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蜢,漢語二級字 [3]  ,讀作蜢(měng),蚱蜢:一種危害農作物的昆蟲。 [2] 
中文名
拼    音
měng
部    首
鄭    碼
IYLK
筆    順
25121452125221
注    音
ㄇㄥˇ
筆畫數
14
U
8722
GBK
F2EC

詳細註解

蜢měng 形聲。從蟲,孟聲。
——“蚱蜢”(zhàměng):一種危害農作物的昆蟲
蚱蜢(zhà měng)(Acrida)是蚱蜢亞科昆蟲的統稱。我國常見的為中華蚱蜢(Acrida chinensis),雌蟲較比雄蟲大,體綠色或黃褐色,頭尖,呈圓錐形;觸角短,基部有明顯的複眼。後足發達,善於跳躍,飛時可發出“札札(Zhā Zhā)”聲。如用手握住,2條後足可作上下跳動。咀嚼式口器,為害禾本科植物。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正韻》𠀤母梗切,音猛。蚱蜢,蝗類,似螽而小。《本草》𧒂蟲,一名蚱蜢。《六書正譌》蚱蜢,草上蟲也。
借為船名,取譬其小也。別作舴艋,𠀤非。
《篇海》胡蜢,蝦蟆屬。
《集韻》莫更切,音孟。義同。 或作蟒。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