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蜥蜴科

鎖定
蜥蜴科(Lacertian)是屬於蜥蜴目的一科。蜥蜴科有27屬230~277種,是舊大陸的陸棲蜥蜴類,以地中海地區為分佈中心,也見於歐亞大陸非洲的其它地區,最北到達北極圈附近。分佈於亞洲北部和幾乎整個歐洲,包括歐洲北極圈以內的部分。
中文名
蜥蜴科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蜥蜴目
亞    目
石龍子亞目
蜥蜴科
保護級別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

蜥蜴科形態特徵

體和尾細長,頭頂被大型對稱鱗片。背鱗5~10行,覆瓦狀排列,起強稜腹鱗6~8行,均起稜。鼠蹊窩1對 [1] 

蜥蜴科分佈範圍

棲息於丘陵、山區荒野、茶園、路邊草叢或灌木叢中。江西鉛山、井岡山、萍鄉、銅鼓、新建、上猶、安福、九江等地有產;吉林、河南、陝西、甘肅、四川、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湖南、福建、台灣、廣東等省區有分佈 [2] 

蜥蜴科保護級別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 [3] 

蜥蜴科生存特性

蜥蜴
蜥蜴(6張)
蜥蜴科成員主要為卵生,也有少數為卵胎生,其中胎生蜥蜴Lacerta vivipara是卵胎生的蜥蜴的代表,胎生蜥蜴也是分佈最廣和最北的蜥蜴之一,分佈於亞洲北部和幾乎整個歐洲,包括歐洲北極圈以內的部分,另有幾種蜥蜴為孤雌生殖,只有雌性而無雄性。蜥蜴科成員多數體型較小,但有些較大的成員如分佈於歐洲西南部的藍斑蜥蜴Lacerta lepida身長可達60~80釐米。

蜥蜴科分類

蜥蜴科可分為四個屬:草蜥屬、地蜥屬、蜥蜴屬麻蜥屬

蜥蜴科草蜥屬

蜥蜴
蜥蜴(5張)
草蜥屬(Takydromus):蜥蜴科的1屬。頭頂具對稱排列的大鱗,背部起稜大鱗排成縱行,腹部大鱗近方形。大腿腹面近肛側有鼠蹊窩1~5對。受到強烈干擾時,尾易自截,斷後又能再生。體背綠褐色,腹面灰白色,體側下方綠色。剛孵出的幼蜥尾下常為紅褐色。體細長,約50~60毫米,尾細長,為體長的兩倍以上。世界已知約10種,分佈於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及蘇聯西伯利亞。中國有 6種、常見的有北草蜥南草蜥白條草蜥,主要分佈於華中、華南及西南地區。北草蜥棲息於海拔180~1750米的丘陵、平原和山區的茂密草叢中或矮灌木林間,受到驚擾則迅速逃遁,在杭州地區的活動時間和食性是:4月初在11點前後最多,8月間每天9~11點和15~16點見到的個體較多,10月底在12~13點數量最多。以昆蟲為食,春季主要吃蝗蟲、卷葉蛾幼蟲、鼠婦和地花蜂;夏季主要吃直翅目昆蟲(如蝗蟲、螽斯)、也吃尺蠖蛾幼蟲和鞘翅目昆蟲。8月下旬在福建武夷山採到北草蜥的卵,每窩4~6枚,卵圓形,乳白色,卵徑9~11毫米×11.5~14.5毫米。剛孵出的幼蜥全長74~82毫米,尾長51~60毫米。

蜥蜴科蜥蜴屬

中文名:胎生蜥蜴,英文名:Viviparous lizard,拉丁學名:Lacerta vivipara。
地理分佈:在我國見於黑龍江省,國外分佈很廣,從歐洲烏拉山遠端的英格蘭和愛爾蘭,往東通過西伯利亞到遠離東海岸的庫頁島等廣大地區。 瀕危狀態繁殖方式 卵生。每年4-5月交配,卵在雌性的腹中充分發育,待到7-9月幼蜥產出。每窩產仔蜥4-8只(偶有10只,較罕見)。
食性:捕食昆蟲及其幼蟲,也吃其他無脊椎動物
體形尺寸:體長約18cm。
習性:生活在陰濕的林地、草地、沼澤或覆蓋着青苔的土壤上。
中文名:捷蜥蜴,英文名:Sand lizard,拉丁學名:Lacerta agilis。
地理分佈:國內分佈於新疆,國外分佈於俄羅斯、中亞及歐洲。
食性:肉食性,以各種昆蟲為食。
形態特徵:捷蜥蜴的全長12-22cm。體色極富變化。雄性以綠色為主,雌性則傾向於灰色或茶色。體背部及腹側都具有黑色斑紋。
體形尺寸:全長12~22cm。
習性:棲息於各種乾燥環境中,基本在地面活動。日行性,動作敏捷。

蜥蜴科麻蜥屬

蜥蜴目蜥蜴科的一屬。體長不超過100毫米。吻較窄,吻稜不顯。頭頂大鱗對稱排列,鼓膜大而裸露,背部全為粒鱗,腹鱗近方形,向腹中線呈斜行排列。肩前方兩側至腹面有一明顯的皮膚褶形成的領圍。指、趾下面被稜鱗,股腹面有股孔。尾長為體長的1.5倍以上。已知約50種,分佈於亞洲、歐洲、非洲的温帶和暖温帶。中國產9種,主要分佈於東北 、西北和華北,為草原和荒漠的典型動物。個別種向東南分佈到江蘇和安徽北部,但不超過長江。以各種昆蟲和蛛形類為食。
草蜥屬動物 (5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