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蜜蜂螺原體病

鎖定
蜜蜂螺原體病(honeybee spiroplasmosis),由蜜蜂螺原體(Spiroplasma)引起的一種成蜂病害。
在歐洲、美國、中國均有發生。病原菌為螺旋狀絲狀體,無細胞壁,菌體直徑約0.17um,長度隨生長期有很大變化。一般初期為單條螺旋絲狀,作螺旋式運動,後期則較長,出現分枝並聚團,菌體上有泡狀結構,螺旋性減弱。菌體培養需用特殊培養基,菌落成煎雞蛋形,直徑約75~210um。病蜂腹脹,垂翅不飛翔。後腸膨大,積累大量黃色糞便。病蜂常在蜂箱周圍地面爬行至死。主要發生於早春。常與蜜蜂孢子蟲病及蜜蜂馬氏管變形蟲病併發。宜以綜合防治為主,越冬時選用優質飼料,早春注意蜂羣內通風降濕,結合飼餵抗菌素進行防治。