物、大型昆蟲、小型哺乳動物和鳥類等獵物。會短暫地衝進草叢中尋找食物。也會擊打毒蛇的頭部並殺死它們。蜥鵟是一種安靜的物種,但雄鳥在築巢期間變得具有攻擊性。它們甚至可以猛烈而突然地攻擊大型鳥類。 [1] 
蜥鵟在展示或建立領地時經常連續發出響亮的“pee-oh”聲。它們還可以發出類似於歌曲的一系列長笛音符“kli-oo,kluklukluklukluklu”。蜥鵟在發出這些聲音時,鳥喙直立。它們有時也可以在翱翔時呼喚。 [1] 
主要以蜥蜴壁虎和蛇等小型爬行動物為食。還吃小型哺乳動物,如兔子、老鼠和其他齧齒動物,以及用鋒利的爪子殺死的小型鳥類。它們還捕食飛行中的昆蟲,如蝴蝶、蜜蜂、黃蜂,並獵殺蝗蟲和螞蟻。 [1] 

蜥鵟分佈範圍

分佈於安哥拉、貝寧、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布)、剛果(金)、科特迪瓦、赤道幾內亞、斯威士蘭、埃塞俄比亞、加蓬、岡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肯尼亞、利比里亞、馬拉維、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日利亞、盧旺達、塞內加爾、塞拉利昂、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蘇丹、坦桑尼亞、多哥、烏干達、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2] 
蜥鵟分佈圖 蜥鵟分佈圖 [2]

蜥鵟繁殖方式

蜥鵟在繁殖季節會在棲息的樹上無數次呼喚。它們是一雄一雌制的。繁殖季節發生在9-11月,根據生活的範圍會有所不同,但通常發生在旱季。主要在林地而不是外來種植園中繁殖。巢是一個小平台,放在不同高度的樹杈上。巢由雌雄兩個成鳥共同建造,一隻帶來築巢用的材料,另一隻用木棍建造堅固的結構。巢內部襯有碎片、苔蘚和樹葉。 巢建在樹枝和樹葉間,會受保護免受入侵者的侵害。雌鳥每窩產1-3枚白色的卵。雌鳥孵卵。在此期間,雄鳥會帶來食物在巢上或靠近雌鳥的地方進行餵食。雌鳥有時也會離開巢穴去打獵。雄鳥大部分時間都在巢附近度過。夥伴們通過頻繁的鳴叫通話來保持聯繫。 [1] 

蜥鵟亞種變化

蜥鵟(2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蜥鵟南非亞種
Kaupifalco monogrammicus meridionalis
(Hartlaub, 1860)
2
蜥鵟指名亞種
Kaupifalco monogrammicus monogrammicus
(Temminck, 1824)
[3] 

蜥鵟保護現狀

蜥鵟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2] 

蜥鵟種羣現狀

在其整個範圍內和全年都很常見。向東發生了一些下降,但在塞內加爾很普遍且普遍。趨勢證明:在沒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脅的證據的情況下,物種數量被認為是穩定的。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