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蜜餞金棗

鎖定
金棗具有行氣解鬱、生津消食、化痰利咽、醒酒的作用,為脘腹脹滿咳嗽痰多、煩渴、咽喉腫痛者的食療佳品。常食金棗還可增強機體的抗寒能力,防治感冒。《本草綱目》中稱金棗具有和胃通氣的功效,把它做成蜜餞即迎合小孩的口味又能達到食療效果。
中文名
蜜餞金棗
外文名
Candied kumquat
作    用
行氣解鬱、生津消食、化痰利咽等
類    別
水果

目錄

蜜餞金棗簡介

俗語説:“拜金棗年年好”,金棗由於果實金黃、植株矮小,再加上盛產期正值農曆春節前後,因此常用來當作賀年的家庭擺飾。
金棗在全台各地都有種植,惟數量不多,其中以宜蘭縣為大宗產區,果園主要分佈在礁溪鄉、員山鄉等雨水充足的近山丘陵區。金棗雖因形似棗子而得名,但實際上是柑橘類的一種,正式名稱為“金柑”,可連皮帶肉吃食,果皮甜中帶點苦味,但果肉會讓怕酸的人卻步,所以水果攤上少見金棗的蹤影,不過金棗富含維生素C及檸檬酸,有益人體健康,既然生食不易入口,遂加工製成蜜餞,反而頗受歡迎。

蜜餞金棗歷史背景

金棗變身為蜜餞的原因,傳説是因清代噶瑪蘭通判(相當於今日宜蘭縣長)朱材哲見當地盛產金棗,但少人食用而任其腐爛,於是引入皇室的蜜餞製法,果然讓金棗由黑翻紅。這樁傳説如今只能考證到通判確有其人,不過金棗因蜜餞而提高接受度,的確是不爭的事實。
早年金棗產量有限,不足以運銷至其它地區,1980年代之後旅遊風潮興起,風味獨特的金棗蜜餞遂成為地方名產之一,知名度才得以開展,種類也越發五花八門,有以糖熬煮而成的金棗糕、灑上糖粉的金棗糖、可單吃或沖泡茶飲的鹹金棗、添加多種中藥材提煉而成的陳年金棗等等,總觀而論,金棗蜜餞甜鹹通包,且乾濕不同口感皆有,任君歡喜挑選。
若論金棗加工的老行家,首推成立於1861年(清咸豐11年)的老增壽。第1代頭家朱應賓開的是中藥鋪,賣的是止咳化痰的金棗膏,朱應賓的次子朱婦黎接手後,將治病的中藥包裝為保健的點心中藥鋪也改成了蜜餞行。金棗膏在日據時期還曾遠銷日本,聲名大噪,於是“婦黎膏”成為金棗膏的別稱,存留在老一輩的記憶中。是滋養喉嚨或是貪吃嘴饞,人們總是會找點理由,含一粒這金黃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