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蜜陀僧

鎖定
密陀僧(PbO)是在唐代從波斯傳入的,是鉛的氧化物礦物。
中文名
蜜陀僧
別    名
爐底
陀僧
別    名
金陀僧
種    類
鉛的氧化物礦物
性味歸經
鹹、辛,平。有毒

蜜陀僧內容簡介

它呈紅色,屬四方晶系,很重也很軟,有油脂光澤。 產於鉛礦牀的氧化地帶。鉛的氧化物礦物還有一種叫鉛黃,呈黃色,屬正交晶系。密陀僧與鉛黃產在一起。 密陀僧(PbO)是在唐代從波斯傳入的。到了宋代,《圖經本草》記載了中國自制密陀僧的詳細工藝:密陀僧,“今嶺南、閩中銀鉛冶處亦有之,是銀鉛腳。其初採礦時,銀銅相雜,先以鉛同煎煉,銀隨鉛出。又採山木葉燒灰,開地作爐,填灰其中,謂之灰池。置銀鉛於灰上,更加火大煅,鉛滲灰下,銀住灰上,罷火,候冷出銀。其灰池感鉛銀氣置之積久,成此物。今之用者,往往是此,未必胡中來也。”這種方法叫做“灰吹法”,在11世紀流行於今廣東四川等地,直到近代還仍然為煉銀等工業生產所採用。

蜜陀僧藥物信息

【別名】爐底、陀僧、金陀僧
【來源】天然的礦產密陀僧(Lithargite)很稀少,呈橘黃色小片或土狀粉末,其成分為PbO,系由方鉛礦氧化而成。藥用品多用鉛為原料加工製成的氧化鉛。
【製法】將鉛熔融,用鐵棍在溶鉛中旋轉幾次,部分溶鉛粘附在鐵棍上,然後取出浸入冷水中,溶鉛冷卻後變成氧化鉛固體(即密陀僧),在放入溶鉛中轉幾次,取出再浸入冷水中,如此反覆多次,至密陀僧積聚至約重十幾斤時,將其打下即得。
【性狀】呈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橙紅色,鑲嵌具金屬光澤的小塊,對光照之閃閃發光。表面粗糙,有時一面呈橙黃色而略平滑。質硬體重,易砸碎。斷面紅褐色,亦鑲嵌具金屬光澤的小塊。氣無。
【性味歸經】鹹、辛,平。有毒。
【功能主治】燥濕,殺蟲,斂瘡。用於濕疹,疥,癬,腋下狐臭,瘡瘍潰破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粉敷或熬膏貼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蜜陀僧原礦物

方鉛礦Galena (Galenite)【異名】蜜陀僧(《雷公炮炙論》),沒多僧(《唐本草》),爐底(《綱目》),銀池、淡銀(《藥物出產辨》),金爐底、銀爐底(《現代實用中藥》),金陀僧(《中藥志》)。
本品為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金黃色或黃色,偶見有黃綠色,具蠟樣光澤或鑲嵌着具金屬光澤樣物,對光照之閃閃發光。表面粗糙,有時一面呈橙黃色而略平滑。層層堆疊,厚薄不一。體重質脆,折斷面層紋明顯。氣無。

蜜陀僧生境分佈

人工製品。

蜜陀僧採製 

以往取方鉛礦提煉銀、鉛時沉積的爐底。現系將鉛熔融後,用長鐵棍在熔鉛中棍轉幾次,部分熔鉛附於鐵棍上,然後取出浸入冷水中,如此反覆多次,層層疊加,熔鉛冷卻而成。 [化學

蜜陀僧成分

主含氧化鉛(PbO)。

蜜陀僧藥理作用

密佗僧膏2%濃度時在試管中對共心性毛癬菌、童色毛癬菌、紅色毛癬菌及鐵鏽色小芽孢菌呈抑制作用;在4%濃度時,對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毛癬菌、足趾毛癬菌等均呈抑制作用。水浸劑(1:3)在試管內對多種皮膚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與蛋白質結合而成蛋白鉛。有收斂局部粘膜血管,而庇護潰瘍面和減少粘液分泌的作用。

蜜陀僧性味功能

鹹、辛,平;有毒。殺蟲收斂。

蜜陀僧主治用法

用於痔瘡、濕疹、潰瘍、腫毒諸瘡及刀傷等。研末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塗。

蜜陀僧用量

0.3~o.9g;外用適量。
釋名: 亦名沒多僧、爐底。
氣味: 鹹、辛、平、有小毒。
主治: 1、痰結胸中不散。用密陀僧一兩,加醋和水各一碗,煎幹,研為末。每服取末二錢,以酒和水各一小碗,煎成一碗,趁熱服下。以吐出痰涎為好。
2、消渴飲水。用密陀僧二兩,研末,在開水中浸過,取出,加一點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服時用濃蠶繭鹽湯、或茄根湯、或酒送下都行。第一天吃五丸,以後每天增加九丸,直到一次吃到三十丸為止,不可多服,五、六次後,如見水噁心,即可停藥。噁心時可吃點幹食壓一下。
3、赤白下痢。用密陀僧三兩,燒成黃色,取出研細,每服一錢,醋茶送下,一天吃三次。
4、痔瘻。用銅青、密陀僧各一錢,麝香少許,共研細,以口水調和塗患處。
5、嬰兒泡瘡(遍身象魚鰾,又象水晶,破則流水,瘡又再生)。用密陀僧研末灑敷,內服蘇合香丸
6、驚氣失音。用密陀要一茶匙,茶調服,即愈。
7、腋下狐臭。先洗淨腋下,油調密陀僧末塗上。另用一錢密陀僧末放入熱蒸餅中,夾在腋下。
8、口臭。用密陀僧末一錢,醋調漱口。
9、口瘡。用煅過的密陀僧,研末,敷瘡上。
10、鼻內生瘡。用密陀僧、香白芷,等分研末,蠟燭油調塗患處。
11、一切黑瘢。用密陀僧二兩,研細,人乳調搽。夜間搽藥,白天洗去。
12、夏月汗斑如疹。用密陀僧八錢、雄黃四錢,共研細。先以薑片擦皮膚髮熱,再用此薑片蘸藥粉擦汗斑。次日斑疹焦枯。
13、骨疽(一名“多骨瘡”,瘡內不時露出細骨)。用密陀僧末加桐油調勻,攤貼患處。
14、臁瘡。用密陀僧末加香油調成膏,攤在油紙上反覆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